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光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微分脉冲伏安法在体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被引量:5
- 1989年
- 用自制单碳纤维电极,配台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在体外标准液中可获得一个能与抗坏血酸和5-羟吲哚乙酸完全分离的3,4双羟苯乙酸(DOPAC)峰。此蜂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与DOPAC的浓度成直线关系(r=0.991)。在麻醉大鼠尾核,也可测得明显的DOPAC峰,并且当刺激内侧前脑束后,此峰明显升高。用DPV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同时作麻醉家兔侧脑室脑脊液检测,发现腹腔注射多巴前后,两种方法得出的DOPAC变化时程非常相似。
- 林殷利张海光蔡葵
- 关键词:伏安法神经递质
- 中脑腹侧被盖区微量注射溴隐亭对伏隔核DOPAC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 1993年
- 本工作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SD雄性大鼠上进行。结果表明:左侧腹侧被盖区(VTA)微量注射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溴隐亭(2.5μg/0.5μl,n=5)后,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同侧伏隔核中多巴胺代谢产物——3、4双羟苯乙酸(DOPAC),峰值明显增高,注后50 min达到对照值的128%(P<0.01),注后80 min达到最高峰,为对照值的143%(P<0.01),作用的持续时间约2 h,在注后180 min恢复到对照值的111%(P>0.05)。左侧VTA预先微量注射SCH23390——一种高选择性的D_1受体阻断剂(2nmol/0.5μl,n=4).40min后再微量注射溴隐亭(2.5μg/0.5μl),同侧伏隔核中DOPAC氧化峰不再增高。结果提示:VTA微量注射溴隐亭可致中脑边缘多巴胺神经元活动增加,而这种增加作用可能是通过D_1受体中介的。
- 钱朝霞张海光林殷利
- 关键词:中脑腹侧被盖区溴隐亭伏隔核
- 上颈交感神经节摘除对不同光照周期下大鼠睡眠的影响
- 1993年
- 目前认为,光照对睡眠一觉醒节律的影响主要通过视网膜-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和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脊髓侧角—上颈交感神经节(superior ervical ganglions,SCG)—松果体这条神经通路,
- 林殷利金蓓华张海光蔡葵钱朝霞
- 关键词:睡眠光照周期交感神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