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全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段泥石流特征及应对措施被引量:8
- 2008年
-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段活动的地质构造、特殊的地形与气候条件酿就了暴雨泥石流及冰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60a来,则隆弄冰川泥石流曾两度摧毁直白村;鲁霞-德阳段暴雨泥石流的洪积扇已经深入雅鲁藏布江中,该段河道处于半阻塞状态。两处地点的泥石流对上下游村庄、城镇及设施带来严重威胁。依据地貌调查及室内DEM定量分析,了解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对前人认为则隆弄冰川泥石流堰塞雅鲁藏布江造成上游回水成湖淹没米林、林芝等地的观点提出了新的看法;米林、林芝古淹没事件可能是对多地点泥石流爆发的响应。对米林—加拉一线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泥石流灾害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效应进行评估后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 张沛全刘小汉
-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质灾害暴雨泥石流冰川泥石流
- 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量化地貌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7
- 2009年
- 以数字高程分析、实地地貌调查及沉积物年代学为手段,开展了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地貌特征及其成因研究,采用SRTM-DEM数据对地貌进行了量化分析.区域地貌总体特征为高海拔、高起伏、平山顶(北区).在ArcGIS平台中运用条带法获得该区的最大高程-平均高程-最小高程剖面,剖面特征显示最大高程控制平均高程;利用最大和最小高程剖面定量计算各地质单元的水系下切深度.实地调查及年代学研究发现该地区河谷沉积物以晚更新世以来的冰碛物和冰湖相沉积物为主.结果表明,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地貌演化过程中,高山冰雪作用是地貌'削高'、'去顶'的重要外动力因素,也是有助于'修平'山顶并形成齐一峰顶面的参与因素;流水'切割'和'搬运'作用是形成地表高起伏的重要原因;外流水系大大削弱了地貌'填低'作用,也是导致河谷山谷沉积物年轻化的原因.
- 张沛全高明星雷永良刘小汉
- 关键词:冰川作用地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地区流水地貌特征及其对构造运动的响应被引量:4
- 2008年
- 研究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地区流水地貌对构造运动的响应过程和响应方式。在ArcGIS平台利用新近的SRTM-DEM数据对区内的流水地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水系为平行状格局,上游和下游河谷分别出现宽谷和峡谷(嶂谷),鲁霞村与龙白村之间的10条支流长度从西南向北东方向逐渐变短,其纵剖面逐渐变陡,鲁霞村与丹娘村两地的支流在平面上出现转折点。根据前人对该区构造演化的研究,该区主要经历了60 Ma以来两大陆碰撞2、3 Ma以来持续挤压和7 Ma以来以南迦巴瓦峰为中心的正断垮塌的构造演化过程,各阶段在地质上分别产生了褶皱、走滑和正断垮塌等构造变形,并控制了水系的发育,形成了上述流水地貌。
- 张沛全高明星刘小汉
-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河流地貌
- 基于MATLAB的线性构造信息提取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卫星影像上的线性信息是地表一些线性构造的映像,这些线性构造与矿产形成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东天山图屋-延东一区TM数据利用ERDAS IMAGE 8.7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了图像增强处理,通过借鉴前人机助线性体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利用M atlab7.0软件开发平台工具,采用Hough变换等技术手段在该区进行线性构造信息提取,并将提取结果与人工解译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探讨了该区线性构造信息提取的途径,为研究区今后的找矿和工作部署工作提供了参考。
- 高明星孙宝生刘少峰李婷张沛全
- 关键词:遥感图象HOUGH变换
-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冰碛物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环境演化意义
- 本文就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打林村冰碛物阶地砾石的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年龄和观景台冰砾阜堆积物中的14C年代学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拔3150米的打林村阶地砾石暴露年龄在9.0KaB.P.左右,海拔约3200米...
- 张沛全
- 关键词:湖相沉积地质年代学
-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活动证据及其构造—环境意义被引量:17
- 2008年
- 本文重点讨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地区末次冰期以来冰川活动的地貌学、14C和10Be定年结果及其构造—环境意义。在海拔3,200m的观景台发现距今24~18ka的冰砾阜,说明末次盛冰期时大拐弯入口地区有大规模的冰川下移现象,并阻塞了雅鲁藏布江主河道,形成堰塞湖,暗示雅鲁藏布江在末次盛冰期时已经下切到与目前接近的深度。在海拔3,150m的打林村阶地,其4级阶地上的砾石10Be暴露年龄显示该阶地形成于距今9.0~8.7ka的末次冰期与新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意味着这一期间则隆弄冰川再次下移导致阻江。近60年来则隆弄冰川3次跃动,两度阻江,是20世纪3次气候突变的表征。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入口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冰川进退历史对气候变化有良好的指示作用,该历史与大拐弯入口地区的构造地质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 张沛全刘小汉孔屏
- 关键词:藏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