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治疗的药学服务实践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药物治疗过程,主要在镇痛药物选择、阿片类剂量调整、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等方面,讨论癌痛患者药学监护思路及策略。结果:患者癌痛控制良好,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癌痛治疗水平及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疼痛,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蓝高爽张琳琳刘畅袁恒杰
- 关键词:癌痛治疗药学监护阿片类药物
- 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建立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FPI)能否成功建立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方法成年雌性Wister大鼠71只,随机选取5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6只为模型组。模型组再随机分为3组。第1组8只大鼠,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1、3d、1、2、4、6、8周行双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及视神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第2组56只大鼠,随机分成7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分别于损伤后1、3d、1、2、4、6、8周行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及末端脱氧核苷酸移换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I.)检测;第3组2只大鼠,分别于损伤后4、8周行视神经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根据打击力量不同,将损伤眼分为轻、重2组。重伤组打击锤以25。的预定角度打击视神经,平均打击力量(699.14±60.79)kPa,轻伤组以15。的预定角度打击,平均打击力量(243.18±20.26)kPa。每只大鼠右眼为重伤组,左眼为轻伤组。结果重伤组损伤后ld主波潜伏期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FVEP振幅在损伤后2周内逐渐降低,2周后趋于稳定(F=1.98,P〉0.05)。轻伤组损伤后1d主波潜伏期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振幅在损伤后4周内逐渐降低,4周后趋于稳定(F=1.62,P〉O.05)。MRI检查显示,损伤后1d视神经高信号,损伤后8周仍较明显。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损伤后1d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CL)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损伤后4周GCL内可见空化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后3d视网膜各层均出现凋亡阳性细胞;TUNEL染色发现损伤后1、2周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结论应用FPI能成功建立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模型。
- 颜华张琳琳李凤荣
- 关键词:动物
- 标准化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及损伤机制研究
- 目的:建立标准化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并研究其损伤机制。方法: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FPI)分别以 6.9±0.6atm 和2.4±0.2atm 的冲击力打击 Wister 大鼠右眼和左眼眶内贴近眼球部的视神经,建...
- 颜华张琳琳
- 文献传递
- 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进展
- 2007年
- 不同眼科疾病在不同地区和人群间的发病趋势有所不同。眼科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对于眼病预防、病因研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行政部门制定有关眼病预防和控制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述。
- 张琳琳颜华
- 关键词:眼病流行病学
- 柱前衍生化法UPLC-MS/MS检测肿瘤患者不同化疗周期顺铂血药浓度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肿瘤患者血浆中顺铂浓度的柱前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比较顺铂(75 mg·m^(-2)·d^(-1))QD*1 d和(25 mg·m^(-2)·d^(-1))QD*3 d在不同化疗周期顺铂血药浓度的变化。方法:血浆样品的顺铂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络合生成Pt(DDTC)衍生化产物,经蛋白沉淀后,采用UPLC-MS/MS测定,色谱柱为BEH C18(2.1 mm×50.0 mm, 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1,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以多反应监测(MRM)定量分析。结果:顺铂在20~3 000 ng·mL^(-1)(r^(2)=0.995 4)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批内RSD在7.21%~12.06%,批间RSD在4.64%~11.17%;提取回收率为78.48%~99.2%,基质效应在90.7%~94.8%,稳定性良好。顺铂(75 mg·m^(-2)·d^(-1))QD*1 d在整个化疗周期中血药浓度呈上升趋势,顺铂(25 mg·m^(-2)·d^(-1))QD*3 d血药浓度呈下降趋势。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专属性高、稳定性好,适用于肿瘤患者血浆中顺铂浓度的检测。
- 张靖悦张琳琳王园芝李晓纯袁恒杰
- 关键词:柱前衍生化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顺铂
- 基于机器学习的顺铂化疗引起肿瘤患者持续期恶心呕吐预测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建立顺铂持续期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预测模型,为临床止吐药物的选择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回顾收集2018年7月~2022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科接收以顺铂为基础化疗方案的74名患者的临床信息作为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降低变量维度,应用交叉验证重复训练,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K最近邻(K near neighbor,KNN)、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及决策树(decision tree,DT)预测模型,比较5种模型对顺铂持续期CINV预测的准确性。结果采用PCA将41个变量降维获得4个主成分,NB的准确度、AUC值和灵敏度最大,分别为84.21%、0.9167%、100%。RF的F1值最大,NB次之,分别为86.96%、85.71%。结论基于机器学习建立的5种预测模型,NB模型性能最佳,可为顺铂CINV的预防提供参考。
- 张靖悦蓝高爽杨翀孙银娟钟殿胜张琳琳袁恒杰
- 关键词:顺铂恶心呕吐
- 标准化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及损伤修复机制的实验研究
- 目的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FPI)建立标准化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并研究其损伤修复机制。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71只,随机选取5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66只为模型组。将模型组随机分为3组,第1组8只,分别于...
- 颜华张琳琳
- 文献传递
- 预测含高致吐风险铂类药物化疗致恶心呕吐人工智能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肿瘤患者接受高致吐风险铂类药物化疗诱发恶心呕吐(CINV)的风险预测模型,为止吐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科登记的接受顺铂或卡铂[卡铂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4]肿瘤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性别、年龄、饮酒史、孕吐史、化疗周期、患者对发生恶心呕吐的预期、化疗药物、止吐方案、院外止吐治疗、化疗前夜睡眠小于7 h、上周期发生CINV情况、肌酐清除率(Ccr)等。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用于构建预测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价模型预测效能。分别采用梯度提升树(GBDT)、随机森林(RF)和逻辑回归(LR)3种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并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准确度、灵敏度、召回率、F1值(灵敏度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最后应用Shapley加法解释(SHAP)方法对有预测意义的临床特征进行可解释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698例,男性439例(62.9%);中位年龄64(21,84)岁;共接受1654个周期化疗。化疗方案含顺铂者364例,化疗864个周期;含卡铂且AUC≥4者361例,化疗790个周期。止吐方案选择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NK-1 RA)、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5-HT3 RA)和地塞米松者的治疗周期数为1347个,选择5-HT3 RA和地塞米松者的周期数为307个。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患者特征变量之间相关性不强,均可用于模型建立。GBDT最优超参数nestimators=500,maxdepth=9;RF最优超参数maxdepth=5;LR最优超参数penalty=L2。根据最优超参数训练数据分别建立GBDT、RF和LR 3种预测模型。GBDT模型准确度为0.903,灵敏度为0.882,召回率为0.903,F1值为0.883,AUROC为0.778±0.036(95%CI:0.739~0.814);RF模型的准确度为0.885,灵敏度为0.861,召回率为0.885,F1值为0.870,AUROC为0.679±0.041(95%CI:0.63
- 张靖悦杨翀蓝高爽孙银娟张琳琳袁恒杰
- 关键词:顺铂卡铂
- 标准化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被引量:21
- 2008年
- 目的建立标准化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FPI)分别以(6.9±0.6)atm和(2.4±0.2)atm的冲击力打击Wister大鼠右、左眼眶内贴近眼球部的视神经,建立两组程度不同的视神经损伤模型。通过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眼眶磁共振成像(MRI)、视网膜病理、视神经电镜等方法对正常及损伤后1、3d,1、2、4、6、8周大鼠的双眼进行检测。结果(1)损伤后大鼠F-VEP与伤前相比,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此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程度越重,伤后主波潜伏期延迟及振幅降低越明显,波形变化趋于稳定所需时间也越长。(2)伤后1 d眼眶MRI显示视神经受损部位信号增高、眶内结构紊乱;伤后8周视神经受损部位的高信号仍较明显、损伤部位靠近眼球侧视神经信号不均匀。轻、重两组差别不明显。(3)光镜下伤后1 d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CL)出血,伤后4周视网膜各层细胞稀疏、排列欠整齐,GCL散在核染色质浓集、边聚的节细胞,伤后8周视网膜各层细胞明显减少,GCL内大量空化节细胞。(4)电镜下损伤后4周视神经轴索萎缩变性,髓鞘肿胀、板层松解分离,伤后8周在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附近有新生轴突,呈簇分布、生长良好。重伤组新生轴突枝芽少于轻伤组。结论应用FPI可以成功建立标准化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
- 张琳琳吕瀛娟于荣国王兴申战省张蔚颜华
- 关键词:视神经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2例报道及文献回顾被引量:6
- 2022年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少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日益增多。本文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认识。我们报道2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病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进行文献复习,讨论相关临床特点、可能的机制及最佳治疗方式。2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1例在使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单抗7个月后出现血糖增高,1例在使用PD-1单抗6周后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均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病例1持续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至今,病例2未再接受免疫治疗。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型等因素可能解释了某些个体出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危险原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是一种并不少见,但可以危及生命的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需要医生提高警惕。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需要进行血糖监测,如果出现血糖异常应及时请内分泌专科医生协助诊治。
- 任尧尧张琳琳王瑜钟殿胜
- 关键词:肺肿瘤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