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祖耀

作品数:240 被引量:1,10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3篇期刊文章
  • 54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机械工程
  • 7篇理学
  • 5篇电气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2篇相变
  • 99篇合金
  • 96篇马氏体
  • 59篇马氏体相
  • 59篇马氏体相变
  • 58篇形状记忆
  • 41篇记忆合金
  • 39篇形状记忆合金
  • 26篇贝氏体
  • 18篇形状记忆效应
  • 18篇热力学
  • 16篇贝氏体相变
  • 14篇相变研究
  • 14篇基合金
  • 13篇奥氏体
  • 13篇层错
  • 12篇内耗
  • 11篇珠光体
  • 9篇形状记忆材料
  • 9篇稀土

机构

  • 237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2篇交通大学
  • 1篇大连铁道学院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宝钢集团上海...
  • 1篇上海博物馆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钢铁研究...
  • 1篇杭州钢铁集团...
  • 1篇宝钢集团中央...

作者

  • 240篇徐祖耀
  • 38篇戎咏华
  • 37篇陈世朴
  • 20篇江伯鸿
  • 18篇张骥华
  • 17篇万见峰
  • 13篇陈树川
  • 12篇金学军
  • 11篇郭正洪
  • 10篇孟庆平
  • 9篇吕伟
  • 7篇周晓望
  • 7篇陈卫中
  • 5篇王长征
  • 5篇黄幸
  • 4篇阮雪榆
  • 4篇何刚
  • 4篇魏庆
  • 4篇刘和
  • 4篇吴瑞恒

传媒

  • 30篇上海交通大学...
  • 20篇金属学报
  • 18篇上海金属
  • 16篇热处理
  • 8篇材料科学进展
  • 7篇钢铁
  • 7篇机械工程材料
  • 7篇功能材料
  • 7篇中国科学(E...
  • 6篇理化检验(物...
  • 6篇全国新材料及...
  • 5篇全国形状记忆...
  • 4篇材料研究学报
  • 4篇材料热处理学...
  • 4篇兵器材料科学...
  • 4篇上海金属(有...
  • 3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上海有色金属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16篇2004
  • 26篇2003
  • 12篇2002
  • 18篇2001
  • 13篇2000
  • 11篇1999
  • 10篇1998
  • 8篇1997
  • 2篇1996
  • 6篇1995
  • 5篇1994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碳钢中的残余奥氏体被引量:20
1995年
简介钢中尤其是低碳钢中残余奥氏体对钢的性能的重要性。叙述淬火低碳钢内条间奥氏体的形成,着重指出条状马氏体形成时存在碳的扩散。Magee对钢中残余奥氏体量表达式不适用于低碳钢,建议应修改为:γ%=exp[β(C1-C0)-α(Ms-Tq)],并提出淬火低碳钢成分设计的一些原则。
徐祖耀
关键词:低碳钢残余奥氏体碳素钢
马氏体相变研究的进展和瞻望被引量:18
1991年
叙述马氏体相变研究的一些进展和瞻望,包括马氏体相变的定义,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奥氏体状态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动力学,形核和长大,以及马氏体相变晶体学。
徐祖耀
关键词:马氏体相变
具有板条马氏体基体的球墨铸铁
1991年
对球墨铸铁进行低温石墨化退火,不同时间的低温奥氏体化淬火,获得了低碳马氏体基体的球墨铸铁;与退火组织、下贝氏体球墨铸铁进行了机械性能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马氏体含碳量对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有明显影响。条状马氏体球铁抗拉强度达1420 MN-m^(-2),α_k=3.2~3.4 kgf·m/cm^2,扭转角达54°;弯曲疲劳极限较常规处理提高10%;接触疲劳极限较常规工艺处理的提高2.3~3.5倍;并且耐磨特性优越。对比实验也发现条状马氏体基体球墨铸铁的断裂韧度也明显地较其它基体组织的高。
刘大燊徐祖耀
关键词:球墨铸铁板条马氏体
β-Cu基合金马氏体相变热力学被引量:10
1991年
提出对β-Cu基合金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热力学处理。计算了Cu-Zn,Cu-Al及Cu-Zn-Al合金马氏体相变驱动力,T_0温度及M_s温度,M_s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母相有序降低Cu-Zn和Cu-Zn-Al的M_s,但升高Cu-Al的M_s(T_0)。并简介了两种估算非化学自由能的方法。
徐祖耀周晓望
关键词: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关于CuZnAl合金的马氏体稳定化
了在不同淬火冷却条件下CuZnAl形状记忆合金中热弹性马氏体的稳定化现象。发现对应不同的冷却速率,马氏体的稳定化可能有不同的机制。在较慢的冷却下,马氏体的稳定化主要是由空位阻碍马氏体界面迁移和钉扎部分马氏体界面而产生。在...
刘和徐祖耀陈树川
关键词:记忆效应弹性合金马氏体铜基合金
Ni_2MnGa铁磁形状记忆材料被引量:7
2003年
铁磁形状记忆合金 (FSMA)是在一定温度范围马氏体相稳定同时又具铁磁性的一类特殊的形状记忆合金。Ni2MnGa铁磁形状记忆合金近年来成为呈现磁场驱动大应变的新型驱动材料 ,这些应变来自磁场诱发马氏体孪晶的重排 ,而不是磁场对奥氏体至马氏体相变的作用。孪晶变体的重排在宏观上呈现为正或切应变 ,一非化学计量比Ni2 MnGa单晶于室温加 0 .4T磁场能产生6 %的应变 ,Ni Mn Ga单晶在高至 15 0Hz的交变磁场仍可得到 2 .5 %的应变。本文阐述了与这种磁控形状记忆效应相关的孪晶界迁动的磁学和晶体学理论。马氏体相的大磁晶各向异性能使磁化沿c轴方向有利 ,穿过孪晶界c轴刚好转动 90度 ,同时 ,这个孪晶界也构成了约 90度的畴界。在各向异性的情况下 ,孪晶界的迁动仅有相邻孪晶变体的Zeeman能差驱动 ,μ0 ΔMis·Hi。磁场和外应力对应变的影响通过对一简单的自由能表达式取极小值来表示 ,自由能表达式包括Zeeman能、磁晶各向异性能和外应力以及在某些情况下需考虑的内部弹性能 ,模型的所有参数可通过应力 应变曲线和磁化曲线测量得到。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磁场诱发应变可类比传统热弹性形状记忆效应 ,与更为人们所熟知的磁致伸缩现象不同。
金学军彭志明R.C.O’HandleyS.M.Allen徐祖耀
关键词:孪晶界NI2MNGA
Fe-27Mn-6Si-5Cr 形状记忆合金丝材退火对显微组织与相变点的影响被引量:3
1998年
对Fe-27Mn-6Si-5Cr(%,质量分数)形状记忆合金热拉丝经不同温度退火,观察其显微组织.发现700°C时再结晶刚结束,此时晶粒最细小;低于700°C退火,试样内存在变形晶粒;800°C退火再结晶,呈现晶粒粗大.采用膨胀法和四端电阻法研究退火温度对试样热诱发ε-马氏体Ms的影响.Ms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到700°C达到最高,800°C以上Ms复又降低,这可能与700°C退火后变形结构的消除、再结晶晶粒十分细小和层错单一取向形成有关.
任雅琳江伯鸿漆璇徐祖耀
关键词:退火显微组织相变点
磁场热处理后多晶Ni_2 MnGa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组织的变化被引量:5
2003年
采用定量金相、X射线衍射等手段 ,研究了在恒定磁场下加热到高于Tc 或Af 温度保温 30min后水淬或空冷对多晶Ni2 MnGa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热处理工艺下 ,外加磁场均能促进马氏体相的形成。同时 ,磁场热处理使马氏体孪晶变体的位向分布发生明显改变 ,产生不同程度的择优排列 (磁织构 )。在经过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磁场热处理能使多晶Ni2 MnGa的磁驱动形状回复应变得以提高。
赵容斌周红光陈世朴徐祖耀
关键词:磁场热处理铁磁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
CuZnAl合金中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体积效应
1992年
实验得到 CuZnAl 合金在热弹性马氏体相变时体积膨胀,但从点阵常数的变化来看应为体积收缩.应用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表象理论(WLR 理论)并考虑到马氏体变态间的自协调效应,导出相变时体积变化率与点阵常数的数学关系.计算值与实验值能很好地吻合.
李兵江伯鸿徐祖耀
关键词:马氏体热弹性相变铜合金
钢的组织控制与设计(二)被引量:13
2007年
以H13热作模具钢和高强度钢为例,分别重点讨论钢的组织控制和设计。对H13钢,应消除原生碳化物和偏析,改善二次碳化物分布,使成分均匀化,缩小钢块纵、横向性能差,可将现国产H13钢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对兼具高强度(Rm>2000MPa)和韧性钢的组织,拟设计为:低温回火马氏体组织,含高密度位错的细条马氏体,包有残余奥氏体薄膜,并分布弥散的碳化物(避免渗碳体的形成);钢含低的碳量,并含有一定量的Si、Al和Mn、Ni、Mo等合金元素及N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适当应用Q-P处理、双相区退火、贝氏体或马氏体等温处理等。文章分两期发表。
徐祖耀
关键词:模具钢高强度钢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