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宏伟
- 作品数:48 被引量:51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社会资本与区域产业集聚: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被引量:14
- 2013年
- 本文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和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社会资本与区域产业集聚理论模型,考察了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产业集聚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表明,社会资本越丰富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2004年30个省(市)26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在控制了区位、经济功能、市场潜力、人力资本、政策等因素和异方差的影响后,社会资本对产业集聚有显著影响,并且在使用工具变量克服变量内生性后,以上结论依然稳健。因而,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有助于建立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差距。
- 戴宏伟丁建军
- 关键词:社会资本产业集聚
- 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33
- 2008年
-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在新形势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关系;区域经济关系正由重复竞争、投资效益低下向加强协作、协调共赢转变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转移有着迫切的需求,产业转移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戴宏伟王云平
-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结构
- 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本文建立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高于京津冀都市圈。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区域内各省市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提高地区个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区域内部资源整合、产业协作等措施,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京津冀应学习借鉴长三角区域协作发展的经验,加强区域内部整合与协作,以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 戴宏伟刘敏
- 关键词:区域经济京津冀长三角区域竞争力
- 京津冀雾霾污染与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效应研究被引量:16
- 2019年
- 京津冀地区是全国雾霾污染的重灾区。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雾霾污染空间相关性,发现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高—高”型集聚和“低—低”型集聚的特征。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使用三种类型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发现:京津冀雾霾污染与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显著相关;产业结构与其呈“倒U型”曲线,目前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自身及其邻近地区的雾霾污染具有明显的加重作用;城镇化水平对邻近地区雾霾污染具有双向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城镇化水平质量的提高会缓解京津冀雾霾污染,实际人均GDP、对外贸易依存度、FDI、人口密度等也会对京津冀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产生影响。
- 戴宏伟回莹
- 关键词:产业结构
- “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是“大天津”
- 2006年
- 戴宏伟
- 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
-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空间结构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区域科技创新,目前相关文献大多关注前者而后者亟待进一步探讨。基于2005—2020年我国19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解决了模型的内生性之后,总体上单中心结构有利于城市群的科技创新。(2)异质性分析表明,单中心结构城市群在发达地区抑制了科技创新,而在欠发达地区则有利于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多中心结构的城市群在发达地区可以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在欠发达地区则不利于科技创新。(3)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我国东部地区较为发达的城市群,多中心结构有利于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对于中部、西部或东北地区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群,则是单中心结构促进了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 戴宏伟杨宏昌
- 关键词:空间结构多中心城市群
-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意义深远的重大国家战略
- 一般来说,一个经济区域的形成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即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当前,京津冀经济区进一步加强、加深区域协作,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合作、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三方合则共赢,分则同亏;同...
- 戴宏伟
- 关键词:区域经济
- 文献传递
- 金融业集聚是否促进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基于京津区级及河北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采用2011—2019年北京、天津各16个区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GMM模型,探究金融业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地区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京津冀金融业集聚对科技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天津和北京的金融业集聚对科技创新的正向作用较河北更为显著;尽管北京的金融业集聚程度远高于天津,但其对科技创新的促进效应却明显弱于天津。从京津冀整体来看,人力资本储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科技支出、研发经费投入、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科技创新均存在积极作用,对外开放水平和房价水平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则不明显。
- 戴宏伟杨思华
- 关键词:京津冀
- 京津冀企业协作推动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京津冀应对气候变暖和走出金融危机的重要策略。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京津冀企业对此战略已有积极响应。在分析京津冀企业面临的新任务与新机遇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今后为了既能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的任务,又能提升区域...
- 陈永国戴宏伟褚尚军
- 关键词:低碳经济京津冀
- 文献传递
- 产业转移研究有关争议及评论被引量:24
- 2008年
- 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一直存在一定争议,主要表现为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之争、产业集聚与产业扩散之争、国际产业转移的正负效应之争。本文在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的进展进行简要评议的同时,重点对产业转移研究的有关争议进行评论,认为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是促进产业转移双方的产业升级,其消极影响则并非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可以通过各种措施进行规避。
- 戴宏伟
- 关键词: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