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传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优质香稻与主要害虫的相互作用及机理
- 香稻是一种自身含有香味物质的水稻。常作为单季晚稻种植。由于香稻自身的品质特性特征与普通(优质)水稻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作为单季晚稻种植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稻田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必然导致水稻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的变化,现有...
- 彭传华
- 关键词:香稻害虫综合治理天敌群落二化螟
- 文献传递
- 基于GIS的稻飞虱信息发布系统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以ArcView GIS 3.2a作为组建信息发布系统的基本软件平台,对湖北省稻飞虱历年系统资料及有关的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和整理,建立了包括属性和空间数据库的信息发布系统。本系统不仅具有基本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如数据的采集、输出和查询等,更重要的是还可通过系统对种群的发生动态进行时空分析,并能与相关的预测预报模型结合指导生产实践,它的运用不仅可提高各级植保站的工作效率,还能使全省虫情数据整编和管理及试验资料采集的标准化。
- 李红彭传华张蓉雷朝亮
- 关键词:稻飞虱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信息发布
- 湖北稻区螟虫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及试验示范
- 王永模张国安彭传华胡定汉叶生海李国敬王满囷
- 该项目属于植物保护、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领域。湖北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湖北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000万亩左右,总产量约320亿斤。水稻螟虫是湖北水稻安全生产重要威胁之一,造成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害虫防治
- 昆虫趋光机理及灯光诱杀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雷朝亮彭传华王小平赵树英张凯雄贺丽朱芬徐卫马伟华朱智慧刘华林孙劲松牛长缨周兴苗黄求应
- 该项目属于农业领域,内容涉及植物保护农业昆虫学。2001年1月~2012年11月,针对灯光诱杀技术防控害虫中基础研究薄弱、产品专化性不强、防治效果有待提高以及生态安全评价不合理等问题,在系统分析灯下昆虫种类及组成的基础上...
- 关键词:
- 关键词:害虫防治
- 利用光控制害虫的推拉技术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光控制害虫的推拉技术,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驱虫灯安在中心区域,驱赶害虫向该系统的边缘移动;诱虫灯安在生态系统的边缘,对被驱赶至此的害虫进行诱杀;驱虫灯的波长适于对害虫忌避,诱虫灯的波长为适于对害虫诱集。...
- 雷朝亮王小平黄求应朱芬彭传华
- 文献传递
- 湖北江汉稻区优质香稻上二化螟的为害特性被引量:3
- 2006年
- 研究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对优质香稻鄂香1号和武香988及优质常规中稻鄂中5号的田问为害特性。结果显示,1代二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数优质香稻略低于优质常规中稻。2代二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孕穗和白穗优质香稻鄂香1号低于常规中稻,平均每15丛7.91株。田间剥查发现优质香稻中4~5龄2代二化螟所占百分比高于常规中稻,武香988中2代二化螟蛹所占比例高于常规中稻,达46.51%。3代二化螟量优质香稻低于常规中稻。结果说明香稻受二化螟的危害集中在2代,因而香稻二化螟的防治应注意消灭1代老熟幼虫和2代幼虫。
- 彭传华魏先尧张似松雷朝亮
- 关键词:二化螟优质香稻为害
- 褐飞虱在香稻上的发生与产卵特征被引量:2
- 2006年
- 研究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l在香稻上的危害与产卵特征,结果表明香稻田中褐飞虱的自然种群密度基数远高于非香型稻。从7月22日至8月31日香稻田中褐飞虱的自然种群密度一直增长,在武香988和鄂香1号田间的若虫分别从7月22日的7头丛和3头丛上升至8月31日的126头丛和73头丛。香型稻田间的褐飞虱的自然种群密度增长慢于非香型稻田间。香稻与非香稻田间褐飞虱成虫出现的高峰日相差不大。香稻田中褐飞虱产卵株率高于非香型稻田,其中最高的为鄂香1号,达到74.27%。香稻田间株平均产卵块数几乎为非香型稻上的2倍,但是香稻上的卵死亡率(鄂香1号为39.24%)显著高于非香型稻上的(鄂中5号为27.58%,两优培九为27.21%),且产卵部位有一定差异。鄂香1号第Ⅲ叶鞘上卵块最多,占总数的60.98%,武香988的第Ⅱ和第Ⅳ叶鞘上产卵较多,第Ⅰ叶鞘上没有稻飞虱产卵。非香型稻鄂中5号上产卵最多的是第Ⅳ叶鞘,第Ⅰ和第Ⅱ叶鞘上没有褐飞虱产卵。两优培九除第Ⅰ和第Ⅴ叶鞘上没有褐飞虱产卵外,第Ⅱ、第Ⅲ和第Ⅳ叶鞘上均有褐飞虱产卵,而且卵量差异不大。
- 彭传华刘华林朱芬雷朝亮
- 关键词:褐飞虱香稻产卵
- 优质香稻对主要害虫耐受性机理及无害化治理技术研究
- 彭传华雷朝亮王盛桥刘华林周兴苗邓干生朱芬魏先尧吕亮王柏清许红黄文徐卫刘梦泽徐曾娴
- 本项目研究拟探明香稻主要害虫的种群动态、基本掌握香型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变化规律和香稻的耐受性,探索预测预报技术和无害化治理关键技术;通过解剖研究香稻组织结构,测定叶鞘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分析香稻对水稻主要害虫的耐受性机...
- 关键词:
- 关键词:香稻害虫耐受性无害化治理
- 瓜绢野螟的生活史及习性观察
- 1994年
- 瓜绢野螟的生活史及习性观察汪钟信,彭传华(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湖北省植保总站武汉430070)关键词瓜绢野螟,生活史,习性OBSERVATIONSONTHELIFEHISTORYANDHABITSOFINDIANCABBAGEMO...
- 汪钟信彭传华
- 关键词:生活史习性黄瓜害虫
- 优质香稻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被引量:2
- 2005年
- 通过田间调查,并以优质常规稻鄂中5号和杂交稻两优培九作为对照,对鄂香1号和武香988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质香稻品种间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组成基本相同,不同物种种群数量在不同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总的来看,主要害虫及捕食性节肢动物种群数量和丰度武香988最高,两优培九最低;除鄂香1号外,不同品种样田的群落结构参数变化基本一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逐渐降低,而优势度升高,鄂香1号在水稻生育的后期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显示出升高而优势度显示出下降的趋势。群落结构的稳定次序依次是鄂香1号、两优培九、鄂中5号和武香988。
- 彭传华刘华林邓干生雷朝亮
- 关键词:优质稻品种害虫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