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菁

作品数:29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儿童
  • 12篇关节
  • 11篇髋关节
  • 7篇脱位
  • 7篇股骨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6篇骨折
  • 5篇髋关节发育
  • 5篇髋脱位
  • 5篇外科
  • 5篇畸形
  • 5篇关节发育
  • 5篇发育不良
  • 5篇发育性髋关节
  • 4篇有限元
  • 4篇手术
  • 4篇髋关节发育不...
  • 4篇髋臼
  • 4篇发育性

机构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镇江市第二人...

作者

  • 29篇张菁
  • 18篇陈珽
  • 18篇范清
  • 10篇沈品泉
  • 7篇杨璇
  • 6篇蔡奇勋
  • 5篇陆美玲
  • 4篇张自明
  • 3篇曹根林
  • 2篇姜梨梨
  • 2篇张楷乐
  • 1篇吕秀敏
  • 1篇叶云
  • 1篇陈埏
  • 1篇杜青
  • 1篇李海
  • 1篇赵黎
  • 1篇祝明杰
  • 1篇陶凯
  • 1篇张文竹

传媒

  • 5篇中华小儿外科...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4篇临床小儿外科...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全国骨科临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龄髋脱位儿童髋关节骨性形态研究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应用CT的原始数据资料,结合反求工程软件,对大龄髋脱位儿童髋关节的病理形态结构做进一步的定量分析研究,以了解大龄髋脱位儿童髋关节的病理形态变化,探讨髋关节骨性形态的测量方法及意义。方法实验组共44个脱位髋,按照Tonnis分级标准分为2个亚组:半脱位组,共30个髋;全脱位组,共14个髋。单侧脱位患儿的"正常髋"为相对对照组,共41个髋。以Mimics软件读取CT原始数据,进行前处理,得到髋关节的点云数据,输入至反求工程软件Imageware中,对髋臼及股骨头的骨性关节面进行球面拟合,测定股骨头上下两部分对髋臼的匹配程度。结果大龄髋脱位儿童髋臼球面半径较平、浅(全脱位组为27.470±6.299,半脱位组为24.340±2.637,对照组为21.710±1.975),股骨头发育小;3组中全脱位组表现得更加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股骨头的上下两部分和骨性髋臼关节面匹配误差比较:全脱位组、半脱位组P<0.001,对照组P>0.05,显示股骨头上半部分对髋臼的匹配程度高于下半部分。结论髋脱位儿童股骨头上下两部分与髋臼的匹配差异提示了复位手术时股骨近端内翻截骨的必要性。适当的内翻截骨可以使匹配程度较高的股骨头上半部作为主要负重区。良好的球面匹配能获得良好的应力分布,从而减少或推迟骨关节炎的发生。
陈珽范清沈品泉张菁杨璇杜青王秋艳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逆向工程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经皮跟腱切断手术时机的选择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应用Ponseti方法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探讨经皮跟腱切断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60例(91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治疗初评分≥4分(僵硬型)。A组患足矫形外展至70°、背屈<15°、同时HS>1、MS<1和距骨被覆盖;B组患足矫形至前足内收纠正但无法背屈,同时HS>1、MS≤1,行跟腱切断术;以Pirani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患儿均得到随访,时间6~30(15±5)个月。A、B两组手术前石膏矫形次数分别为(5.1±0.91)次、(2.42±0.56)次(P<0.05),治疗时间分别为(36.8±4.98)d、(19.3±5.09)d(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跟腱均获得愈合,跖屈有力,术后患足背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onseti方法矫正僵硬型马蹄足过程中,畸形愈严重跟腱挛缩愈严重,早期行经皮跟腱切断手术可明显减少石膏矫形次数、缩短疗程,不影响疗效。
杨璇张菁陈珽范清陆美玲曹根林蔡奇勋张自明
关键词:马蹄足
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对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治疗的经验。方法1997年1月~2002年2月,收治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13例。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4~11岁,平均7.2岁。3例有明显肘外翻畸形。初期诊断Ⅰ度骨折4例,Ⅱ度骨折5例,诊断不明确或漏诊4例。伸肘障碍13例,受限30~70°,屈肘〉90°;疼痛2例;肘外翻1例;X线片示骨折不愈合10例,畸形愈合3例。12例患儿损伤至手术时间为32~81d,平均56d,行切开复位加钢针内固定术;另1例患儿为受伤后6个月就诊,行切开复位加钢针内固定和植骨术。结果13例均获随访3~8年,平均5.4年。无肘内翻或外翻畸形,5例有外髁部轻度突起畸形。肘部屈伸活动度改善40~70°,平均56°(包括术前屈肘受限),前臂旋转活动好。X线片示术后6-8周骨折愈合,基本恢复关节平面;无骨不连或骨延迟愈合,无无菌性坏死发生。结论肱骨外髁骨折治疗重点在于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生陈旧性骨折。对于陈旧性骨折,尽早手术能有效修复重建肘关节外观和功能。
沈品泉张菁陈珽
关键词: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内固定术畸形愈合儿童
先天性高肩胛症3D-CT形态分析及手术治疗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高肩胛症在3D-CT下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相关性,并评估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9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骨科接受治疗的29例先天性高肩胛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4例;手术时年龄(3.69±1.34)岁。所有患儿均为单侧先天性高肩胛症,包括左侧21例,右侧8例。19例患儿行Woodward手术,其中4例行锁骨碎骨术;10例行肩胛骨部分切除术。术前使用飞利浦64排CT机器进行扫描,PhilipsIntellispacePortal软件重建骨组织,屏蔽软组织。运用Ebmdicomviewer进行后期测量,包括肩胛骨的高宽比、肩胛骨升高比率及肩胛骨旋转差异。评估手术前、后患肢上臂外展角度和Cavendish分型的变化。结果29例患儿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为(46.38±18.05)个月。术前Cavendish分型Ⅲ型19例,Ⅳ型10例;术后有Ⅲ型1例,Ⅱ型17例,Ⅰ型11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术前上臂外展的活动度为94.14°±9.83°,术后为154.46°±16.97°,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术前的3D-CT评估中,有1例伴有Klippel-Feil综合征,4例观察到棘突裂,4例观察到部分脊椎融合,2例有部分肋骨融合,1例并发脊柱侧弯。有12例(41.38%)观察到冈上窝部分弯曲,22例(75.86%)在术前(或术中)可见骨性(或软组织性)肩椎骨存在。患侧与健侧肩胛骨的高宽比分别为1.37±0.23和1.67±0.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肩胛骨升高比率(0.31±0.15)与旋转差异(25.52°±12.65°)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结论术前3D-CT检查可以辅助评估先天性高肩胛症的肩胛骨异常形态。Woodward手术和肩胛骨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均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张志强蔡奇勋张菁李海范清杨璇沈品泉陈珽张自明
关键词:先天畸形手术治疗
Le Coeur骨盆截骨术在DDH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介绍一种可用于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Le Coeur骨盆三联截骨术.方法本组9人10髋,平均手术年龄8岁7个月(6岁5个月~12岁11个月).手术由股骨近端的短缩、内翻或/和旋转截骨与骨盆三联截骨两个部分组成.骨盆截骨经二个切口完成:内收肌入路截断耻骨上下支,髋前外侧入路截开髂骨;将耻骨上下支向后、内推移并使断端重叠,将截开的髂骨远端向下翻压、向前旋转;自体股骨干骨块或异体骨块嵌入髂骨截面作支撑,2~3枚克氏钢针固定;术后髋人字形模具固定6~8周.结果7人有保守复位史,3人有手术复位史.手术后及短期随访的X线片上的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或Sharp角,Wiberg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CE),髋臼股骨头指数(acetabular-head-index,AHI)均有明显改善,闭孔的形态大小可基本恢复对称.结论Le Coeur骨盆三联截骨术操作简单,风险小,能使股骨头获得良好的覆盖,适合于大龄儿童的髋臼发育不良或半脱位.
张菁蔡奇勋陈珽张云海
关键词:LE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运动量X线检查骨盆截骨
超声波在小婴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监测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超声波检查在小婴儿髋关节脱位治疗监测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4月~2008年2月筛查疑似髋关节脱位小婴儿3220例,其中Ⅱc型以上类型为异常髋关节62例患儿,男性16例,女性46例;共89髋。在采用Pavlik吊带治疗中,用B超进行检测,根据超声波检查结果调整吊带位置。结果89个病髋中,Ⅱc型为47髋(0.73%),Ⅱd型为21髋(0.33%),Ⅲ型为16髋(0.25%),Ⅳ型为5髋(0.08%)。在Pavlik吊带治疗中,经B超监测,75髋吊带一次复位成功。调整Pavlik吊带5髋,3个Ⅲ型和1个Ⅳ型病髋经过调整后复位满意,另1个Ⅳ型病髋调整失败后改为麻醉下复位和石膏固定。随访4~38个月,平均18个月,失随访9髋,均为Ⅱc型。结论髋关节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在小婴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起到监测作用。
沈品泉赵黎陆美玲范清张菁
关键词:髋关节
手法复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过程中的力学变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从力学角度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手法复位过程中跟腱对跟骨于距下关节的位移变化的影响及跟腱对距舟关节周围韧带的作用。方法对1例CCF住院患儿双足进行螺旋CT扫描,应用CT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方法获取患足踝的三维坐标,利用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等工具建立足踝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并分析有无跟腱作用情况下距舟关节复位过程中跟骨的位移变化及距舟关节周围韧带的受力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距舟关节逐渐复位的过程中,跟骨在距下确有一个外展运动,向外的位移随舟骨处施加拉力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②当无跟腱拉力时,跟骨的位移要比有跟腱拉力时的位移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跟腱拉力释放使距舟关节内侧韧带受力和增加。结论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方法证实了并量化在手法治疗CCF过程中跟骨的位移,从生物力学角度说明跟腱松解有利于跟骨的复位,为CCF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杨璇张菁陈珽范清陶凯
关键词:畸形足有限元分析手法复位
髋臼环状骨突生长速度的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髋臼各组成部分环状骨突生长板的生长速度.方法选用年龄3~4周的新西兰大白兔20只,采用伸膝位长腿石膏管型固定的方法,将幼兔的左下肢固定8周,分别于固定后4、6、8周拍摄X线片直至出现髋臼发育不良兔动物模型7只.将分离出的发育不良髋臼制作病理组织学切片,运用图像分析技术量化髋臼发育不良动物模型中髋臼各组成部分(髂骨、坐骨、耻骨)的环状骨突生长板的生长速度.结果实验组发育不良的髋臼各骨中,坐骨环状骨突生长板生长速度最大,其次为髂骨,耻骨环状骨突生长板生长速度最低;对照组发育正常的髋臼各骨中,髂骨环状骨突生长板生长速度最大,其次为坐骨,耻骨环状骨突生长板生长速度最低.结论不同方向的力学刺激对髋臼各骨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张自明张菁陈珽范清祝明杰张文竹
关键词:髋臼耻骨
大龄髋脱位儿童股骨近端内翻截骨的必要性
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物力学因素对骨骼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大龄髋脱位儿童的股骨头长期得不到正常的生物力学刺激,因此其三维形态较正常儿童均有明显差异.通过股骨近端的三维截骨手术来纠正这些畸形是矫形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张菁陈珽范清
弹性髓内钉在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37
2007年
目的观察用弹性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远期疗效,并通过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探讨其优点。方法股骨干骨折患儿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4-15岁,平均8岁;中段22例,上段8例,下段9例;长斜形8例,粉碎性5例,不包括病理性骨折。病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结果随访6-11个月,平均8个月,无神经损伤、骨折延迟愈合1例,钉尾激刺症状、缩短畸形各3例,无畸形愈合需再次手术病例,无骨骺损伤。结论弹性髓内钉是一操作简单、损伤小、具有生产保护作用的内固定系统,用于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
蔡奇勋张菁陈廷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固定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