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宪忠

作品数:30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脑梗
  • 13篇急性
  • 12篇脑梗死
  • 12篇梗死
  • 9篇血管
  • 6篇脑循环
  • 5篇细胞
  • 5篇脑梗塞
  • 5篇脑血
  • 5篇脑血管
  • 5篇急性脑梗死
  • 5篇梗塞
  • 4篇动脉
  • 4篇血液
  • 4篇血液流变
  • 4篇血液流变学
  • 4篇硬化性
  • 4篇疗效
  • 4篇基因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26篇哈尔滨市第一...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中南大学
  • 2篇黑龙江省电力...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鸡西市人民医...
  • 1篇黑龙江省巴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30篇张宪忠
  • 5篇张双彦
  • 5篇李海燕
  • 5篇张宗逸
  • 4篇王桂兰
  • 4篇王桂兰
  • 4篇孙爱丽
  • 4篇曹峰林
  • 4篇张秀华
  • 4篇张秀华
  • 3篇李嘉平
  • 3篇王佳春
  • 3篇王丹
  • 3篇邬英全
  • 3篇王国华
  • 3篇杜玉芬
  • 3篇王忠卿
  • 2篇刘敏
  • 2篇赵志英
  • 2篇于明

传媒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哈尔滨医药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2003年全...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康复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方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Ⅱ类基因的关联: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背景:在以往研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具有遗传素质倾向及免疫失衡已引起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些从免疫遗传学角度对该病进行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人类的免疫遗传基因多态性有关,尤其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Ⅱ类基因DR关系密切。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Ⅱ类基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免疫遗传的相关性。设计:单一样本单因素分析。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科。对象:实验组为1998-01/2000-12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住院患者31例,对照组为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30人,两组祖籍三代出生地均为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无血缘关系,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方法:实验于2003-06/12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研究中心完成。两组分别留取5mL外周血,采用以往方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国际互联网在人类基因库中对6号染色体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取得的单核苷酸进行检索。选择性地合成所需每一DR和DQ等位基因或亚基因引物及反义引物一对,使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顺序特异性引物仪(4800)及有关试剂进行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特异性地扩增所需检测DNA片断,引物由上海基因研究所协助合成。实验数据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计算法,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确切概率P。主要观察指标: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DRBI及DQBI等各位基因。结果:病例组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DRB10301相对危险度RR=5.6842,明显高于其他位点,差异显著(P<0.05);其他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DRB1和DQB1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结论: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DRB10301基因位点可能为北方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致病易感基因或与其他基因相连锁共同致病。
张双彦邬英全张宪忠曹峰林
关键词:脑梗塞聚合酶链反应HLA抗原
巴曲酶早期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1997年
66例发病后24小时内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人,能用巴曲酶者按单双号顺序分为冲击组和常规组,不能用者为对照组,三组各22例。冲击组按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给予巴曲酶20~30Bu连用3日,常规组按巴曲酶常规方法应用,继之用维脑路通至3周末。对照组以维脑路通治疗3周。三组治疗前病情轻重及来诊时间分布相同,按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统计处理,结果冲击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大剂量应用巴曲酶有溶栓及脑保护作用。应用巴曲酶的44例无出血副作用。
张宪忠张宗逸张秀华刘敏童荔靳艳华孙建
关键词:脑梗塞巴曲酶药物疗法
眼震电图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1993年
眼震电图对前庭神经系统的末梢、中枢病变的定位较敏感,尤其对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及变性病的亚临床症状期,可在MRI、CT 尚未见异常时即有改变,且其异常改变可随某些疾病的转归而变化,故可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推测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眼震电图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
张宪忠石明金丽娟
关键词:眼震电图神经系统疾病
急性脑梗死的脑循环与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脑循环动力学改变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临床相关性,我们对该病病人进行了脑循环动力检测。方法:67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了脑循环动力学和MRA的检查,同时做正常人48例对照。结果:67
张宪忠张淑清王佳春李海燕王国华孙伟峰张秀华王桂兰王丹
文献传递
奥扎格雷钠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与脑循环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对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脑循环的影响。方法 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 4 1例急性脑梗塞病人 ,并对用药前后应用脑循环动力检测仪检测各项指标 ,同时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循环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较显著。
张宪忠汪晓欧李海燕潘晓岷孙爱丽
关键词:奥扎格雷钠药物治疗脑梗死脑循环神经功能缺损
消栓通冲剂治疗脑梗死100例疗效与血液流变学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消栓通冲剂对治疗脑梗死治疗效果。方法 对 1 0 0例脑梗死应用消栓通冲剂治疗 ,另选 1 0 0例脑梗死病人应用维脑路通片剂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消栓通冲剂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
潘晓民张宪忠李英孙爱丽张淑琴赵红
关键词:药物治疗脑梗死血液流变学
急性脑梗死后IL-6 TNF-α与HLA-DR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BI)后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与免疫遗传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基因(HLA-DR)相关联性。方法血清IL-6、TNF-α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HLA-DR部分等位基因及亚基因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顺序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析方法,对31例ABI患者及3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BI急性期患者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P<0.001);血清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HLA-DRB1*0301相对危险度(RR值=5.6842)明显高于其他位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HLA-DRB1*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结论血清IL-6含量显著增高可能受HLA-DR调控;HLA-DRB1*0301可能为北方汉族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致病易感基因或与其他基因相连锁共同致病。
张双彦于明邬英全曹峰林张宪忠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易感基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奥扎格雷钠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与脑循环观察
目的:为观察奥扎格雷钠对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脑循环的影响;方法:通过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41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并对用药前后应用脑循环动力检测仪检测各项指标,同时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用...
张宪忠汪晓欧李海燕潘晓岷孙爱丽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循环
文献传递
713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1997年
胡晓晨张春赵晓刚李金梅毛晶杨红艳胡晓春张宪忠刘德贵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白血病慢性中医药疗法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探讨
1997年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探讨王桂兰王忠卿张宪忠冯争春李嘉平1(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科,哈尔滨150010)李秀芬(黑龙江省电力医院)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1993~1995年收治的...
王桂兰王忠卿张宪忠冯争春李嘉平李秀芬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并发症肾功能衰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