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利
-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泰州南水门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模式
- 江苏泰州南水门遗址发现于2009年,其现状遗存包括从宋代到民国期间的多层次砌筑、修补材料。虽然残破,其砖石构造与宋《营造法式》中的卷(辇)水窗相关做法多可比照。本文将对泰州南水门遗址保护与展示经验进行总结与探讨,并在一定...
- 徐永利淳庆
- 关键词:遗址
- 基于空间句法探讨备弄之于苏州传统民居布局的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苏州传统民居布局精巧复杂,而备弄是民居中的特色空间之一,在布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拥有五进及以上厅堂的大型民居来说,更深的房屋进深需要通过备弄连接房屋功能,完善生活居住功能,强化传统礼仪气氛。不仅是单路民居,多路苏州传统民居也因备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逻辑。备弄受到苏州本地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影响而形成发展。"空间句法"的本质是"空间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受时代发展的影响",通过研究空间之间的联系关系,解读其背后所有的社会学意义。借由"空间句法",对苏州传统民居中的备弄进行分析,结合当地的社会文化特色,探索备弄在苏州传统民居布局中的作用。
- 马皞箐徐永利
- 关键词:传统民居空间句法
- 汉地砖砌穹窿起源刍议被引量:10
- 2012年
- 通过对汉地早期拱券和穹窿实例加以分析,分别从技术工艺特征和文化传播渠道的角度对汉地砖砌穹窿的起源予以探讨,按类型区分并揭示出四面结顶式穹窿、四隅券进式穹窿、砖叠涩穹窿的不同发生原理和演变规律,从而梳理出汉地穹窿技术的传承脉络,以期为厘清中国古代砖构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创造条件。
- 徐永利
- 关键词:汉地
- 泰州南水门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模式
- 江苏泰州南水门遗址发现于2009年,其现状遗存包括从宋代到民国期间的多层次砌筑、修补材料。虽然残破,其砖石构造与宋《营造法式》中的卷輂水窗相关做法多可比照。本文将对泰州南水门遗址保护与展示经验进行总结与探讨,并在一定程度...
- 徐永利淳庆
- 关键词:遗址
- 文献传递
- 公共服务水平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式及其地区差异--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利用CCSS2015调查数据,采用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公共服务水平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式,并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研究发现: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其对公共服务水平的满意度显著相关,涉及的公共服务项目...
- 周超徐永利王依明
- 关键词:老年人公共服务水平
- 缝隙空间在场所塑造中的意义
- 2014年
- 通过解读缝隙空间呈现出的丰富时空信息,探讨这一空间类型在场所特征塑造中的特殊意义。虽然缝隙无法独立存在,但却可以成为建筑信息表达的关键。将这一解读思路放大到城市与历史环境中去之后,缝隙空间的设计便有了更广泛的手法意义。
- 徐永利
- 关键词:手法
- 公共服务水平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式及其地区差异——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2019年
- 利用CGSS2015调查数据,采用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公共服务水平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式,并比较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研究发现: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其对公共服务水平的满意度显著相关,涉及的公共服务项目在东、中、西部地区有所不同,医疗健康、基本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对老年人健康状况有正向影响,且较为稳健。在我国今后的城乡建设中,应以医疗健康、基本社会服务、社会保障三类作为公共服务的发展重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同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公共服务发展策略。
- 周超徐永利王依明
- 关键词:老年人公共服务水平
- 塔中之塔——嵩岳寺塔形制探微
- 本文通过关注嵩岳寺塔塔身单层塔形制的佛龛,同时列举单层塔形制的发展,从而解析除北魏正光年间之外,嵩岳寺塔是否有建于北朝其他时段的可能性。作者进一步通过研究邯郸、安阳等地的一系列实例与嵩岳寺塔塔身佛龛的相似性,指出北齐名僧...
- 徐永利
- 关键词:形制断代
- 文献传递
- 运河水系对古代权力、文化中心转移过程的推动
- 本文对运河水系对中国古代城市聚落分布格局的影响作初步归纳.通过研读古代文献并结合田野调查成果,分析中国古代运河的开凿与各朝代都城建立之间的关系.随着国家都城从汉唐长安逐渐迁移到南宋临安,江南聚落在隋唐大运河、萧绍运河的支...
- 徐永利孙广华
- 关键词:权力变迁文化传播
- 文献传递
- 苏州宅院类建筑遗产修复工程真实性保护机制初探——以可园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真实性的问题历来都是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始终伴随着各种争议,但遗产界对真实性的研究由此持续加深。选取一部较为经典的国际遗产保护文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对真实性的表述进行研究,从修复工程全过程的角度出发,在原先真实性要素对遗产客体“物”研究的范畴上融入修复工程参与方“人”的因素,并按照人为因素的影响对真实性要素进行分级。以可园二期修复工程为例,借助博弈论的研究思路,探讨人为因素对真实性落实的影响,从保护机制层面对真实性要素在实践中的落实提供建议。
- 刘露徐永利
- 关键词:参与方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