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维琳
- 作品数:25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 茶马古道的历史物证——马店被引量:2
- 2006年
- 西南丝绸之路的文明已经走向过去,然而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它的一些物证。这些物证承载着丝路昔日的文明,马店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的马店大都已经消失或被毁坏了,然而在云南驿仍然还有一些马店建筑存在着。以建筑学的角度看,从布局到细部,这些马店均脱胎于当地的传统民居,但又与民居有所区别,有自己的特点。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这些马店是我们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妥善保护它们。
- 薛春霖施维琳
- 关键词:西南丝绸之路云南驿
- 西部建筑地域特色创作和实践的认知
- 2011年
- 在阐述西部的历史、人文、地理特征的基础上,了解了一些西部环境的特征与城市发展的困境及应对策略,讲述了一些西部建筑师的执业状态和一些西部建筑的设计方法和实践,进而认识了西部建筑的地域特色。
- 杨媛乔施维琳
- 关键词:西部建筑地域性建筑
- 西双版纳傣族新旧民居及其文化差异被引量:4
- 1998年
- 文章通过对傣族现阶段传统民居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出新民居中的居住文化变迁现象,同时也指出新民居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保留着适合傣族居住文化的传统特色。
- 施维琳
- 关键词:傣族居住文化民居
- 云南驿——多元文化的聚落
- 2005年
- 刘蕊黄宇施维琳
- 关键词:多元文化聚落阿拉伯国家丝绸之路
- “窥”小议
- 2006年
- “窥”行为发生普遍。本文试图阐示“窥”的含义,定义“窥”所需的场景,并例举了影响“窥”的两个要素。
- 袁文岑施维琳
-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详细规划构思札记
- 1992年
- 本文记述了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详细规划过程申的构思。以三塔历史的回顾为出发点论述了今日的规划指导思想,分析了现状存在的问题。在规划布局中尽量以塔为中心,旨在提高塔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规划中运应多种手段来组织空间,以丰富全区的景观。最后对三塔景区的远期规划设思作了概述。
- 朱良文施维琳孙茹雁陈栋玮丁再生
- 土掌房的价值发现被引量:9
- 1997年
- 本文以云南彝族哈尼族土掌房为例,论证了其特点和价值,分析了目前的危机及其成因,并提出改被动保护为促其正常发展的思路,以此来保护少数民族和中国的传统民居文化.
- 施维琳
- 关键词:土掌房彝族生态环境少数民族
- 对今天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变化必然性的思考
- 2005年
- 文化的交融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存在,我国的历史上主要有两次触及中华民族文化之魂、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化交融,其影响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建筑中。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很重的分量,在外来文化传入中必然发生变化,其必然性体现在:历史的规律、存在环境的变化、职能的转变、物质环境的转变、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观念的转变等方面。面对必须变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我们要对它们存有信心,树立科学的保护观念并把这些必然的变化引导向发展的道路上。
- 薛春霖施维琳
-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文化交融外来文化物质环境
- 哈尼族民居的轨迹被引量:1
- 1996年
- 文章对云南哈尼族村寨的环境。
- 施维琳
- 关键词:哈尼族民居
- 传统民居与未来居住建筑的取向被引量:32
- 2000年
- 中国的传统民居在21世纪应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居住形式。传统民居得以存在下去的出路是将其变成有机体 ,它能像世间万物一样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化、改变 。
- 施维琳
- 关键词:传统民居城市住宅居住建筑居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