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杰

作品数:32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新生儿
  • 8篇细胞
  • 7篇血浆
  • 5篇聚体
  • 5篇二聚体
  • 4篇蛋白
  • 4篇血性
  • 4篇窒息
  • 4篇鼠肝
  • 4篇缺血
  • 4篇缺血性脑病
  • 4篇缺氧
  • 4篇缺氧缺血性
  • 4篇缺氧缺血性脑
  • 4篇缺氧缺血性脑...
  • 4篇脑病
  • 4篇患儿
  • 4篇儿童
  • 4篇变化及临床意...
  • 3篇新生儿缺氧

机构

  • 20篇南通医学院附...
  • 11篇苏州大学
  • 5篇南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海安县人民医...

作者

  • 32篇徐杰
  • 17篇张金莲
  • 14篇钱镜秋
  • 8篇姜荣
  • 8篇柴忆欢
  • 4篇姚登福
  • 4篇吴信华
  • 4篇周小建
  • 4篇吕慧
  • 3篇郭飞
  • 3篇吴玮
  • 3篇邱历伟
  • 3篇陆建新
  • 3篇黄锋
  • 3篇吴尤佳
  • 3篇顾东明
  • 2篇汤其云
  • 2篇许玉杰
  • 2篇邱慧英
  • 2篇孙宝兰

传媒

  • 4篇交通医学
  • 3篇南通医学院学...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陕西医学检验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第九届全国实...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磁珠选择性清除人异基因反应性T细胞的实验研究
2005年
本研究用磁性细胞分离系统清除CD25+和CD69+人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为减轻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探索新的手段。对健康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白血病缓解病人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3天后,通过磁性细胞分离系统清除CD25+和CD69+的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通过3H-TdR掺入实验,观察处理后的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同一病人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及无关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反应性。结果表明:与未清除组相比,清除后供者细胞对同一病人抗原的反应性降低50%,但保留了大部分对无关者抗原的反应性。结论:在体外反应中清除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可降低对刺激抗原反应,同时保留大部分对无关者抗原的反应。
吕慧柴忆欢徐杰
关键词: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选择性去除表达CD25^+、CD69^+的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体外选择性去除表达CD25+、CD69+的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协调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肿瘤的可能性。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初次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D25+、CD69+表达情况,磁性细胞分离系统在细胞表达高峰去除CD25+、CD69+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MTT法在各时间点检测不同抗原组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再次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明显降低了对相同刺激原的反应性(48·82±13·71)%,保留大部分对无关刺激原的反应性(65·47±9·84)%和肿瘤刺激原的反应性(64·83±3·65)%。结论体外选择性去除表达CD25+、CD69+的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可以协调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肿瘤。
柴忆欢邱慧英徐杰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
选择性去除表达CD25^+、CD69^+的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体外选择性去除表达CD25^+.CD69^+的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协调移植物抗宿主瘴和移植物抗肿瘤的可能性。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初次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D25^+,CD69^+表达情况,磁性细胞分离系统在细胞表达高峰去除CD25+、CD69^+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MTT法在各时间点检测不同抗原组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再次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明显降低了对橱同刺激原的反应性(48.82+13.71%,保留大部分对无关刺激原的反应性(65.47±9.84瑚和肿瘤刺激原的反应性(64.83±3.65)%。结论体外选择性去除表达CD25^+.CD69^+的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可以协调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肿瘤。
柴忆欢邱慧英徐杰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CD25^+
小儿SIRS凝血系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6年
顾东明秦锐钱镜秋徐杰朱东波
关键词:抗凝血系统SIRS小儿凝血系统激活炎性介质
纳络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神经肽Y和β-内啡肽的影响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的变化及纳络酮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4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18例),纳络酮治疗组(16例),以14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纳络酮治疗组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络酮治疗,连用3天。HIE患儿组治疗前、治疗3d后各采血收集标本一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NPY、β-EP。结果①HIE患儿血浆NPY、β-EP水平为(174.23±18.31)ng/L、(123.36±16.42)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7.19±12.95)ng/L、(63.27±12.65)ng/L(P<0.01)。HIE急性期NPY与β-EP呈正相关(r=0.347,P<0.05)。②HIE常规组、纳络酮组治疗3d后血浆NPY、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HIE纳络酮组NPY、β-EP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NPY、β-EP共同参与了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在HIE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纳络酮能显著降低NPY、β-EP水平,减轻脑损伤。
周辉王浙东钱镜秋张金莲徐杰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Β-内啡肽纳络酮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肥胖儿童胰岛素和瘦素抵抗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与胰岛素、瘦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符合NASH诊断的23例患儿,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的17例儿童及20例正常儿童分别检测血谷丙转氨酶、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比较它们的水平并分析谷丙转氨酶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NASH组患儿血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水平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谷丙转氨酶与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和HOMA-R各指标间存在正相关(r=0.407,r=0.32,r=0.338,r=0.384,r=0.524;P<0.01,P<0.05,P<0.05,P<0.05,P<0.01)。结论:NASH患儿存在着血脂升高、高胰岛素和高瘦素血症,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单独或共同构成NASH的发病因素之一。
杨卫霞黄锋吴尤佳徐杰孙宝兰龚红蕾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胰岛素瘦素儿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GMP-140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时血浆颗粒膜蛋白 - 140 (GMP- 140 )、D二聚体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43例 HIE患儿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三组。采用 EL 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血浆 GMP- 140、D二聚体的含量 ,并以 19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 结果 三组HIE患儿 GMP- 140值分别为 (2 9.0 3± 9.48)、(37.39± 12 .94)、(6 2 .11± 15 .0 3) μg/ L,较对照组的(14.73± 6 .5 8)μg/ L显著升高 (P<0 .0 1)。血浆 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 (2 .0 3± 0 .81)、(4.6 3± 1.48)、(8.16± 4.0 2 ) m g/ L ,较对照组的 (0 .6 5± 0 .31) mg/ L显著升高 (P<0 .0 1)。血浆 GMP- 140、D二聚体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血浆 GMP- 140水平与血小板数量呈负相关 (n=43,r=- 0 .44 ,P<0 .0 5 )。结果还表明轻度 HIE患儿血小板数量尚未明显下降时 GMP- 140、D二聚体就已较对照组升高(P<0 .0 5 ) ,危重儿在恢复期虽然血小板数量明显上升 ,但 GMP- 140、D二聚体水平仍高于对照组 (P<0 .0 5 )。 结论  HIE患儿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高凝状态及纤溶的改变 ,表明患儿处于血栓前状态。监测血浆 GMP- 140、D二聚体的变化 ,有助于血栓前状态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周小建钱镜秋姜荣张金莲徐杰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GMP-140D二聚体血浆
腺苷脱氨酶在鼠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的表达与动态改变
1998年
本文以化学致癌剂2-FAA喂饲SD大鼠,对鼠肝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的组织学改变、腺苷脱氨酶(ADA)的表达和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肝细胞轻度损伤时,肝组织ADA的释放就可以引起血ADA的显著增加,第2周时血清ADA活性明显高了对照组(P<0.001),且出现异常时较谷丙转氨酶(ALT)早;当肝细胞表现为癌前病变时,血及肝组织中ADA活性仍然明显异常;在肝细胞完全癌变时,肝中ADA比活性仍较高,而血中ADA和ALT活性巳都降至较低水平;在诱癌过程中ADA的动力学常数术发生改变。研究资料提示,血清ADA为反映肝细胞损伤很灵敏的标志酶。
徐杰姚登福吴玮陆建新吴信华邱历伟孟宪镛
关键词:ADA肝细胞癌变鼠肝腺苷脱氨酶癌变过程
D-二聚体检测对儿科血栓形成相关性疾病的诊治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检测D-二聚体对儿科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对住院患儿222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进行D-二聚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过敏性紫癜74%、重症呼吸道疾病86%、肾脏疾病74%、川崎病71%、新生儿窒息70%、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脂膜炎均为阳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D-二聚体对儿科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及抗凝剂的使用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黄锋张金莲徐杰
关键词:D-二聚体高凝状态抗凝剂
诱癌过程中鼠肝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改变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研究NO合酶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与改变。方法:以化学致癌剂2-FAA喂饲SD大鼠,对鼠肝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的组织学改变、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和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当肝细胞轻度损伤时,肝组织中NOS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当肝细胞表现为癌前病变和肝细胞完全癌变时,肝组织中NOS的合成增加其比活性仍低于正常对照鼠;肝组织中NOS与NO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7,P<001),而与总RNA浓度无相关性。结论:研究资料提示NOS在诱癌早期的表达处于抑制状态以对肝细胞起保护作用;而肝癌形成阶段。
吴信华姚登福邱历伟汤其云陆建新徐杰吴玮
关键词:肝癌模型NO合酶一氧化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