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春春

作品数:72 被引量:96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农业科学
  • 20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0篇水稻
  • 13篇水稻产业
  • 8篇水稻生产
  • 6篇足迹
  • 5篇土壤
  • 5篇农户
  • 5篇种业
  • 5篇碳足迹
  • 4篇稻米
  • 4篇稻田
  • 4篇育种
  • 4篇生命周期
  • 4篇生态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4篇双季稻
  • 4篇粮食安全
  • 4篇季稻
  • 3篇优质稻
  • 3篇优质稻米

机构

  • 60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水稻研究...
  • 3篇扬州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南通科技职业...
  • 2篇浙江省农业技...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江苏省科技厅
  • 1篇金华市农业科...

作者

  • 67篇徐春春
  • 53篇方福平
  • 29篇周锡跃
  • 29篇李凤博
  • 24篇纪龙
  • 6篇冯金飞
  • 4篇庞乾林
  • 3篇陆建飞
  • 3篇申红芳
  • 2篇林海
  • 2篇孙丽娟
  • 2篇王志刚
  • 2篇魏祥进
  • 2篇江建设
  • 2篇王跃星
  • 2篇王丹英
  • 2篇徐青
  • 1篇曹栋栋
  • 1篇曾衍坤
  • 1篇王步军

传媒

  • 24篇中国稻米
  • 5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农业经济问题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国际人才交流
  • 1篇生命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水稻生产发展的绿色趋势被引量:28
2018年
我国水稻生产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水稻生产绿色发展刚刚起步。该文在全面剖析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水稻生产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结了我国水稻绿色发展的做法与措施,介绍了发达国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举措,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水稻生产绿色发展的措施建议。
徐春春纪龙陈中督方福平
关键词:水稻
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的绿色超级稻品种综合评价被引量:22
2019年
应用绿色超级稻被认为是推动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成为全球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目前关于绿色超级稻品种综合评价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围绕“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理念,从技术性、经济性、生态性和社会性 4 个维度构建了绿色超级稻品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水稻及其他作物品种的综合评价、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引入一种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对数主成分分析,利用大田试验数据及不同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对数主成分分析法符合绿色超级稻的育种理念,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稻品种综合评价方法。
纪龙申红芳徐春春陈中督方福平
关键词:绿色超级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跨国粮企进入我国大米等粮油产业的做法与启示——以益海嘉里公司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简述了益海嘉里公司进入国内粮油产业的发展路径,分析了益海嘉里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做法,并结合我国粮油产业发展现状得出相应的启示,以期更好地促进国内粮食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
周锡跃徐春春李凤博方福平
关键词:粮油产业
世界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58
2010年
本文从水稻生产、市场、贸易等方面,分析了世界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世界水稻产业发展面临着人口持续增加,消费量稳定增长;资源约束性增强,水稻生产增速放缓;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气候和病虫害多发;比较效益偏低,增产与增收矛盾突出等严峻形势。指出今后世界水稻产业发展的趋势是水稻产量总量增加,增速减缓;稻米人均消费量稳定,总量增加;各国自给率提高,贸易量减少。提出要立足国内稻米生产基本自给、利用国际市场满足国内需求不现实,要大力提高水稻产业化水平。
周锡跃徐春春李凤博方福平
关键词:水稻产业世界贸易
2004—2014年南方稻区双季稻生产碳足迹动态及其构成被引量:20
2018年
南方稻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明南方不同省份双季稻生产的碳足迹差异,对促进低碳稻作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2004—2014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农资投入等统计数据,运用碳足迹理论和生命周期法系统评价我国南方双季稻生产碳足迹时空分布状况及其构成.结果表明:南方稻区各个省份早晚稻生产碳足迹大部分表现为增加趋势,早稻生产碳足迹较晚稻大.2004—2014年,安徽省双季稻平均碳足迹最高(1000 kg CO_2-eq·hm^(-2)),而福建、湖北和湖南省相对较小(750kg CO_2-eq·hm^(-2)).碳足迹构成中以肥料的生产、运输及使用占比最大,占水稻生产总碳足迹的60%;柴油投入碳足迹贡献量次之,为26%左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双季稻生产碳足迹大小与柴油、复混肥和钾肥的投入呈正相关.净利润收益纳入分析表明,湖北省为低排放-高收益省份,有利于农业低碳可持续性发展.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和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快速递增,未来水稻生产中柴油等机械化碳投入将快速增长.因此,提升化肥利用效率、灌溉效率和机械化作业效率将是发展南方稻作区低碳农业的关键途径.
陈中督徐春春纪龙方福平陈阜
关键词:碳足迹双季稻全球变暖生命周期
跨国粮企进入我国大米等粮油产业的做法与启示--以益海嘉里公司为例
本文简述了益海嘉里公司进入国内粮油产业的发展路径,分析了益海嘉里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要做法,包括:品牌优势、集成创新、全国性投入布局、发挥技术优势等等。并结合我国粮油产业发展现状得出相应的启示,以期更好地促进国内粮食产业的健...
周锡跃徐春春李凤博方福平
关键词:粮油产业
中国水稻生产、市场与进出口贸易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稻科技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单产连创新高,年人均稻谷占有量突破150 kg,稻米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优质稻占比持续提高;市场从统购统销到合同定购,从保护价收购到托市收购,市场...
徐春春纪龙陈中督方福平
关键词:水稻
中国水稻生产、市场与进出口贸易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51
2021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稻科技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单产连创新高,年人均稻谷占有量突破150 kg,稻米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优质稻占比持续提高;市场从统购统销到合同定购,从保护价收购到托市收购,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稻米市场价格稳步上涨;国家持续加强对大米贸易的宏观调控,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我国都是大米净出口国,是国际市场重要的大米供应商,但2011年以来进口大米数量快速增加,大米逐步呈现净进口。长期看,我国水稻生产、市场、贸易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加快培育推广优质高产专用水稻品种,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促进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徐春春纪龙陈中督方福平
关键词:水稻
梯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2年
研究丘陵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丘陵地区土壤肥力培育和生产力提升提供技术参考。通过密集采样,分析东南丘陵水田、旱地、果园和茶园4种典型利用方式下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南丘陵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为4.14kg/m2,其变化受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壤化学性状等因素影响。海拔为200~800m时有机碳密度最高,平均为4.38kg/m2;坡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表现为2°~6°>6°~15°>15°~25°>0~2°>25°以上;从坡向看,南北坡有机碳密度较高,东西坡较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密度果园>茶园>水田>旱地;水田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缓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旱地与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果园与碱解氮和速效钾呈正相关,茶园仅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
李凤博蓝月相徐春春陈和义周锡跃方福平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因素梯田
2019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被引量:25
2020年
2019年我国水稻面积继续调减,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连续九年稳定在2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继续偏弱运行,优质稻和普通稻价格分化;大米进口量减少,出口量继续增加;种业稳步发展,市场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绿色生产技术呈现较快发展势头。预计2020年水稻面积稳中略减,单产保持稳定,品种结构继续优化,大米市场有望走出低谷,绿色技术加快推广。
徐春春纪龙陈中督周锡跃方福平
关键词:水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