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民
- 作品数:130 被引量:358H指数:11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虚拟装配集成环境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该文从系统工程、集成化、智能化角度出发,叙述了基于VR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的集成装配环境和具有几何特征和功能信息的产品层次装配模型.提出了一种快速3D物体的拾取算法,给出了虚拟装配过程中的分层碰撞检测模型和算法;在自动装配...
- 张建民
- 关键词:装配序列规划碰撞检测层次包围盒
- 文献传递
- 基于变易理论的初中物理课堂案例研究——以《平面镜成像》教学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变易理论是聚焦于如何处理学习内容,突显其关键特征的学习理论.基于变易理论的视角,以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课堂教学为例,具体阐述案例中各教学活动及其对应的变易图式,以及变易图式的对照、区分、类合和融合四种功能在其中的应用,通过对这些功能应用的评析,提出三点建议:呈现有效实例,促使学生审辩关键特征:鼓励学生参与,增多学生体验的机会:多有效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 闵一恒张建民
- 关键词:变易理论
- 磁控溅射靶源设计及溅射工艺研究被引量:18
- 1999年
- 设计制作了方便实用的圆形直流平面磁控溅射靶源;用CT—5型高斯计测量铝靶面上的磁场分布,给出靶电压和靶电流随溅射氩气压(3.0×10-1~9.0×10-1Pa)的变化曲线和3种不同气压(1.0,0.6,0.2Pa)下的伏安特性曲线;在玻璃基体上制备了高纯铝、铜和钛膜.结果表明,该靶源可得到最佳磁场分布,且结构简单、更换靶材方便、溅射电压和气压低、成膜速度快、基体温升低.
- 张建民王立梁昌慧
- 关键词:磁控溅射镀膜机
- 定点激光反射热循环测量铜膜应力及屈服强度被引量:2
- 1998年
- 采用定点激光反射热循环测量基片上薄膜应力的新方法,测量了硅片(100)上四种厚度(0.24μm,0.53μm,1.28μm,3.42μm)磁控溅射纯铜膜应力随温度(20~300℃)的变化,发现屈服强度与膜厚倒数成线性关系.
- 张建民徐可为何家文
- 关键词:应力激光集成电路
- 离子束刻蚀过程中的二次作用——溅出靶原子的重新淀积被引量:2
- 1989年
- 离子束刻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细加工工艺。由于它的超精细加工能力等特点,已在微电子技术、光子技术,表面科学、应用声学、材料科学和真空技术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的束流密度为0.5(mA·cm^(-2)),能量分别为600eV 和1100eV 垂直入射的氩离子束对半导体单晶硅片(111)面上宽度分别为200、80,30、10、8(μm)的沟槽进行刻蚀,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记录不同时刻的沟槽台阶形貌。考虑到溅出的靶原子在空间的各种不同分布,建立了重新淀积理论,并对实验结果作了完满的解释。
- 张建民仲永安同悦昌
- 关键词:离子束刻蚀靶原子淀积
- 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吸附镍、铜原子链的电子结构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带吸附3d过渡金属磁性Ni和非磁性Cu单原子链的结构、电子性质和磁性。吸附体系经过弛豫后,不同宽度纳米带吸附单原子链的稳定结构是不同的。Ni比Cu原子链在石墨烯纳米带表面的吸附更为稳定。原子链吸附在纳米带的边缘洞位(即5AG-1、6AG-1和7AG-1位置)时较为稳定,且稳定程度随着纳米带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原子链和石墨烯纳米带的相互作用使得Ni单原子链吸附体系的磁矩为零。Cu原子链吸附5AG-1的复合体系具有磁性。Ni原子链的吸附体系呈现出带隙较小的半导体性质,而Cu原子链的吸附体系全都表现出金属性质。
- 解忧周安宁孙凯刚王杨俊杰陈立勇王素芳张建民
- 关键词:石墨烯纳米带原子链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
- 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中k公式的应用被引量:2
- 2000年
- 作者曾考虑了s,pz,dz 轨道被价电子占据的几率 ,对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 (EET)中的k公式重新进行了量子力学推导 ,给出了一个新的k公式 .本文应用该公式分别对 3种可能的杂化 (s p杂化 ,s p d杂化和h态只有晶格电子的杂化 )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 ,给出的k公式适应所有情况 ,且用该公式确定的固体原子杂化台阶的个数 ,比用EET给出的两个k公式确定的杂化台阶的个数少 ,初步解决了固体原子杂化态的不确定性问题 .
- 张建民
- 关键词:经验电子理论分子
- 金属Ta中刃型位错弛豫结构和能量的原子级模拟被引量:1
- 2006年
-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Modified Analytical Embedded Atom Method,MAEAM),结合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方法,从原子尺度对金属Ta中的a[100]刃型位错弛豫结构和能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弛豫后的平衡结构具有C2v型群对称性;当径向距离R≥1.5b=4.953 9×10-8cm时,单位长度位错线应变能Es与ln(R/2b)成线性关系,由此确定的位错芯区半径rc=4.953 9×10-8cm,由线性拟合的截距确定的畸变能Ecore=1.574 5×108eV/cm.
- 解丽娟张建民
- 关键词:刃型位错TA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
- 离子束蚀刻硅片沟槽台阶形貌研究
- 1991年
- 1 离子束蚀刻实验 1.1 样品制备取机械抛光的N型单晶硅片(1,1,1)作蚀刻样品,均匀涂上厚度为1μm的OMR-83光刻胶,利用集成电路制版技术,用曝光方法将光刻胶刻出宽度分别为15μm,10μm,5μm,长为2mm的长槽。
- 张建民王国瑞
- 关键词:离子束蚀刻硅片
- 小分子吸附调控Ti掺杂石墨烯电子结构和磁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气体分子CO、NO、NO_2和SO_2吸附对Ti掺杂石墨烯(Ti G)电子结构和磁性的调制.研究表明:Ti G对CO、NO、NO_2和SO_2分子的吸附作用较强,各分子与Ti原子键合并形成Ti-X键(X代表C、O、N原子);各分子的吸附可导致Gas@Ti G体系电磁性质明显改变:CO分子吸附基底后,虽未能引起CO@Ti G体系电子性质改变和磁性的产生,却能够有效调控该体系的带隙宽度;不同于CO分子,NO、NO_2和SO_2分子的吸附使得半导体性的Ti G基底转变为金属特性,但各体系磁性表征不同:NO@Ti G发生完全自旋极化,即NO分子与基底上均有自旋分布,且二者的自旋方向相同;顺磁性的NO_2分子吸附于Ti G基底时磁性消失;SO_2分子吸附于Ti G基底后自身产生磁性,但基底几乎未发生自旋极化,SO_2@Ti G呈现自旋极化的局域分布特征.由此,依据分子吸附后体系电磁性质特征的不同,可辨识被测气体分子.此项研究结果为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石墨烯基气体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马玲马欢张建宁马良财张建民
- 关键词: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