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通气在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救治中的时机选择
- 陈洁张海光王明
- 文献传递
- 低血糖症院外急救的临床特点分析
- 2011年
- 在院外急救中经常会接诊一些因低血糖突发精神异常甚至昏迷的患者,院外急救医生如能迅速做出诊断,静脉供糖,将会迅速产生效果。低血糖症就是在院外急救比院内急救体现出优势的疾患之一。现将绍兴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急救分站2007年5月~2009年10月接诊有完整资料的107例低血糖症患者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张海光周榕
- 关键词:院外急救低血糖症
- 阿托品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快室率心律失常15例被引量:8
- 2011年
- 笔者采用阿托品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快室率心律失常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0年5月—2008年8月我院先后收治乌头碱中毒患者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0~68岁,平均52岁。均为口服乌头碱类中草药泡制的药酒中毒,服用20min~2h后入院,主要表现为口舌、
- 张海光方利娟
-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阿托品
- 机械通气在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救治中的时机选择
-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时机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59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根据心衰发作至气管插管衰竭历时分为A组(0-1h)、B组(1-2h)、C组(>2h),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病情、血气分析以及病死率。结...
- 陈洁张海光王明
- 关键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 文献传递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18例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张海光
- 关键词: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
- 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绍兴第二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70岁以上脓毒症休克患者70例作为C组,同期脓毒症未休克患者70例为B组,健康体检者70例为A组。测定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P<0.05)。C组死亡患者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者(P<0.05)。C组患者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为脓毒症休克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血清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与脓毒症休克的预后关系密切,为脓毒症休克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干浩庆张海光
-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预后
-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院前急救中简易呼吸皮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发作时简易呼吸皮囊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将120急救分站在院前急救中74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按救治时间顺序、年龄分为两组。应用简易呼吸皮囊组3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用简易呼吸皮囊与患者呼吸频率同步进行辅助通气;对照组36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分变化。结果简易呼吸皮囊辅助通气组中37例患者治疗15min后呼吸窘迫即减轻,治疗30min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中31例患者治疗30min后自觉症状有改善;4例患者症状改善不显著,1例患者死亡。治疗后15、30、45min两组患者疗效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应用呼吸皮囊辅助通气组比对照组起效快,疗效好。结论应用简易呼吸皮囊进行同步辅助通气是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院前急救的有效方法,立即使用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 王啸澜张海光周榕黄钰炯施林珍吴裘玥
- 关键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院前急救
- 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3月医院ICU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标本进行痰培养以及菌株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对药敏结果进行判定,采用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ICU住院患者送检的标本来源主要为痰咽拭子占68.2%,其次为血液占15.0%;共分离出病原菌2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3株占66.8%,革兰阳性菌28株占13.1%,真菌43株占20.1%;前4位革兰阴性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大多具有多药耐药性,其中以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最显著。结论 ICU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发生在呼吸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较严重,临床上应及时留取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陈洁张海光王明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被引量:3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效果,比较其与传统机械通气疗效的区别,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入的4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患者行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医疗指标,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有创通气时间,远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2例行再次插管,再次插管率10.0%,1例死亡,病死率10.0%,对照组患者6例行再次插管,再次插管率30.0%,5例死亡,病死率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6.27,P<0.05)。结论重症肺炎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对序贯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耐受性好,可减少总机械创通气时间,避免患者出现呼吸机依赖;降低了患者再次插管与死亡的概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 张海光邓克勤陈玮王明
- 关键词:呼吸衰竭耐受性
-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方法和疗效。方法总结2004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6例,分别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A组,48例)与传统充分液体复苏(B组,48例)救治,对比分析两组救治效果。结果A组病死率25.0%(12/48),血小板计数(209±79)×10^9/L,血红蛋白(97±20)g,L,凝血酶原时间(10.1±1.8)s,剩余碱(-7.5±6.1)mmol/L,输液量(750±22)ml;B组与A组对应的指标分别为43.8%(21/48)、(153±86)×10^9/L、(82±19)g/L、(13.5±2.0)s、(-10.2±5.9)mmol/L、(3035±34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优于传统液体复苏。
- 陈洁张海光王明
- 关键词:休克创伤性复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