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晔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脊髓
  • 4篇炎症
  • 4篇分化
  • 3篇炎症反
  • 3篇炎症反应
  • 3篇细胞分化
  • 3篇小鼠
  • 3篇急性脊髓损伤
  • 3篇脊髓损伤
  • 3篇Α-玉米赤霉...
  • 3篇白细胞介素
  • 3篇IL-17
  • 3篇成骨
  • 2篇蛋白
  • 2篇信号
  • 2篇鼠骨
  • 2篇转录
  • 2篇小鼠骨髓
  • 2篇小鼠骨髓间充...

机构

  • 10篇广西医科大学
  • 8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方晔
  • 9篇宗少晖
  • 7篇曾高峰
  • 5篇邹斌
  • 4篇高太行
  • 2篇李柯柯
  • 2篇赵劲民
  • 1篇吴昊
  • 1篇赖铭裕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α-玉米赤霉醇影响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可能有促进作用。目的:探讨α-玉米赤霉醇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6组:非诱导组加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1%双抗的IMDM普通培养基;空白诱导组仅加入等量成骨条件培养基(含0.1μmol/L地塞米松、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50μmol/L维生素C);阳性对照诱导组加入等量成骨条件培养基及10-8 mol/L雌二醇;高、中、低α-玉米赤霉醇组分别加入成骨条件培养基及10-5,10-6,10-7 mol/L梯度浓度的α-玉米赤霉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实验测定细胞增殖状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非诱导组细胞呈长梭形,生长密集时有接触抑制,各诱导组的细胞增殖受促进,诱导后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形状,细胞可重叠生长;非诱导组低表达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低浓度(10-7 mol/L)α-玉米赤霉醇组和阳性对照诱导组高表达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与空白诱导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说明α-玉米赤霉醇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低浓度α-玉米赤霉醇可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而上调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表达量可能是α-玉米赤霉醇诱导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邹斌宗少晖曾高峰方晔高太行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Α-玉米赤霉醇成骨细胞分化骨钙素
GOLPH3、mTO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磷蛋白3(Golgi phosphoprotein 3,GOLPH3)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两者在胃癌发展进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术后胃癌组织、距癌缘3-5 cm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各50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及SP免疫组织化学法联合检测GOLPH3 mRNA、mTO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的GOLPH3、mTOR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高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其中在胃癌组中两者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浸润程度和胃癌组织学分型均无关(P〉0.05),且GOLPH3、mTOR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815,P〈0.01)。结论:GOLPH3、mTOR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且两者表达呈一致性,提示两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彭金珍方晔赖铭裕
关键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法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α-玉米赤霉醇对体外成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
宗少晖曾高峰吴昊方晔李珂珂
课题来源及背景:课题来源: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4CXNSFAA118400,《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α-玉米赤霉醇对体外成骨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背景: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以骨组织微结构的退...
关键词:
关键词:玉米赤霉醇骨质疏松性骨折
急性不完全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0
2014年
背景:研究提示脊髓损伤早期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泌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能是造成损伤后继发免疫损伤的重要因素。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等炎症因子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脊髓损伤1,6,24和72 h组。采用改良Allen氏法建立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对照组仅行椎板全切除。在建模之后相应的时间点获取损伤段脊髓、脾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7在损伤段脊髓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STAT3在损伤段脊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mRNA、白细胞介素6mRNA和白细胞介素17A mRNA在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后p-STAT3、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后炎症因子表达量立即升高,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在损伤后6 h到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p-STAT3和白细胞介素17在损伤后24 h到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至损伤后72 h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损伤早期p-STAT3介导的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增加,提示可能导致损伤区域炎症级联放大,诱导继发性脊髓损伤;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7的异常升高,提示可能在继发性损伤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宗少晖方晔彭金珍高太行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P-STAT3
急性脊髓损伤炎症反应中Th17细胞免疫发生机制的研究
宗少晖曾高峰方晔李柯柯
课题来源及背景:课题来源:广西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广西高校科研项目201204LX063)。背景:随着现代交通和工矿事业的发展,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生也逐年增加趋势。研究有效的...
关键词:
关键词:免疫治疗
IL-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脊髓受到外力的撞击后导致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是脊柱损伤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最新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国每年约有25万人患不同程度...
方晔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白细胞介素17细胞因子炎症反应
α玉米赤霉醇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OPG和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α-玉米赤霉醇(α-zearalanol,α-ZAL)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雌二醇阳性对照组、低浓度α-ZAL组、中浓度α-ZAL组,高浓度α-ZAL组。镜下每天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成骨细胞纯度,MTT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Α)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护钙素(Osteoprotegerin,OPG)和NF-KB受体活化配体(Receptor actiator of nuclear factor-KB ligand,RANKL)的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α-玉米赤霉醇可显著的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增加细胞活性(P<0.05),明显提高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后ALP和BMP-2的表达(P<0.05),并且显著的上调了成骨细胞内OPG/RANKL的表达率(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α-玉米赤霉醇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并且通过上调OPG/RANKL的表达率抑制成骨细胞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有望成为临床骨折疏松症治疗的激素替代药物。
方晔宗少晖赵劲民曾高峰邹斌彭金珍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
α-玉米赤霉醇在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成分,化学结构与天然内源性的雌激素相似,作为天然外源性的植物成分具有与天然内源性的雌激素一样的雌激素样效应生物学特点;根据植物雌激素化学分子结构的差异,人们大致把植物雌激素分为木酚素类(Lignans)、香豆雌酚(Coumes—tans)、二苯乙烯类(Stibenes)、异黄酮类(Isoflavones)及真菌类(Mycoestrogen)5类。
方晔邹斌赵劲民宗少晖
关键词:Α-玉米赤霉醇植物雌激素骨质疏松症
基于STAT3信号通路研究IL-17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中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250±25)g,分为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组随机分到1、24、48和72 h四个亚组(n=15只)。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处死前对大鼠脊髓功能进行BBB评分,HE染色观察损伤段脊髓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L-17、p-STAT3的表达变化,逆转录PCR检测IL-17 mRNA的动态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对照组的大鼠脊髓组织中IL-17、pSTAT3表达量较少,损伤后1h明显上升,24 h到达峰值,而后缓慢下降,72 h仍高于对照组(P<0.05)。RTPCR检测显示脊髓损伤后IL-17mRNA表达趋势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可异常激活IL-17过量表达,它可能对继发性脊髓损伤炎症反应有着重要作用。
宗少晖曾高峰方晔邹斌高太行
关键词:脊髓损伤IL-17STAT3炎症反应
大鼠脊髓损伤模型Th17细胞分化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的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及Th17相关因子的水平,初步探讨STAT3对脊髓损伤后Th17细胞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模型组(每个时点n=15)。模型组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仅行椎板全切除术。在建模后1、24、48和72 h获取模型组大鼠损伤段脊髓、脾脏及外周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7在损伤段脊髓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STAT3在损伤段脊髓和脾脏组织中的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6、IL-21和IL-23的动态变化,并与对照组大鼠作比较。结果模型组各时点IL-17、p-STAT3、IL-6、IL-21和IL-23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STAT3的表达均与IL-17、IL-6及IL-21的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STAT3的异常激活可能是造成脊髓损伤后Th17细胞过度表达的重要原因。
宗少晖曾高峰方晔邹斌高太行
关键词:STAT3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