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君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穿刺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 2010年
- 孙梅花高慧萍王立静王建华戎君齐焕宁更献
- 关键词:穿刺术护理
- 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对比研究
- 苏国权刘莲叶立红王翀奎康海燕焦玲崔书彦戎君
- 课题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07例HBeAg阳性和102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了血清病毒学、促纤维化细胞因子水平、肝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纤维化半定量分析的系列研究,进一步阐明了H...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清病毒学组织病理学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观察和急救护理体会被引量:14
- 2010年
- 高慧萍孙梅花王立静王建华齐焕戎君
- 关键词:手足口病传染急救
- HBsAg定量在HBV感染自然史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慢性HBV感染后不同临床状态HBs Ag定量分布特点及其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的268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者进行横断面研究。依据HBV感染的不同时期分为4组,免疫耐受期29例、免疫清除期169例、低(非)复制期19例、再活动期51例。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 Ag定量,PCR检测HBV DNA水平,并对HBs Ag和HBV DNA结果进行对数转换;对不同时期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多组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 HBV感染的不同时期HBs Ag定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30,P<0.001),免疫耐受期HBs Ag定量显著高于其他3期(P值均<0.05);免疫清除期HBs Ag定量显著高于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P值均<0.05)。HBV DN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028,P<0.001),免疫耐受期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期(P值均<0.05);免疫清除期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P值均<0.05);再活动期显著高于低复制期(P值均<0.05)。HBs Ag定量和HBV DNA在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59、0.338,P值分别为<0.001、0.014)。结论免疫耐受期HBs Ag定量和HBV DNA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期。HBs Ag定量和HBV DNA在免疫清除期及再活动期显著相关。
- 王慰戎君员美娜赵召霞唐亚芳高恒波
- 关键词:肝炎乙型乙型
- 母婴传播慢性HBsAg携带者肝脏组织学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脏病理对母婴传播慢性HBsAg携带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母婴传播HBsAg携带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快速经皮肝穿刺,全部病例肝功能正常。肝组织切片由病理科医生盲法进行阅片。结果所有患者肝组织学显示肝内均有炎症、坏死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存在。其中,HBeAg阴性组纤维化程度较HBeAg阳性组严重(P<0.05)。将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合并统计,肝炎症坏死分级G2~G430例,占48.4%,纤维化分度S2~S432例,占51.6%。结论虽然严重肝病理改变多见于转氮酶异常的慢性HBV感染,但也有不少转氨酶正常病例肝呈现明显组织学异常。肝活检可作为判断肝病活动性、纤维化程度和抗病毒治疗的根据。在转氨酶正常的病例,如果肝炎性坏死纤维化较严重,进行适当的处理是必要的。
- 王立静孙梅花刘艳华王建华戎君叶立红
- 关键词:母婴传播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
- 一种便携式临床药学配药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临床药学配药装置,属于医药用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盛放装置,所述盛放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盛放装置并延伸至盛放装置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盛放装置,当装置不使用...
- 杜婧刘洋杜欣欣王瑜玲李文博牛宏垚贾彦生王志华戎君吴叶红
- 文献传递
- 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HBeAg阳性(e+CHB)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e-CHB)病毒学、病理学及肝组织免疫组化的特征、差异及其内在规律。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e+CHB患者107例;e-CHB患者102例。检测生化学;乙肝五项;HBV DNA定量;肝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进行病理诊断;Knodell HAI评分,纤维化评分;肝组织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检测HBsAg、HBcAg。结果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e+CHB组62.6%,e-CHB组72.5%;e-CHB组纤维化程度较e+CHB组重,纤维化评分较高(P<0.01)。e+CHB组HBV DNA载量明显高于e-CHB组,有统计学差异(t=5.38,P=0.000)。e-CHB组HBV DNA载量和G分级、评分间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0.24,P=0.041);肝组织HBcAg表达强度与血清HBV DNA定量间正相关(P<0.01)。结论 e-CHB患者肝组织病理损害较重;e+CHB和e-CHB患者绝大部分存在病理损害。提倡适时进行肝穿刺活检,准确诊断和及时抗病毒治疗。
- 苏国权刘莲叶立红王翀奎康海燕焦玲崔书彦戎君梅志勤郭赏
- 关键词:HBEAG阴性慢性乙肝HBEAG阳性慢性乙肝肝组织病理学
- 慢加急性肝衰竭病因、临床特点与预后关系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因、临床特点与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诱因、病因、性别、年龄、生化学指标、凝血指标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病因为乙肝相关84例(70%);发病有明确诱因109例(90.83%);死亡组与存活组间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血清钠、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2个以上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病因以乙肝病毒感染为主,发病前多有明确的诱因,对于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规律服用抗病毒药物有重要意义,并且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与实验室指标、并发症明显相关。
- 宁更献李力侯军良孙梅花戎君郑欢伟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