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

作品数:13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胆管
  • 3篇乳腺
  • 3篇外科
  • 3篇化疗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管结石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乳腺纤维
  • 2篇乳腺纤维腺瘤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普外科
  • 2篇晚期
  • 2篇纤维腺瘤
  • 2篇腺瘤
  • 2篇腺肿瘤
  • 2篇疗效

机构

  • 10篇杭州市余杭区...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余杭区第一人...
  • 2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3篇张庆
  • 5篇王向群
  • 4篇高山
  • 3篇吴丹
  • 2篇诸云华
  • 2篇楼丽华
  • 2篇张秀侠
  • 2篇方东林
  • 1篇成春发
  • 1篇庞天舒
  • 1篇石定
  • 1篇陈丽娟
  • 1篇任雪峰
  • 1篇骆俊杰
  • 1篇高山
  • 1篇杨一飞
  • 1篇任雪峰
  • 1篇沈连强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外科术后感染高危因素调查与预防管理对策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普外科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加强手术患者管理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普外手术的患者1042例。将发生切口感染者为感染组,将未发生感染者为未感染组,分析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术后发生感染58例,感染率5.57%。主要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18.97%,血液17.24%,下呼吸道15.52%。影响普外科术后感染的因素分别年龄≥60岁、合并营养不良及基础疾病、手术时间>2h、合并侵入性操作、术后应用抗菌药物>7d、手术切口为Ⅱ~Ⅲ类、切口长度为3~10cm。其中,年龄≥60岁、手术时间>2h、合并侵入性操作、手术切口Ⅱ~Ⅲ类、应用抗菌药物为普外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外科医生应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综合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术后感染。
沈连强张庆高山
关键词:普通外科术后感染高危因素
微波组织凝固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17例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方东林张庆高山
关键词:电凝术
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附26例病例报告被引量:17
2011年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肝外胆管结石者占10%-15%。随着胆道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电子十二指肠镜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因其微创、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术。
任雪峰张庆石定高山骆俊杰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术后联合优思弗胶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5例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优思弗胶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胆管内碎石并术中胆道镜取石;研究组在对照组微创手术基础上,术后给予口服优思弗胶囊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优思弗胶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高结石完全清除率,减少残余结石发生率。
张庆王向群吴丹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肝内胆管结石
干预前后我院普外科围术期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围术期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临床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普外科围术期患者120例作为干预前组,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普外科围术期患者120例作为干预后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药物费用、用药合理性、用药时机合理性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干预后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药物费用均低于干预前组(P〈0.05);干预后组的用药合理性为91.67%,干预前组的用药合理性为82.5%,干预后组显著高于干预前组(P〈0.05);干预后组的用药时机合理性为90.83%,干预前组的用药时机合理性为81.67%,干预后组显著高于干预前组(P〈0.05)。结论:应用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普外科围术期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药物费用,改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提高抗生素使用合理性。
任雪峰张庆高山
关键词:干预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
二十碳五烯酸对人肝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增殖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评价二十碳五烯酸体外对人肝胆管癌细胞株FRH-0201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处于指数生长期的FRH-0201细胞株培养剂中添加二十碳五烯酸(EPA),通过采用MTT法检测EPA体外对FRH-02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IC50,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来观察EPA对FRH-0201细胞增殖的影响;吖啶橙荧光染色、电镜技术观察FRH-0201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特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经EPA处理后,FRH-020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并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同样条件下正常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无明显影响。细胞阻滞在G0/G1期。吖啶橙染色细胞内有明显的黄绿色浓染,电镜观察细胞染色质浓缩,EPA 50、70μg/mL作用48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3%和62.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EPA体外能通过诱导FRH-0201细胞发生凋亡抑制其增殖。
张庆王向群陈丽娟吴丹
关键词:细胞凋亡率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30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35例采用开腹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评价两组的淋巴结清扫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总淋巴结、围腹腔干区、幽门区域、大小网膜区、围脾门区域淋巴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4.03±0.52h)明显长于对照组(3.66±0.43h),术中出血量(136.89±74.42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9.32±68.98ml)(P<0.05);两组手术切口感染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有相似的安全性及可行性,优点是微创性、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缺点是手术时间较长、操作难度大。
王向群张庆吴丹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开腹手术
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免疫组化相关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研究免疫组化法检测的相关指标在本病发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3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抑癌基因P53及人类癌基因CerbB-2的表达。结果:(1)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PR的阳性表达率及高强度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前者P<0.01,后者P<0.05);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ER、PR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3)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ER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ER、PR与Ki-67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5)P53和CerbB-2在本病中均无表达。结论:(1)局部乳腺组织中PR的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升高也是乳腺纤维腺瘤发病的主要因素;(2)ER、PR间存在的相关性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了主要作用;(3)Ki-67的阳性表达率升高,说明细胞增殖能力较强,这可能也是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张秀侠楼丽华张庆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华蟾素辅助治疗晚期肿瘤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姑息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晚期肿瘤患者96例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化疗同时加用华蟾素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化疗方案。分别观察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NK细胞和T淋巴细胞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0%和37.0%,两组疗效比较,P<0.05。生活质量治疗组提高32.0%,对照组提高15.2%,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发生化疗毒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NK细胞活性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联合姑息化疗治疗晚期癌症,具有增效减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诸云华张庆
关键词:晚期肿瘤华蟾素注射液姑息化疗
胃肠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胃肠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胃肠外科住院的166例患者感染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采用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严格按照NCCLS标准。结果胃肠外科2 831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66例,感染率5.8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消化系统感染为主,分别占25.09%、21.69%和18.67%;标本来源中粪便42份、尿液34份、创口27份,分别占24.14%、19.54%、15.52%;共分离出病原菌174株,其中检出革兰阳性菌78株占44.83%、革兰阴性菌96株占55.17%,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0.7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交沙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均<12.00%。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应采取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若发生感染,首先分离培养病原菌,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选取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进行及时的治疗。
诸云华张庆王向群
关键词:胃肠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