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战剑锋

作品数:40 被引量:90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木材
  • 14篇木材干燥
  • 11篇干燥应力
  • 10篇落叶松
  • 5篇植物油
  • 4篇高温热处理
  • 4篇白桦
  • 3篇针叶
  • 3篇针叶材
  • 3篇冷杉
  • 3篇落叶松板材
  • 3篇锯材
  • 3篇横纹
  • 3篇尺寸稳定
  • 3篇尺寸稳定性
  • 3篇臭冷杉
  • 2篇兴安落叶松
  • 2篇压缩率
  • 2篇色度学
  • 2篇数学模型

机构

  • 40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不列颠哥伦比...
  • 1篇永港伟方(北...

作者

  • 40篇战剑锋
  • 15篇顾继友
  • 7篇艾沐野
  • 7篇蔡英春
  • 5篇曹军
  • 5篇李鹏
  • 3篇陶毓博
  • 2篇李欣
  • 1篇邵龙丹
  • 1篇李莉
  • 1篇王逢瑚
  • 1篇赵一鸣
  • 1篇韦秋燕
  • 1篇刘巍
  • 1篇黄聪
  • 1篇陈伟
  • 1篇刘彬

传媒

  • 13篇林业机械与木...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林业科技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林业工程学报
  • 2篇第十一次全国...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森林工程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温带林业研究
  • 1篇木材科学与技...
  • 1篇第九次全国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零件二维与三维一体化设计程序的开发
2004年
介绍了在AutoCAD设计系统中,机械零件二维与三维一体化设计程序的开发方法。利用这个方法,设计者在完成机械零件三维模型设计后,可以快速获得零件施工图。
李鹏陶毓博战剑锋
关键词:机械零件程序开发
臭冷杉表面密实化及后期高温热处理工艺被引量:4
2015年
以35 mm厚臭冷杉气干光边板为试验材料,采用2种厚度压缩率,分别在160、180℃的热压温度下进行表面压密化处理;然后将表面压密材在温度分别为180、200℃的热湿环境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对表面压密化对比材与高温热处理材试件进行常温浸水处理;分析了表面压缩率、热压温度、热处理条件等因子对臭冷杉表面压密地板材厚度方向变形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采用的开放热压工艺下,臭冷杉弦切板材的实际压密区位于上、下表面2 mm处,达到了表面压密强化的目的;表面压密试件在温度为200℃时经高温热处理1 h,其厚度方向变形恢复率为对比材的28.6%;高温热处理工艺是改善表面压密材尺寸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战剑锋曹军顾继友张馨然陈伟刘卓杰刘彬马恒建
关键词:臭冷杉高温热处理压缩率
高温热处理对兴安落叶松自由湿胀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以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木材高温热改性处理,分析加热温度、处理时间对木材吸湿膨胀特性的影响,为人工落叶松热改性木材的高价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温热处理工艺(常压过热蒸汽作为加热介质,热处理温度分别为180℃、200℃,热处理时间分别为2 h、4 h、6 h)对落叶松进行热改性处理。随后,将各类热改性的试件和室干对比试件置于特定温度(60℃)和相对湿度(30%、50%、70%、88%、98%)环境中进行水分平衡处理,待其达到吸湿质量稳定后,测量各类试件的质量及尺寸变化量。研究结果显示:与对比试件相比,经高温热处理的落叶松试件的平衡含水率和弦、径向吸湿膨胀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在高湿度阶段各变化量的降低趋势更加显著。当试件在温度为60℃、相对湿度为98%的环境中达到吸湿水分平衡状态后,经200℃高温6 h处理后的试件的平衡含水率仅为对比试件的67%;经200℃高温6 h处理后的试件的弦、径向吸湿膨胀率则分别下降了40%、38%。高温热处理过程能够显著减小落叶松试件的弦、径向吸湿膨胀率的差异。从位置1~位置5(边材至心材),热处理材较对照组其弦、径向吸湿膨胀率均明显减小。
严明汉胡晓洋党建尧战剑锋
关键词:落叶松高温热处理吸湿性
55mm厚白桦干燥特性与干燥技术的研究
本文采用55mm厚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锯材作试验试材,在实验型木材干燥机内,进行木材常规干燥试验,探讨干燥过程中木材干燥应力与变形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对干燥控制过程的影响,探讨在木材干燥...
战剑锋
关键词:白桦木材干燥干燥应力
文献传递
热改性与植物油蜡涂饰对臭冷杉早晚材色差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以人工林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Trautv.)Maxim.)锯材为基材,经常规干燥方法干燥后,分别采用3种温度的过热蒸汽进行高温热处理,再使用2种不同的植物油蜡组合进行透明涂饰;采用图像比色法测试臭冷杉木材样品的早材和晚材色度学参数,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热处理温度与油蜡涂饰处理对臭冷杉早材和晚材色差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或者涂层的丰富,臭冷杉样品的表面材色加深且色调更加饱和,其总体视觉感受更加温暖。在早晚材色相差上,油蜡涂层的P值为0.047、热处理温度的P值为0.023;2种因素都对臭冷杉早晚材色度差异有影响,而热处理温度对色相差的影响相对显著。
赵鑫宇闫晨光王开许王子龙姚博文战剑锋
关键词:臭冷杉色度学
落叶松板材常规干燥过程的动态黏弹性特性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研究木材常规干燥过程黏弹性应变的发展模式与相对数量级,并为准确区分黏弹性应变与机械吸附应变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50 mm厚兴安落叶松板材进行常规干燥,使用切片法测定沿厚度方向的横纹弦向干缩应变、弹性应变、黏弹性应变的一维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基于高聚物与复合材料黏弹性理论,重点定性分析了木材干燥过程中干燥介质温度、蠕变恢复时间、干燥阶段等因子对木材厚度方向不同位置黏弹性应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境平衡含水率保持在特定水平下,干燥介质温度水平与测定的拉伸弹性应变极值间具有一定正相关性;木材干燥过程中黏弹性应变的发展模式与弹性应变类似,经充分恢复后黏弹性应变的数值略大于弹性应变;木材表层、芯层在干燥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黏弹性演化模式,干燥温度对木材表芯层黏弹性应变转换有一定影响,这种作用主要是由于不同温度条件下木材含水率梯度所导致的;根据试验测定的木材表层、芯层在3、62、4 h 3个应力释放时间内所达到的黏弹性应变极值,分别给出了干燥过程各阶段落叶松板材表层与芯层黏弹性应变恢复时间的推荐值。
战剑锋顾继友蔡英春
关键词:落叶松木材干燥干燥应力
一种用于木材质量控制的锯材干燥应力评价方法
一种用于木材质量控制的锯材干燥应力评价方法,本发明涉及锯材干燥应力评价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木材干燥过程干燥应力与残余应力检测分析技术精度低,不能实现控制干燥质量、缩短干燥周期的目标等问题。本发明为在干燥条件下...
战剑锋
文献传递
25~30mm厚兴安落叶松锯材快速干燥工艺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对我国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25~30mm厚锯材的快速干燥工艺基准进行了试验与探讨。通过试验与分析得知,试验所制定的干燥工艺基准能够满足该树种及规格锯材的木材干燥生产要求,其经济效益可观,木材干燥生产企业可以参考采用。
艾沐野战剑锋曹军顾继友
关键词:落叶松木材干燥
木材流变学特性对板材常规干燥开裂、变形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简述了木材干燥应力数学模型的研究背景,建立了木材常规干燥的干燥应力应变数学模型,模型主要考虑了干燥收缩应变、弹性应变、黏弹性蠕变应变和机械吸附蠕变应变四种因子。通过干燥应力应变数学模型与干燥扩散数学模型的联合分析求解,可以解释板材物理力学特性(如干缩率、含水率、干缩各向异性、横纹静曲弹性模量等)对干燥应力、干燥应变的影响,分析干燥应力的产生、发展和释放的机理,为科学制订木材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战剑锋顾继友蔡英春李鹏
关键词:干燥应力数学模型
基于Kolb循环与4MAT模式的林业工程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规划——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2022年
基于近10年来在林业工程类本科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的教学实践,将“Kolb学习循环”与4MAT教学模式应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规划中,致力于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产生学习”代替传统的“提供学习”,实现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工作中以AutodeskAutoCAD与TrimbleSketchUp为理论-实践技术平台,充分利用二者在二维工程设计-绘图与实用三维模型构建领域的优势,基于项目学习法原理并紧密结合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需求,分别以“移动终端产品外保护壳”、“木材干燥设备”的工程设计与虚拟实现为背景,设计研发教学课程模块。在特定的4MAT体系框架下,一个课程专题的学习周期内灵活布置“背景讨论”、“知识讲授”、“督促操练”、“自我发现”四个教学模块,分别对标“想象型”、“分析型”、“常识型”、“活动型”四种学习风格,创设自然-和谐的学习环境。
战剑锋
关键词:林业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规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