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晗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胫后动脉穿支加强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足内侧创面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对足内侧创面的患者进行胫后动脉穿支加强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术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在2014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6例足内侧创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胫后动脉穿支加强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观察分析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66例患者中,创面在Ⅰ期愈合且完全成活的患者为55例,出现部分坏死的患者4例,其中2例经过植皮、1例在Ⅱ期进行缝合、1例进行二次修复后创面愈合,出现边缘坏死的患者4例,创面在Ⅱ期缝合后均愈合,出现表皮坏死的患者3例,创面在经过换药后均愈合;对患者进行1~48个月术后随访发现,患者足部软组织恢复良好,外形较好,无明显臃肿,只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术后并发症感染率仅为3.03%;66例患者中,满意度评分在80分以上的为50例,评分在60~80分为13例,评分在60分以下为2例。结论对足内侧创面的患者进行胫后动脉穿支加强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术后,患者足部创面血运理想,外形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尤灵建董凌波郭宇华张晗奚辉峰
- 关键词:胫后动脉穿支隐神经外科皮瓣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股四头肌肌腱瓣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伴肌腱缺损
-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股四头肌肌腱瓣修复手足部软组织伴肌腱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0例手、足部软组织伴肌腱缺损的患者,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肌皮穿支或肌间隙皮支为血供的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切取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
- 尤灵建陈忠义郭宇华董凌波张晗奚辉峰
- 文献传递
- 应用上臂外侧骨皮瓣修复手部关节处皮肤骨骼缺损6例
- 目的总结游离上臂外侧骨皮瓣修复手部第1掌指关节背侧软组织、拇指近节及第1掌骨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第1掌指关节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掌指骨缺损的情况,先于肱骨外上髁上缘近端设计骨瓣的切取位置和大小,再根据皮肤缺损...
- 尤灵建陈忠义陈海啸梁军波郭宇华董凌波张晗奚辉峰
- 文献传递
- 生物型股骨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及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生物型股骨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关节置换术患者骨代谢指标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混合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给予生物型股骨假体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代谢指标、Harris髋关节评分、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3.142,8.112,P<0.05,P<0.01);血清BAL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DPD、TRACP5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5.174,3.802,9.184,P<0.05,P<0.01);肺部感染等并发症(8.9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χ~2=5.134,P<0.05)。结论生物型股骨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代谢能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江玲军张晗韩大伟陈之瑜米爽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生物型假体骨代谢指标关节功能
- 应用游离肱骨皮瓣修复手部关节处皮肤骨骼缺损七例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总结游离肱骨皮瓣修复手部第1掌指关节背侧软组织、拇指近节及第1掌骨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例第1掌指关节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掌指骨缺损的情况,先于肱骨外上髁上缘近端设计骨瓣的切取位置和大小,再根据皮肤缺损的面积和骨缺损的相对位置设计皮瓣的大小。皮瓣切取面积为5cm×3cm~8cm×5cm,骨瓣切取大小为2.5cm×1.5cm×1.0cm-4.0cm×1.5cm×1.0cm。结果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美观,移植骨块全部骨性愈合,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满意,拇对小指能相互触及或相距小于1cm,拇对掌距掌大于或等于5cm活动到小于或等于3cm。结论游离肱骨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且不损伤主干,拇指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第1掌指关节复合伤的较好方法。
- 尤灵建董凌波张晗陈忠义梁军波郭宇华奚辉峰
- 关键词:上臂骨皮瓣手损伤
- 应用上臂外侧骨皮瓣修复手部关节处皮肤骨骼缺损6例
- 目的总结游离上臂外侧骨皮瓣修复手部第1掌指关节背侧软组织、拇指近节及第1掌骨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第1掌指关节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掌指骨缺损的情况,先于肱骨外上髁上缘近端设计骨瓣的切取位置和大小,再根据皮肤缺损...
- 尤灵建陈忠义陈海啸梁军波郭宇华董凌波张晗奚辉峰
- 文献传递
- 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感染中的应用
-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合并创面感染的患者,根据皮肤缺损的面积及深部组织感染的状况,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肌皮瓣修复踝部创面。利用股前外侧肌瓣...
- 尤灵建陈忠义陈海啸梁军波郭宇华董凌波张晗
- 文献传递
- 应用预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脱套伤四例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总结预制皮瓣技术在足部皮肤脱套伤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将脱套的足部皮肤软组织经清创、削薄,寄养在股前外侧区阔筋膜上制成预制皮瓣,术后3周应用吻合血管的方法,将其游离移植到足原位,皮瓣面积20.5 cmx11.8 cm ~23.6 cmx12.5 cm. 结果 临床修复4例.术后3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边缘部分出现坏死,面积6.0 cm&#215;3.0 cm~8.0 cmx5.0 cm,术后经扩创植皮后愈合.术后随访10 ~24个月,患肢均恢复负重和行走能力.术后足部外形美观,皮瓣质地良好、耐磨、不臃肿,无1例发生溃疡现象,皮瓣感觉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结论 应用预制皮瓣修复足皮部肤撕脱伤,临床效果良好.
- 尤灵建郭宇华王威吴立志陈忠义董凌波张晗
- 关键词:足底脱套伤预制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 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踝关节感染
-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踝关节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3年8月,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肌皮瓣修复踝关节感染10例。利用股前外侧肌填塞关节空腔或骨外露表面,控制感染,大腿外侧皮肤覆盖皮肤缺...
- 尤灵建陈忠义陈海啸梁军波郭宇华董凌波张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