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淋巴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多发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疑难病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占位
  • 1篇实验性慢性
  • 1篇头坏死
  • 1篇脾肿大
  • 1篇肿大
  • 1篇肿瘤血管
  • 1篇肿瘤血管生成
  • 1篇肿瘤诊断
  • 1篇转移酶
  • 1篇肽转移酶

机构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方蓉
  • 2篇倪桂宝
  • 2篇陈明涛
  • 1篇刘树硕
  • 1篇谢帼英
  • 1篇吕宾
  • 1篇陈俊杰
  • 1篇赵沈阳
  • 1篇曹海军
  • 1篇叶志鹏
  • 1篇胡洪周
  • 1篇孟立娜
  • 1篇杜文喜
  • 1篇蔡利军
  • 1篇包海标
  • 1篇吴可人
  • 1篇童培建
  • 1篇李善高
  • 1篇王牡丹
  • 1篇陈芳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股骨头坏死三维诊断分析系统的开发及分型标准制定
方蓉杜文喜童培建胡洪周袁烁慧陈俊杰
该项目研发的股骨头坏死三维影像诊断分析系统能够通过对DICOM影像学原始数据的处理、重建、计算及分析,得出股骨头坏死区域所占百分比,综合不同区域坏死的程度,计算得出基于体积的股骨头坏死分期诊断,给出初步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方...
关键词: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影像学
探头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CLE)联合胃癌患病风险分层管理在胃癌高风险人群中的应用价值
蔡利军孟立娜徐毅包海标方蓉王春丹陈芳马海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韩国、日本、中国等东亚国家是胃癌的高发区,中国属胃癌高发国家,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40万例,死亡约35万例,新发和死亡均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40%。因此减低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是亟待解决的重大...
关键词:
关键词:胃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肿瘤诊断
膀胱癌肿瘤血管生成与GST-π、nm23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肿瘤血管生成和G ST-π、nm 2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3例膀胱癌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移抑制基因H1(nm 23H1)、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 ST-π)检测和FⅧ-R ag作微血管密度(M VD)计数。结果膀胱癌组织中VEGF、nm 23H 1、G 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4%(55/103)、71.8%(74/103)、67.0%(69/103)。VEGF、G ST-π表达与M VD值和膀胱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肿瘤数目、生长方式、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复发呈正相关(P值<0.01或<0.05);G ST-π表达与VEGF表达、M VD值呈正相关;M VD值与膀胱癌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1);nm 23H 1表达与膀胱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脉管侵犯、有无复发呈负相关(P值<0.01或<0.05),与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差异无显著性(P>0.05);nm 23H 1表达与VEGF表达及M VD值呈负相关。结论VEGF和M VD与G ST-π在诱导膀胱癌耐药方面可能存在着协同机制;M VD值可作为预测膀胱癌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VEGF、M VD与nm 23H 1、G ST-π在膀胱癌中的联合检测对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及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预测有重要价值。
倪桂宝方蓉陈明涛刘树硕谢帼英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内皮血管谷胱甘肽转移酶类
Castleman病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常规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8例Castleman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8例Castleman病中男3例,女5例,其中局限型6例,均为玻璃样血管型,多中心型2例,玻璃样血管型及浆细胞型各1例。结论 Castleman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该病的诊断和分型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手术治疗是首选,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控制本病发展。
方蓉倪桂宝陈明涛
关键词:CASTLEMAN病临床病理学
疑难病例析评 第231例 脾肿大-后腹膜占位-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
2011年
病历摘要 患者女,24岁,因体检发现脾肿大12d于2009年11月30日到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就诊。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肺无殊,腹平软,无压痛,肝肋下2cm,质软,有触痛,
王牡丹曹海军李善高方蓉赵沈阳吕宾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后腹膜多发占位
大黄素对实验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NOD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吴可人金法叶志鹏方蓉王慧剑王焱鑫
研究结果及成果: 1.实验证实大黄素在体内对碘剂诱导NOD小鼠建立的EAT动物模型有保护作用。 2.大黄素对造模小鼠甲状腺炎自身免疫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黄素通过抑制CD4+、CD8+ T淋巴细胞分泌IL-4和IFN-γ...
关键词:
关键词:甲状腺炎大黄素动物实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