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水昌

作品数:489 被引量:6,281H指数:5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0篇期刊文章
  • 104篇会议论文
  • 86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0篇天文地球
  • 14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3篇理学
  • 9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71篇盆地
  • 92篇油气
  • 85篇塔里木盆地
  • 83篇源岩
  • 75篇成藏
  • 68篇烃源
  • 68篇烃源岩
  • 53篇地球化
  • 53篇地球化学
  • 52篇勘探
  • 50篇同位素
  • 41篇地质
  • 41篇海相
  • 32篇储层
  • 31篇原油
  • 30篇气藏
  • 29篇天然气
  • 27篇页岩
  • 26篇四川盆地
  • 25篇碳同位素

机构

  • 457篇中国石油天然...
  • 50篇中国石油勘探...
  • 41篇中国石油大学...
  • 31篇中国石油化工...
  • 28篇中国石油
  • 26篇南京大学
  • 2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7篇北京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篇长江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南...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塔里木石油勘...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中国石化
  • 5篇石油天然气总...

作者

  • 489篇张水昌
  • 92篇朱光有
  • 62篇张斌
  • 60篇王汇彤
  • 44篇赵孟军
  • 42篇米敬奎
  • 41篇苏劲
  • 37篇陈建平
  • 37篇王华建
  • 35篇王晓梅
  • 35篇田华
  • 33篇柳少波
  • 33篇何坤
  • 31篇张大江
  • 30篇张宝民
  • 30篇帅燕华
  • 28篇戴金星
  • 27篇赵文智
  • 26篇梁英波
  • 24篇梁狄刚

传媒

  • 34篇石油勘探与开...
  • 25篇科学通报
  • 2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1篇石油学报
  • 20篇地质学报
  • 16篇中国科学(D...
  • 15篇沉积学报
  • 13篇石油实验地质
  • 11篇地球化学
  • 1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0篇天然气工业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地学前缘
  • 8篇海相油气地质
  • 8篇中国科学:地...
  • 8篇第十四届全国...
  • 7篇地质论评
  • 7篇地质科学
  • 7篇岩石学报
  • 7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6篇2023
  • 9篇2022
  • 11篇2021
  • 5篇2020
  • 14篇2019
  • 17篇2018
  • 20篇2017
  • 11篇2016
  • 9篇2015
  • 21篇2014
  • 30篇2013
  • 21篇2012
  • 34篇2011
  • 20篇2010
  • 25篇2009
  • 17篇2008
  • 45篇2007
  • 34篇2006
  • 55篇2005
  • 31篇2004
4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SE300与快速索氏抽提仪处理沉积岩样品的地化参数对比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对加速溶剂萃取仪(ASE300)和快速索氏抽提仪提取的氯仿沥青"A"及由其分离出的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组分做了详细对比。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ASE300抽提出的氯仿沥青"A"的量比快速索氏抽提仪抽提出的量略多,主要是胶质和沥青质量的增加;不同抽提装置得到的饱和烃和芳烃组分的色谱-质谱谱图高度一致,定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在5%以内。各组分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精度±0.5‰。所有的地化参数表明ASE300完全可以替代快速索氏抽提仪,从而降低消耗、提高分析效率。
魏彩云王汇彤赵丽娜张水昌程磊
“复合生烃系统”-陆相断陷盆地烃源岩评价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正> 复合生烃系统是指凹陷(或洼陷)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的有效烃源岩,它们具有多个成烃阶段和多期排烃运聚过程,形成了多种油气藏和多源油气藏。其特点可概括为“多套源岩、多阶成烃、多源(混源)成藏的新模式...
朱光有金强戴金星张水昌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东部涩北一号叠置气藏的两种成藏模式被引量:4
2009年
柴达木盆地东部涩北一号气田由7个纵向叠置的气藏组成,各气藏中生物气的富集程度相差悬殊。为了查明生物气富集的控制因素,首先以单储系数、储量丰度和试气产量为依据,将7个气藏划分为高富集与低富集两类;然后对两类气藏的成藏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埋深大于950 m的第四—第七气藏为高富集气藏,这些气藏处于最大生气带,能同时接受本区及中央凹陷生物气的供给,加上其储盖组合、圈闭及后期保存条件优越,有利于生物气富集成藏;浅部的第一—第三气藏为低富集气藏,它们埋藏所处层段还未达到生气高峰,主要由下部气藏扩散散失生物气充注成藏,且保存条件较差,生物气难以富集。在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将高、低富集气藏的形成分别归结为气源充注和扩散充注成藏模式。
程付启金强周廷全张水昌马凤良
关键词:成藏条件成藏模式涩北一号气田柴达木盆地东部
水溶—释放作用对气藏形成的影响——以克拉2气田为例被引量:21
2004年
以克拉 2气田为例 ,讨论了天然气在地层水中溶解—释放作用对气藏形成的影响 ,估算了因地层抬升所导致的水溶气释放为游离气的量 ,分析了影响水溶气与气藏中游离气组分分馏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 ,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释放作用对克拉 2气田天然气组分分馏起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 :①在地层沉降和抬升过程中 ,由于地层温度、压力的变化 ,地层水选择性溶解和释放天然气组分 ;②在大规模水平挤压过程中 ,C2 + 烃类气体随着边底水的迁移而流失 ;③地层异常高压导致大量C2+ 烃类溶解于地层水中 ,致使气藏中甲烷相对富集。此外 ,水溶气释放对克拉 2气田异常高压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贡献作用。文章还通过天然气在水中溶解—释放模拟试验 ,分析了甲烷气体在地层水中因压力变化而释放的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状况。总结了克拉 2气藏水溶气成藏过程及其成藏模式。
王青张枝焕钟宁宁张水昌李艳霞程秀坤刘洪军文坚
关键词:气藏克拉2气田天然气油气运移
8亿多年前可能由红藻堆积而成的下马岭油页岩
<正> 在河北下花园新元古界青白口系(距今900-873 Ma)下马岭组第三段厚350 m的碳-硅质泥岩中,发育一套有机碳(TOC)高达10.83%-24.26%、岩石抽提沥青“A”高达0.1731%-0.8787%的黑...
张水昌张宝民边立曾王大锐卢桂军
文献传递
致密砂岩盖层形成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以塔东英南2凝析气藏为例
<正> 本文对发现于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南2凝析气藏的一套罕见的非常规盖层——致密钙质胶结砂岩的形成机理和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探讨,为了探明其形成原因,对碳酸盐岩胶结物进行了微区和全岩碳、氧同位素分析,同时,借助常规岩矿薄片、阴...
李艳霞钟宁宁张枝焕张水昌
关键词:凝析气藏塔里木盆地同位素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成藏条件被引量:30
2001年
近年来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过程中,天然气勘探获得很大突破。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有多种成因类型,这与塔里木盆地发育多套源岩有关。该盆地主要发育有三套重要的烃源岩,寒武系烃源岩由于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在晚近期以形成天然气为主,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则由于其特殊的生烃母质而既能生油又能生气,侏罗系则由于其Ⅲ型烃源岩而以生成天然气为主。气源对比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目前发现的天然气主要源自这三套重要的烃源岩。塔里木盆地广泛发育多套储集体和五套区域盖层是形成大型、特大型天然气藏的必要条件。因此,从生成、聚集和保存等方面说明塔里木盆地具备形成大中型天然气藏的条件,是一个富含天然气的盆地。
赵孟军张水昌
关键词:气源岩储层盖层塔里木盆地成藏条件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有机质海相烃源岩沉积特征、形成模式和控制因素
<正> 烃源灶的展布圈定和生烃强度表征是油气勘探的关键性基础工作,而其研究的精度取决两个方面:一是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分布厘定,二是有机成熟度和生烃历史分析和重构海相地层高有机质丰度沉积物特征、形成模式和控制因素是海相烃...
王飞宇张宝民王毅张水昌李秀明肖中尧李梅胡剑峰梁狄刚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喜马拉雅晚期油气藏调整与改造被引量:34
2012年
为理清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对喜马拉雅晚期构造运动背景下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的调整与改造进行分析。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过程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十分强烈,主要发生了物理调整和化学改造两方面的次生作用:一方面由于地层的翘倾和圈闭的调整,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发生侧向长距离运移和垂向渗漏再聚集;另一方面巨厚的地层沉积加速了有机质的热演化,生成大量裂解气,天然气侵入早期油藏导致油气性质发生重大改变,重质油、轻质油、蜡质油、凝析气等各种类型的油气形成并分布在同一区域。喜马拉雅晚期油气藏的物理调整和化学改造作用导致塔里木盆地横向上大面积油气差异分布,纵向上多层系含油、但油气性质各异的复杂格局。
张水昌张斌杨海军朱光有苏劲王晓梅
关键词:生物降解
哈得逊与轮南地区原油碳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08年
轮南地区与哈得逊地区20个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和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轮南地区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均大于-32‰,而哈得逊地区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一般小于-32‰;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也表现出轮南地区重于哈得逊地区的特征。两地区原油碳同位素的这种特征是由于两地区油气成藏过程的差异造成的,轮南地区原油碳同位素比哈得逊地区的原油碳同位素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来源于寒武系降解原油的混入,而非油源不同造成的。
米敬奎张水昌陈建平张斌李贤庆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