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旋布比卡因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04年
- 张黄丽刘怀琼葛衡江
-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药理学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
- 曲马多抑制瑞芬太尼致术后患者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曲马多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抑制作用。方法: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均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静脉麻醉,间断给予顺式阿曲库铵。A、B两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给予曲马多,A组为1 mg/kg,B组为2 mg/kg,C组对照给予芬太尼1μg/kg。记录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要求镇痛距离拔管的时间、拔管后苏醒室内患者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C组最长。苏醒后VAS评分A组最高,B组和C组次之(P<0.05),B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C组发生率最高,C组和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结论:手术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2 mg/kg曲马多可安全有效地减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过敏。
- 张黄丽
- 关键词:曲马多瑞芬太尼痛觉过敏
- 骶管阻滞麻醉用于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切除术30例
- 2008年
- 张黄丽李冬梅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骶管阻滞麻醉激光手术
- 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20例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别于骨折后当天(TP1)、骨折后1d、骨折后3d(即手术当天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2h(T1)、术后第1天(T2)和术后第3天(L)采静脉血,检测并记录血小板计数和凝血系列,并在T0、T1、T2、T3时间用血栓弹性描记仪检测TEG。另选1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正常。观察组的APTT在TP1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T、INR、TT和血小板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D-二聚体增加,TEG的R值缩短,α角、MA、CI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血液呈高凝状态,术后1~3d高凝状态有加重趋势,PT、INR、TT和血小板数量在围术期无显著变化,FIB、D-二聚体和TEG是判断血液高凝状态的敏感性指标,TEG各项指标中与高凝状态关系密切的是R值、α角、MA、CI。
- 张黄丽张潮旭葛衡江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 地塞米松与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张黄丽曾玲瑛
- 关键词:地塞米松布比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
- 碱化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比较
- 1999年
- 目的:比较碱化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硬膜外阻滞150例,随机分为盐酸利多卡因组(A组)和碱化利多卡因组(B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B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A组,神经阻滞节段数明显大于A组,作用持续时间无差异。结论:碱化利多卡因较盐酸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能显著提高麻醉效果。
- 张黄丽
- 关键词:碱化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盐酸利多卡因
- 血栓弹力图和D-二聚体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变化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和D-二聚体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变化。【方法】观察组为20例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2h(T1)、术后第1天(T2)和术后第3天(L)采静脉血,检测血栓弹力图(TEG)指标(参数为R值、k值、α角、MA、CI)和D-二聚体浓度。另选1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正常。观察组TEG的R值缩短,α角、MA、CI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内K值在T2与T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α在T2与T0比较,MA在T3与T0比较,CI在T2、T3分别与T0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血液呈不同程度高凝状态,术后1~3d有加重趋势,TEG和D-二聚体是判断血液高凝状态的敏感性指标,TEG各项指标中与高凝状态关系密切的是R值、α角、MA、CI。
- 张黄丽葛衡江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高凝状态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
- 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与PCIA联合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和自控静脉镇痛(PCIA)联合应用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武警山西总队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不同镇痛方法划分组别,其中,行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PCIA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单一行PCIA方法镇痛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各项镇痛指标统计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较对照组的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对照组更少(P<0.05)。不同时间段的静息状态下,研究组的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的评分会更低(P<0.05);不同时间段,研究组的HS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的评分会更高(P<0.05);两组术后6 h、24 h、48 h时间段,Cor、TNF-α和CPR等应激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且研究组Cor、TNF-α和CPR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和PCIA联合运用到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中,能够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 张黄丽
- 关键词:PCIA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
- 左布比卡因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4
- 2004年
- 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左布比卡因保留了消旋布比卡因作用时间长、麻醉效能好的优点 ,且心脏和神经系统毒性小 ,目前已用于各种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现就其药理和临床应用有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 张黄丽刘怀琼葛衡江
- 关键词:左布比卡因药理学药代动力学毒性神经阻滞
- 小儿腭裂修复术12例麻醉体会
- 2001年
- 曾玲瑛张黄丽赵秀琴
- 关键词:腭裂修复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