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艳
- 作品数:17 被引量:2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半干旱地区品种、密度及叶面调控技术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了半干旱地区3个大豆品种、3种种植密度、8种叶面调控方法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半干旱地区大豆高产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密度极显著地影响大豆产量;密度和化学调控技术的互作对大豆产量也产生了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促进型调节剂与营养型叶面肥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叶面调控效果在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下存在差异,叶面调控技术对垦农4号或非正常密度(低密度及高密度)下大豆产量的调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
- 杜吉到张晓艳韩毅强张文慧冯乃杰郑殿峰
- 关键词:大豆产量
- 不同密度下大豆叶部性状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通过对3种不同密度大豆群体的研究,探讨了不同密度下大豆叶部几种主要性状的生长发育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豆不同密度下的单株叶干重、单株叶柄重、单株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呈抛物线型变化,单株叶柄的平均长度呈S型曲线变化,比叶重的变化呈“升-降-升”的趋势;单株叶干重、单株叶柄重、单株叶面积及比叶重均随着群体密度的降低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及单株叶柄的平均长度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 杜吉到丁希武郑殿峰张晓艳梁喜龙冯乃杰张玉先
- 关键词:大豆生长发育规律
- 大豆不同群体几种主要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研究了大豆在不同群体条件下几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群体条件下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形成均表现为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在V3和R1达显著水平,R3、R5和R6达极显著水平;光合势与产量的相关性在V4~R1、R1~R3和R5~R6达显著水平,R3~R5达极显著水平;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的关系,在R3呈显著正相关,R5呈极显著正相关;KJ21后期群体发育在高密度下仍能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适合密植.
- 王艳杰杜吉到郑殿峰冯乃杰张晓艳
- 关键词:大豆性状
- DTA-6浸种对大豆苗期叶片碳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 2007年
- 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DTA-6浸种对大豆苗期叶片碳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DTA-6浸种各处理的可溶性糖、淀粉、蔗糖及转化酶活性均高于CK,并且各指标随DTA-6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以P120处理效果最好。
- 王艳杰郑殿峰张晓艳冯乃杰杜吉到李建英
- 关键词:大豆DTA-6苗期碳代谢
- 大豆根系时空分布及垄沟施肥可行性研究
- 本研究于2009-2010年进行,以双高大豆品种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框栽和大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大豆根系的空间分布状况,比较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不同层次根干重、根体积和根系活力的变化;大田...
- 张晓艳
- 关键词:大豆根系
- 不同密度下大豆茎部性状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6年
- 通过对3种密度的大豆群体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密度下的大豆茎部几种主要性状的生长发育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大豆群体不同生育时期株高与各茎节高呈S形曲线变化趋势,各茎节的长度、茎粗及茎重呈现“降升降”的趋势,单株茎粗与茎节重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单节茎粗与单节茎重随着群体密度的降低而增加。
- 杜吉到杜汝军郑殿峰张晓艳梁喜龙冯乃杰丁希武张玉先
- 关键词:大豆生长发育规律
- 密度对大豆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被引量:33
- 2011年
- 在大田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在5种密度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R5期叶面积指数主要集中在冠层中上部;干物质阶段积累量、日积累量以及阶段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干物质阶段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干物质日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单位面积株重、茎重、叶重、叶柄重及荚重均随着密度增加呈增加的趋势,R5期干物重主要集中在冠层中下部,并随着密度的增加干物重的重心有上移的趋势;随种植密度增加,群体内单株的荚数、粒数和粒重逐渐减少。种植密度对叶面指数、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影响显著。种植密度为36万株.hm-2时,群体产量最大。
- 张晓艳杜吉到郑殿峰宋春艳陆旺宋丽萍
- 关键词:大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
- 不同大豆群体冠层特性及其对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 试验于2006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林甸县试验基地进行,以垦农4号大豆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大豆群体的微气象特征、冠层结构、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大豆群体...
- 张晓艳
- 关键词:大豆微气象特征冠层结构光合特性
- 文献传递
- 密度对大豆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1年
- 以垦农4号大豆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密度对大豆群体植株形态特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透光率、光能截获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比叶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存在差异,高密度与低密度群体之间差异显著;株高、平均茎长及平均柄长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节数、平均茎粗、平均柄粗及茎柄夹角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不同层次叶面积指数、干物重及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主要集中在冠层中上部,干物重主要集中在冠层中下部。不同层次透光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比叶重随着密度增加呈递减的趋势。本试验条件下,密度为36万株/hm2(D3)时,群体产量最高。
- 张晓艳杜吉到郑殿峰
- 关键词:大豆冠层结构光合特性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碳代谢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1年
-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垦农4号大豆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比较叶片中蔗糖、转化酶、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及转化酶活性,研究6-苄基腺嘌呤(6-BA)、脱落酸(ABA)对大豆叶片碳代谢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6-BA、ABA两处理在喷药后40天均提高了大豆叶片中蔗糖含量,除喷药后40d的取样期内均提高了总糖含量,并且6-BA处理的作用效果为最佳,ABA处理次之。主要表现为,喷药后10~50d,6-BA处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转化酶活性,增加了淀粉含量和还原糖含量;而ABA处理则是在喷药后20~30d提高了转化酶活性,喷药后30~50 d提高还原糖含量。综合分析表明,R1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6-BA、ABA调控了大豆叶片中糖分含量和转化酶活性,改善了大豆叶片中碳代谢相关生理指标。
- 宋春艳冯乃杰郑殿峰张晓艳宋丽萍陆旺
-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豆叶片碳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