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日尧

作品数:37 被引量:536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小麦
  • 12篇土壤
  • 8篇渭北旱原
  • 8篇旱地
  • 8篇旱原
  • 7篇冬小麦
  • 7篇旱塬
  • 6篇栽培
  • 5篇施肥
  • 5篇渭北旱塬
  • 4篇水分
  • 4篇硝化
  • 4篇反硝化
  • 3篇豆科
  • 3篇栽培技术
  • 3篇土壤酸化
  • 3篇硝化作用
  • 3篇旱地土壤
  • 3篇反硝化作用
  • 3篇高产

机构

  • 25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陕西省农科院
  • 6篇瑞典农业大学
  • 5篇陕西省农业科...
  • 2篇合阳县农业技...
  • 2篇西澳大学
  • 1篇陕西省农业科...

作者

  • 37篇方日尧
  • 11篇梁东丽
  • 9篇同延安
  • 7篇谷洁
  • 5篇赵惠青
  • 5篇赵二龙
  • 4篇李生秀
  • 4篇吕殿青
  • 4篇李立科
  • 3篇张树兰
  • 3篇刘存寿
  • 2篇张运
  • 2篇耿增超
  • 2篇赵慧清
  • 2篇魏巧云
  • 1篇佘雕
  • 1篇张立新
  • 1篇强虹
  • 1篇高华
  • 1篇古巧珍

传媒

  • 8篇干旱地区农业...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北京农学院学...
  • 2篇国外农学(麦...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CP-AES测定植株样品中不确定误差的估算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探讨植株样品中多种大量、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本文采用湿法硝酸-高氯酸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试样中K、Ca、Mg、Cu、Zn、Fe、Mn、Al、Cd、Cr、Mo、P、Pb、S等元素,研究了样品的处理、标准样品的配制等过程不确定误差的问题。结果表明,元素的检出限为0.025-0.064μg/mL,变异系数为0.2%-5.3%,标准样品测定的绝对偏差为1.35%-4.50%(除Pb以外,为-8.33%)。由于测定中变异过大,所以B、Si不宜采用多元素法同时测定。在所有考虑到的不确定误差中,标准样品的制备和消解样品的转移是最重要的两个误差源。ICP-AES法同时测定植株体大量、微量元素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好的方法。
尚浩博强虹梁东丽方日尧
关键词:检测限
渭北旱原不同保护性耕作制度技术研究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旱地农业研究的发展状况,并针对渭北高原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生产特征,设计了不同保护性覆盖对玉米、小麦生产,不同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土壤、水肥、生态、病害和滋生杂草等方面的影响,取得了以下主要试验研究结果:...
方日尧
关键词:渭北旱原保护性耕作深松覆盖耕作处理渗水地膜小麦病害
文献传递
硝、铵态氮肥对旱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5
2007年
用静态箱法在田间研究了黄土性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用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后土壤N2O的排放特点,并对包括温度、pH、水分等因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和70%的条件下,铵态氮肥处理土壤的平均N2O排放量分别为233.6±165.4μg/(m2.h)和166.4±153.3μg/(m2.h);而施用硝态氮肥时则仅为75±40.2μg/(m2.h)和49.27±17.0μg/(m2.h)。施肥后短期内,铵态氮肥排放的N2O量显著高于硝态氮肥处理,由此可说明黄土性土壤表层土壤N2O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氮的硝化过程。在自然矿化条件下黄土性土壤N2O的排放量约为17.0μg/(m2.h)。如果把两个水分处理相比较,土壤水分对铵态氮肥处理土壤N2O的排放影响不明显,而对施用硝态氮肥的土壤有明显影响,高水分处理更利于土壤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从而增加了土壤N2O的排放量。施用不同肥料种类在施肥后短期内影响土壤的pH值和有效NO3--N、NH4+-N含量,而反过来土壤水分含量、土壤pH以及土壤温度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土壤N2O的产生和排放。
梁东丽方日尧李生秀Ove Emteryd张兴昌
关键词:铵态氮肥硝态氮肥N2O排放田间持水量
渭北旱原冬小麦深施肥沟播综合效应研究被引量:31
2000年
针对深施肥或休闲期深施肥沟播技术 ,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 ,增产效应及产量结构等进行了研究。深施肥或休闲期深施肥沟播生态效应可改善小麦生育条件 ,旱地冬小麦深施肥沟播在干旱或土墒不足的条件下 ,可借墒播种 ,盐碱地采用此技术可躲盐巧种 ,提高出苗率 ,易遭冻害地区的冬小麦 ,可降低分蘖节在土壤中的位置 ,减轻因分蘖节受冻害而造成的死苗 ,死蘖。故在渭北旱原的旱、薄和盐碱地推广此项技术 ,是经济有效的增产、稳产、增收、低耗措施。
方日尧赵惠青同延安
关键词:冬小麦沟播施肥深施
施肥和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4
1998年
1992~1995年,在陕西省合阳旱地进行了施肥和秸秆覆盖对冬小麦、春向日葵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肥范围内,肥水表现为互促协同效应,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试验条件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4.9%~57.5%。秸秆覆盖能抑制土壤蒸发,增强作物蒸腾,从而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在旱地推广合理施肥和秸秆覆盖技术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
谷洁高华方日尧
关键词:冬小麦旱地作物施肥秸秆覆盖水分利用效率
钙肥对渭北旱原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对渭北旱原红富士苹果进行了不同生育期不同处理喷施钙肥研究,结果表明,钙肥能有效提高红富士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并能降低果实的发病率和储藏烂果率,尤其以盛果期喷施硝酸钙加奈乙酸处理的产量、硬度、含糖量、维生素C分别比对照增加86.50%、9.99%、31.8%和47.84%,发病率仅为6.7%,烂果率也低于对照72.97%,果实的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也低于对照。由此可见,苹果施用钙肥应以叶面喷施为主,盛花期喷施效果最佳。
耿增超方日尧佘雕古巧珍刘莉丽
关键词:钙肥红富士苹果叶面喷施
渭北旱原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节水效益被引量:37
2006年
在陕西渭北旱原区,通过田间试验对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节水增产效果和投入产出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节水增产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渭北旱原区冬小麦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均优于常规栽培,垄覆膜沟覆秸秆更为突出。垄覆膜沟覆秸秆栽培模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到11.59kg·mm^-1·hm^-2,单位粮食生产节水量达到37.21%~39.85%,单位耗水量增产达到58.68%~66.25%,产投比为1.34:1,均高于其它覆盖栽培模式。垄覆膜沟覆秸秆模式栽培技术是提高旱地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方日尧赵惠青方娟
渭北旱塬冬小麦产区提前深耕一次深施肥料的肥水效应与理论分析被引量:23
2009年
在陕西渭北旱塬冬小麦产区麦收后对提前深耕一次深施肥料的肥水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收后在7月15日、8月15日、9月15日结合深耕把小麦所需肥料一次深施20 cm土层下,比播种时深耕一次浅施6 cm土层下、分二次施和分三次施明显提高了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麦收后土壤NO-3-N的积累量和水分贮存量。同时还发现,NO-3-N含量分布呈y=a-b.logx对数曲线模型,这可能是NO3--N在旱地土壤中分布的一种特征曲线;试验中没有产生NO3--N的淋失。文中还对提前深耕一次施肥的理论作了讨论和分析,并提出了"秋雨-冬储-春用"和"秋肥-冬储-春用"的理论概念,把两者结合起来,可达到肥水协调供应的状态。这为建立旱地施肥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吕殿青高华方日尧谷洁李旭晖
关键词:渭北旱塬冬小麦肥水效应
黄土旱塬不同覆盖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环境影响被引量:31
2003年
方日尧同延安梁东丽方娟
关键词:黄土旱塬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养分
干湿交替对旱地土壤N_2O气态损失的影响被引量:50
2002年
用密闭气室法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灌溉后 N2 O气态损失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乙炔抑制的原状土柱实验室培养法 ,对土壤由湿变干和由干变湿过程中 N2 O通量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在旱地土壤上 ,N2 O通量的变化一般较小 ,但在灌溉后其呈现上升的趋势 ,且这种变化在灌溉后 2 d~ 3d出现 ;整个测定过程中密闭气室法测得对照和施肥处理 N2 O通量分别为 6 .79μg/ (h· m2 )和 15 .6 4μg/ (h· m2 )。培养实验的结果表明 :同一土壤在同等的土壤 WFPS含量条件下 ,土壤由湿变干过程产生的 N2 O通量高于土壤由干变湿过程中的产生量 ;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 ,但不施肥处理的变化幅度较小。
梁东丽同延安Ove Emteryd方日尧张树兰
关键词:干湿交替旱地土壤N2O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