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镜
  • 3篇镜检
  • 3篇病变
  • 2篇碘染色
  • 2篇早期食管癌
  • 2篇窄带成像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染色
  • 2篇肿瘤
  • 2篇内镜检
  • 2篇内镜检查
  • 2篇癌前
  • 2篇癌前病变
  • 2篇成像
  • 1篇电子结肠镜
  • 1篇血量
  • 1篇早期胃癌
  • 1篇窄带成像技术
  • 1篇上皮

机构

  • 4篇南京鼓楼医院...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6篇张瑞
  • 3篇朱美玲
  • 2篇陈焰
  • 2篇汤娜娜
  • 2篇苏峰
  • 1篇李运红
  • 1篇张莉
  • 1篇刘加宁
  • 1篇张子久

传媒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ESD对分泌性肿瘤和上皮性肿瘤治疗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索ESD手术对分泌性肿瘤和上皮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做ESD手术的分泌性肿瘤和上皮性肿瘤患者102例,对比2组病变的发生部位、病变形态、大小和出血量。[结果]分泌性肿瘤的发生部位多分布在直肠(61.9%),上皮性肿瘤的发生部位多分布在胃(60.0%),2组病变发生部位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病变的形态隆起型(Is,Isp)占比为14.2%16.7%,平坦型(Ⅱa,Ⅱb,LST)占比为66.7%48.3%,凹陷型(Ⅱc,Ⅱa+Ⅱc,Ⅱb+Ⅱc)占比19.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9);分泌性肿瘤术中出血量大于上皮性肿瘤(37.2±13.2ml26.5±8.1ml,P<0.01),病变直径分泌性肿瘤小于上皮性肿瘤(6.2±3.2mm16.9±8.8mm,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D手术对分泌性肿瘤的治疗比上皮性肿瘤操作难度大,更需严格把控适应症。
张瑞汤娜娜陶生李运红
关键词:ESD上皮性肿瘤出血量病变形态
早期胃癌62例内镜下特点分析
2008年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各型的内镜下特点。方法:总结本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的62例患者资料。结果:62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术前胃镜确诊为早期胃癌56例(90.32%),病灶位于胃窦部35例(56.45%),凹陷型35例(56.45%),直径2.0cm以下54例(87.09%),低分化腺癌29例(46.77%)。结论:胃镜检查结合黏膜活检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胃窦部是好发部位;凹陷型最多见、易发现;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
张瑞朱美玲陈焰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镜检查活检腺癌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消化道隆起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应用高频电切治疗,研究组采用EMR治疗。观察EMR诊断消化道隆起病变分布及超声内镜与病理诊断消化道隆起病变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率、术后穿孔率及住院时间。结果:100例患者中,间质细胞瘤最为常见,其次为异位胰腺。内镜诊断消化道隆起的准确度较为理想,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率和术后穿孔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应用内镜的检出率高,同时EMR治疗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上推广。
张瑞汤娜娜陶生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间质细胞瘤
窄带成像技术与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和对比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窄带成像技术(NBI)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常规内镜下食管黏膜病变患者分别用NBI、碘染色法观察病变形态、范围并活检组织作病理学分析。结果 NBI和碘染色内镜显示食管病变程度及范围明显优于常规内镜,NBI和碘染色对病灶检出率均较高(88%和90.2%),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主要表现为NBIⅠ级(82.4%)和碘染色Ⅰ级(89.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主要表现为NBIⅡ/Ⅲ级(63.2%)和碘染色Ⅱ/Ⅲ级(73.4%)。结论 NBI和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均具有较高检出率,NBI可以替代碘染色内镜。
苏峰朱美玲张瑞
关键词:食管肿瘤窄带成像技术碘染色内镜检查
窄带成像与染色技术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窄带成像技术(NBI)和碘染色方法对食管病变进行观察,比较2种技术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精度差异。方法经内镜和病理(包括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78例患者,共116处病变,分别在普通模式和NBI模式下观察食管黏膜,记录病变大小、数量、范围,同时进行NBI分级,然后再用2.5%碘液行食管染色,记录碘染色阳性部位病变的大小、范围、数量,并进行碘染色分级。对所有NBI及碘染色阳性部位均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他检查结果与之对照。结果普通模式下发现病灶87个(69.0%),NBI模式下发现病变103个(81.7%),碘染色发现病变116个(100%)。NBI模式对病变的检出率高于普通模式(P<0.05),而低于碘染色(P<0.01),但NBI模式对高级别黏膜内癌变的检出率与碘染色无明显差别(P>0.05),主要差别在于NBI模式对低级别黏膜内癌变的检出率低于碘染色(P<0.01)。结论 NBI可清晰显示早期食管癌的毛细血管结构形态,明显优于普通内镜,与碘染色技术的有机结合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朱美玲朱季军刘加宁苏峰张瑞张子久李苏宏
关键词:窄带成像碘染色内镜检查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
内镜对大肠息肉的检出情况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大肠息肉是消化内科一组临床症状隐匿的疾病,是大肠癌的癌前疾病。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就诊时易被忽略或误诊为炎症,病情发展到便血甚至息肉癌变时才被发现,从而延误诊治。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凡原因未明的腹胀、腹泻、便秘、黏液血便等症状均选择结肠镜检查,使得大肠息肉的发现率、确诊率明显提高。本文收集我院2009年1~12月电子结肠镜检查有症状患者244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张瑞陈焰张莉
关键词:大肠息肉电子结肠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