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洪

作品数:23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手术
  • 6篇内镜
  • 5篇鼻内
  • 5篇鼻内镜
  • 5篇鼻腔
  • 5篇鼻窦
  • 4篇疗效
  • 3篇睡眠
  • 3篇通气
  • 3篇头痛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鼻咽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外皮细胞...
  • 2篇血管周细胞
  • 2篇血管周细胞瘤
  • 2篇炎症

机构

  • 21篇北京世纪坛医...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彭洪
  • 19篇尹金淑
  • 9篇王佳
  • 8篇姬巍
  • 7篇白云波
  • 6篇谢洪
  • 4篇周晓红
  • 2篇白娟
  • 2篇刘艾竹
  • 2篇赵亮
  • 1篇刘苏辐
  • 1篇申虹
  • 1篇高顺禹
  • 1篇汪学勇
  • 1篇魏伯俊
  • 1篇彭振兴
  • 1篇关雷
  • 1篇姜国俊
  • 1篇盛崴宣
  • 1篇李健东

传媒

  • 5篇中国耳鼻咽喉...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山东大学耳鼻...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2014年全...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孟鲁司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中随机选取4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和综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7.3333,P=0.0067<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8.2±1.1)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1.7±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03,P=0.0000<0.05);观察组的病情好转时间为(3.6±0.8)d,对照组的病情好转时间为(5.2±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22,P=0.0000<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5000,P=0.0190<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短病情好转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使患儿尽早康复出院,综合治疗效果更有保障,在临床的实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黄璟白云波彭洪
关键词:孟鲁司特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小儿腺样体肥大
中鼻甲缝合技术预防中鼻甲外漂及中鼻道粘连闭塞的疗效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中鼻甲缝合技术对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术后中鼻甲外漂及中鼻道粘连闭塞的预防效果。方法:按EP3OS2007标准诊断为慢性鼻窦炎行FESS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在完成FESS术后行双侧中鼻道填塞,B组患者在FESS术后行双侧中鼻道填塞并双侧中鼻甲与鼻中隔缝合。术后半年复查鼻内镜及鼻窦CT,两组各失访1例,资料完整者58例,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中鼻甲外漂、中鼻道粘连及鼻窦炎复发的情况。结果:两组各29例(58侧),术后中鼻甲外漂A组10侧,B组2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鼻道粘连A组8侧,B组2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复查鼻窦CT发现鼻窦炎复发或残留A组13侧,B组4侧,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鼻甲与鼻中隔缝合技术简单、实用,利于FESS术后保持中鼻甲位置稳定性、形成持久开放的中鼻道及预防鼻窦炎复发。
王佳尹金淑彭洪白云波姬巍
关键词: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鼻甲外漂
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高龄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气管切开时机对高龄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8例高龄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年随访资料。将早期气管切开者(术前气管插管时间≤7 d)50例作为观察组;延迟气管切开者(术前气管插管时间≥8 d)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预后情况及不同年龄的两组患者死亡率、不同科室收治住院的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及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真菌感染率为2.00%,较对照组的12.50%明显降低(P<0.05)。不同年龄的两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收治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外科收治住院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高龄危重患者预后往往较差,早期实施气管切开能够减少高龄危重患者的呼吸机通气时间及ICU留滞时间,且能够降低真菌性感染率,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谢洪周晓红白云波彭洪
关键词: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预后
鼻阻塞性疾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鼻阻塞性疾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关系。方法选用2001~2005年我科OSAHS手术病例132例,合并鼻阻塞性疾病的有36例,其中先行鼻部手术后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者22例,设为分期手术组,同期手术者14例,设为同期手术组。结果①分期手术组鼻部手术以后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ESS)评分从(13.64±5.09)分降至(5.40±3.17)分,鼾声指数从(196.73±113.58)次/h降至(67.72±43.57)次/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在鼻部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均>0.1),其中19例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AHI、LSaO2、鼾声指数和ESS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1);②同期手术组手术前后AHI、LSaO2、鼾声指数和ESS评分有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①OSAHS患者的嗜睡和打鼾症状与鼻阻塞性疾病有关,鼻部手术可以解决;②OSAHS患者的AHI、LSaO2与鼻阻塞性疾病无关,应联合进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
姬巍尹金淑彭洪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鼻疾病耳鼻喉外科手术
单纯鼻腔扩容术及联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OSAHS的疗效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单纯鼻腔扩容术及鼻腔扩容术联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并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成功随访38例,其中轻度7例、中度13例、重度18例。所有患者经电子鼻咽喉镜和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确定为I、II型双平面阻塞。一期行鼻腔扩容术,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PSG检查。其中28例二期行H-UPPP手术,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以上指标。结果 :一期术后随访治愈8例、显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2.7%,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 O2)、鼾声指数及ES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全部患者打鼾、憋气、头痛及嗜睡等主观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二期术后治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2%,AHI、LSa O2、鼾声指数及ESS评分与一期术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纯行鼻腔扩容术对阻塞平面主要位于鼻腔及鼻咽平面的轻度及部分中度OSAHS患者效果良好,可免去二期咽部手术;鼻腔扩容联合H-UPPP手术对存在鼻腔、咽腔双平面阻塞的中、重度OSAHS患者效果良好。应严格筛选手术适应证。
王佳尹金淑彭洪谢洪
关键词: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多导睡眠监测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颈丛神经阻滞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颈丛神经阻滞的影响。方法将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90例患者分为3组:0.375%罗哌卡因20 m L(R组)、0.375%罗哌卡因20 mL+右美托咪定0.5μg/kg(D1组)、0.375%罗哌卡因20 mL+右美托咪定0.75μg/kg(D2组)。记录麻醉前(T1)、颈丛神经阻滞后10 min(T2)、手术开始(T3)、分离甲状腺上极(T4)、手术结束(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T2、T3、T4和T5时,D1、D2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R组、心率慢于R组(P <0.05)。在T2、T3、T4和T5时,D1、D2组的Ramsay评分大于R组(P <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D1、D2组短于R组,D2组短于D1组(P <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D1、D2组长于R组,D2组长于D1组(P <0.05)。镇痛持续时间D1、D2组长于R组,D2组长于D1组(P <0.05)。结论 0.75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可明显改善颈丛神经阻滞效果,安全性好。
刘艾竹彭洪盛崴宣关雷
关键词: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
成年食管异物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该研究旨在分析食管内异物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相关的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多科协作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食管内异物住院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误食异物24 h内得到有效治疗;B组,误食异物超过24 h得到有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食道异物的种类、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最常见的异物为枣核、动物骨头和鱼骨。食管上段异物常见,其中A组比B组更常见。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住院时间长,多科协作治疗能给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法。结论大多数食管内异物能在内镜下取出,24 h内有效的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消化内科、耳鼻喉科及胸外科多科协作能给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
谢洪尹金淑彭洪周晓红白云波姜国俊魏博
关键词:食管异物内镜成人多科协作
翼管在内镜经鼻颅底手术中的标志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影像学和解剖学方法进行研究以明确翼管在鼻内镜经鼻颅底手术中的价值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23具尸头行冠状位及轴位高分辨CT扫描,观察翼管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测量相关距离。选其中3具经过动脉灌注的尸头,分别采用经上颌窦、经鼻至翼腭窝-海绵窦入路进行鼻内镜下的解剖学研究。结果高分辨CT能够清晰显示翼管形态、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所有翼管均位于颈内动脉管水平段或其以下层面。鼻内镜解剖与相应的影像学提示相同,翼管内容恒定地指向颈内动脉前膝;翼管和圆孔之间的距离标定了一个手术门户。结论翼管是内镜经鼻颅底手术的一个重要解剖标志,作为骨性管道,高分辨CT可以清晰显示翼管。
白娟尹金淑彭洪高顺禹彭振兴
关键词:尸体解剖内窥镜检查X线计算机颅底翼管
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接触点鼻黏膜组织中NK-1受体的表达
2016年
目的探讨NK-1受体(NK-1R)在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接触点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K-1R在18例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接触点和非接触点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部分NK-1R表达阳性的接触点和相应非接触点鼻黏膜组织中的NK-1R和P物质(SP)的mRNA水平。结果 NK-1R主要表达于接触点鼻黏膜组织的腺泡上皮细胞、炎性细胞和神经纤维。与非接触点鼻黏膜组织相比,接触点鼻黏膜组织中的NK-1R和SP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结论 NK-1R在接触点鼻黏膜组织内的表达可促进痛觉信号的传递,可能参与黏膜接触点性头痛的发生,SP可能是其传递疼痛信息的重要介质。
赵国敏彭洪王京尹金淑
关键词:P物质
鼻内镜下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5例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影像学诊断及其与鼻腔解剖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35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真菌性鼻窦炎的术前诊断、术中所见和治疗结果。结果 CT扫描或鼻内镜检查显示35例患者鼻腔均有不同程度的解剖异常或病变及窦腔内病灶;全部病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真菌病变(曲霉菌)。临床分型均属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随访1~3年,一期治愈34例(97%)。结论鼻腔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及病变与真菌性鼻窦炎关系密切;鼻窦CT扫描结合鼻内镜检查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赵亮谢洪白云波彭洪尹金淑
关键词:真菌鼻窦炎鼻内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