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胜

作品数:30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食管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5篇肿瘤
  • 5篇放疗
  • 4篇食管癌
  • 4篇术后
  • 4篇细胞
  • 4篇联合放疗
  • 4篇疗效
  • 4篇化疗
  • 3篇心脏
  • 3篇血管
  • 3篇预后
  • 3篇手术
  • 3篇小剂量

机构

  • 18篇江苏省人民医...
  • 9篇常州市第一人...
  • 4篇连云港市第二...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连云港市肿瘤...
  • 1篇南京臣功制药...

作者

  • 30篇张胜
  • 8篇孙新臣
  • 7篇曹远东
  • 6篇孙建辉
  • 5篇葛小林
  • 4篇曹晓建
  • 4篇杨焱
  • 4篇马兆明
  • 4篇穆庆霞
  • 3篇张建国
  • 3篇贾恩志
  • 3篇裴忠玲
  • 3篇周学中
  • 2篇孙晋亮
  • 2篇柯海燕
  • 2篇马建新
  • 2篇唐心宇
  • 2篇刘永彪
  • 2篇杨志健
  • 2篇李丹明

传媒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首次采取PCI治疗的144例老年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术前血浆中Hcy水平分成高水平Hcy组(血浆Hcy≥10μmoL/L)84例、低水平Hcy组(血浆Hcy<10μmol/L)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PCI术后CIN的发生率,且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老年ACS患者在PCI治疗后CIN发生的风险因子。结果老年ACS患者在PCI治疗后CIN的发生率为19.4%;高水平Hcy组患者术后CIN发生率为22.6%,明显高于低水平Hcy组的15.0%(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在校正相关因子后,高水平1Hcy组患者PCI术后CIN发生风险明显高于低水平Hcy组(OR=1.69,95%CI1.59~2.65,P=0.020)。结论老年ACS患者在PCI治疗前血浆中Hcy高表达可能会增加术后CIN的发生风险。
王群立白江涛崔展张胜
关键词: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比剂肾病同型半胱氨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现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出现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换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PCI术后出现氯吡格雷抵抗(血小板抑制率<30%)患者188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A组,64例)、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B组,61例)、替格瑞洛组(C组,63例),术后7 d分别检测二磷酸腺苷(adenonisine disphosphate,ADP)通道的血小板抑制率、术后1 d及7 d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观察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及轻度出血发生率。结果:术后7 d检测ADP通道的血小板抑制率,B组及C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升高,和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B组(P<0.05)。术后1 d检测hs CRP,3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检测hs CRP,B组及C组均明显降低,和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B组,C组hs CRP降低更明显(P<0.05)。随访至术后1个月,3组之间MACE及轻度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至术后6个月时,B组及C组MA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MACE发生率低于B组(P<0.05),但3组之间轻度出血发生率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出现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选用替格瑞洛治疗具有更好的有效性,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张胜孙建辉周学中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氯吡格雷抵抗
小剂量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奈达铂(NDP)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不宜手术的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行常规或适形放疗,观察组加用NDP静滴,20 mg/周,共6次。结果两组均完成放疗计划,其中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54.2%、87.5%)明显高于对照组(32.0%、66.0%),血小板下降率(12.0%)明显高于对照组(2.0%),P均<0.05。两组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NDP联合放疗能提高食管鳞癌放疗患者的近期疗效,其毒副反应低,患者耐受性好。
张胜马兆明张建国马建新黄关宏王忠明
关键词:食管肿瘤奈达铂放射增敏剂
小剂量奈达铂联合放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奈达铂联合放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不宜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首程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奈达铂增敏放疗组(实验组)50例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50例,两组放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或适形放疗,实验组给予奈达铂20 mg/周,静滴,于放疗开始后的每周一给药,连用6次至结束。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例。结果48例患者完成放疗增敏计划,全部患者完成放疗计划,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胃肠道反应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有2例发生奈达铂过敏反应。结论小剂量奈达铂联合放疗在提高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近期疗效的同时不影响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马兆明张胜张建国马建新屠婷婷
关键词:奈达铂食管癌免疫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同步放化疗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同步放化疗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前采集入组患者空腹外周血,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VEGF rs3025039及rs833061的SNP。随机抽取10%的样本行基因测序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比较不同基因型食管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生存期的差异。结果VEGF rs3025039及rs833061两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且分布与年龄、性别并无关联。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VEGF rs3025039 CT+CC基因型同步放化疗后食管鳞癌患者MST(Median survival time)、1年、2年和3年生存率为96.6%、71.4%、26.8%,均优于TT基因型患者60.0%、18.8%、9.42%,(P<0.05);VEGF rs833061 CC基因型患者同步放化疗后2年生存率(51.3%)优于CT+TT基因型患者(21.7%)(P<0.05)。两组间MST、1年和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EGF rs3025039及rs833061基因多态性与ESC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生存期存在相关性,是预测ESC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生存期的潜在指标。
裴忠玲郭卿孙新臣陈佳艳葛小林张胜宋亚颀张弛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生存期
SBRT治疗肺部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曹远东孙新臣王沛沛张胜穆庆霞杨焱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PCAD)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CAD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SV、C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及治疗前血浆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D高于治疗前,血浆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PCAD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代谢、心功能、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并减轻炎性反应,但瑞舒伐他汀的调脂效果和炎性反应减轻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两者用药安全性均较高。
张胜
关键词: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疗效比较研究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化疗方案联合同步放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对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以及无肿瘤进展时间(TTP)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CR+PR的患者为1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例(P<0.05);治疗组患者TTP为154±11d,中位生存时间为274d,而对照组TTP为108±8d,中位生存时间为179d,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者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晚期NSCLC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同步化疗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且不会增加患者毒副反应的发生。
杨焱孙新臣刘永彪穆庆霞曹远东张胜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同步放化疗增敏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定量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索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人的20个冠状动脉标本通过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进行组织学分型,并提取蛋白质进行质谱分析,应用软件Peaks Studio X+对标本的质谱结果进行定量差异化分析。使用STRING网站进行蛋白质网络聚类分析、反应途径分析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20个冠状动脉样本中共鉴定出2819组蛋白和233种PTM方式。不同组织学分型标本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和PTM位点分别为123个和22个,22个差异修饰位点的修饰方式为氧化、乙酰化和脱酰胺化。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和差异修饰主要与线粒体能量代谢高度相关。差异蛋白质网络聚类分析显示,线粒体ATP合成偶联质子转运网络最为富集,该网络包含ATP5A1、ATP5B、ATP5H和ATP5O 4种蛋白,4种蛋白的PTM丰度均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阶段较高。结论 蛋白质PTM可能通过线粒体能量代谢影响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张胜贾恩志王连生
关键词:翻译后修饰生物信息学分析
超声内镜食道造影CT及MRI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食管造影、CTTZMRI在食管癌诊断方面的差异,为准确测画食管癌靶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经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影像学资料,收集放疗前超声内镜、食管造影、增强CT及食管MRI的数据,比较四种测量方法在确定食管癌病变长度、T分期和N分期方面的差异。结果72例食管癌患者中,颈段5例(6.94%),胸上段25例(34.72%)、胸中段23例(31.94%)、胸下段19例(26.40%)。四种检查方法测量的食管癌病变长度:超声内镜(6.10±2.36)cm,食管造影(6.83±2.52)cm,增强CT(7.52±2.45)cm,MRI(6.79±2.46)cm。增强CT测量的肿瘤长度显著高于超声内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内镜、食管造影及MRI三种方法测出的食管病变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诊断T1-T2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5.62%和31.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诊断T3-T4期的准确率均为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在纵膈NO和N1的准确率分别为78.05%和82.93%,70.96%和77.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使用增强CT测画食管癌原发病灶可能比实际偏长,需结合食管内镜、食管造影72.MRI;MRI评估T1-T2期的食管癌分期明显优于CT,对T3—4期和N分期MRI和CT检查价值相当,两者均可为放疗前判断食管癌T、N分期提供可靠依据。
许礼平王莹莹张胜曹远东孙新臣葛小林
关键词:食管肿瘤超声内镜食管造影磁共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