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新万
- 作品数:52 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粮改30年: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中的制度演进与农民收入变动被引量:1
- 2009年
-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是政策决策层的主流意识决定了政策的演变、反复与震荡,或者说,政策决策层持有的价值观念与思想理论模式的变化引起了政策目标组合偏好序列乃至政策具体安排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演进过程表明了这样的事实:一是粮改的道路曲折、震荡;二是粮改对农业的波动和农民收入的变动产生着直接影响。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粮改应该体现以下思想:一是政策设计要体现政策决策层的效率与公正、安全等价值目标兼顾的信念,赋予政策运作以坚实的经济思想理论基础;二是政府要继续完善对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可能遭受损失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的补偿机制,以增加改革的社会可接受程度与政治可行性。
- 彭新万
- 关键词:农民收入粮改
- 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中户籍制度变迁与政府作用——基于对1949—1978中国二元户籍制度形成过程的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1949年至1978年户籍制度的变迁及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做出个人的解释。文章认为,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的产生不仅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且更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政府在其变迁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此认识基础上,对政府在户籍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做了界定。
- 彭新万
- 关键词:户籍制度变迁政府作用新制度经济学
- 论我国加入WTO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被引量:1
- 2003年
- 以农村"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转移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提出了我国在当前及未来很长时期内,彻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本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 彭新万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筹资机制分析
- 2016年
-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必将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而现行的筹资模式单一,资金构成不合理,债券市场规模较小,土地财政难以持续发展,无法满足市场对大量资金的需求。因此.在目前情况下,解决资金困难是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首要任务。德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采取的实行地区间补贴、土地出让采用“选择期”、间接筹资等方法,值得我国借鉴。
- 刘萍萍彭新万车美兰
-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筹资模式城镇化战略以人为本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筹资机制分析——借鉴德国城镇化进程中筹资模式的思考
- 2015年
-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必将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现行的筹融资模式单一,资金构成不合理,债券市场规模较小,土地财政难以持续发展,无法满足市场对大量资金的需求。德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采取的实行地区间补贴、土地出让采用"选择期"、间接筹资等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借助土地流转、产业引入、城镇规划等方式进行筹资,以实现集约型工业、现代化农业和特色城市的协调发展。
- 刘萍萍彭新万车美兰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筹资模式农业
- 我国农地发展权配置与实现路径的理论与策略分析——农民、农村集体与国家分享视角被引量:7
- 2015年
- 从农地发展权的发生学视角分析,农地发展权的配置既要体现国家意志,也要保障农民权益。但在实践中,农民的农地权益常常被理解为是从农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使用权权属,并从属于所有权,农民权利的从属地位导致农民应有的农地发展权被严重侵蚀。构建农民的农地发展权实现机制,首先要从确定农民在农地产权结构中的地位入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界定国家、集体与农民分别享有哪些农地发展权权属,并通过相应的农地发展权转移机制,实现国家、集体、农民各自的农地发展权相关权益。
- 彭新万崔苗
- 关键词:农地发展权
- 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难点
- 2017年
- 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摈弃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必须解决几个理论难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维方法虽然同属唯物辩证法,同时还存在个别性差异,应该回到马克思理解其经典著作。把握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需要理清马克思的"五阶段论"与"三阶段论"的关系。应该从不同的时代任务来理解前后30年的关系。理解所有制和收入分配原则,必须摆脱空想社会主义的束缚。
- 罗雄飞彭新万
-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
- 当代中国农村贫困:性质、原因及政策选择——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的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文章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总体上属于长期贫困,分析表明,中国农村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公共产品供给福利及教育等方面遭受长期的多维的政策性排斥是农村长期贫困形成的深刻根源。消除政策性排斥赋予农民这个群体、特别贫困农民应有的社会权利使他们得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保证公平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农村消除长期贫困的关键。
- 彭新万
- 关键词:政策性排斥长期贫困
- “三农”问题演变中的政府角色——基于对分税制负效应的分析
- 2008年
- 分税制使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对发挥财政的经济管理职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分税制的运行加速了地方政府的规模扩张,加剧了地方的财政困难,成为加重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制度因素。政府应通过规避分税制所引致的问题,重新厘定中央政府角色、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科学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做好政府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分税制。
- 张进铭彭新万
- 关键词:分税制中央政府地方财政
- 制度、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
- 2003年
- 按照费舍尔(1906)的定义“所有能提供未来收入流的资产都是资本”,把人力资产也看作是一种资本,是经济学的一大进步。与非人力资本的形成一样,人力资本的形成不仅需要投资。而且,更为根本的问题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人的经济行为是受制度约束的,因此,我们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必须研究保证人力资本有效使用和人力资本有效投资的制度条件。 一。
- 彭新万
- 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户籍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劳动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