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明初

作品数:39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地质矿产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地壳
  • 12篇地壳稳定性
  • 7篇区域地壳
  • 6篇新构造
  • 6篇青藏
  • 6篇区域地壳稳定...
  • 5篇地质
  • 5篇新生代
  • 4篇地震
  • 4篇新构造运动
  • 4篇铁路
  • 4篇青藏铁路
  • 4篇稳定性
  • 3篇地段
  • 3篇喜马拉雅运动
  • 3篇渐新统
  • 3篇工程地质
  • 2篇地堑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质评价

机构

  • 36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地质矿产部
  • 2篇中铁第一勘察...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39篇易明初
  • 9篇李晓
  • 3篇张宏伟
  • 3篇乔子江
  • 3篇王连庆
  • 2篇吴云生
  • 2篇吴珍汉
  • 2篇殷跃平
  • 2篇宁崇质
  • 2篇崔盛芹
  • 2篇彭华
  • 2篇邓乃恭
  • 1篇胡道功
  • 1篇吴中海
  • 1篇汪西海
  • 1篇刘琦胜
  • 1篇吴淦国
  • 1篇张淑坤
  • 1篇朱大岗
  • 1篇孙殿卿

传媒

  • 12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全国首届工程...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学报(中...
  • 1篇第七届全国地...
  • 1篇青藏高原地质...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1996
  • 5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5篇1989
  • 1篇1988
  • 2篇1983
  • 2篇1982
  • 1篇197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编图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图,是根据“安全岛”理论,采用网格划分,逐层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图象识别,以及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的步骤和方法编制完成的。该图预测评价的极不稳定区和极次不稳定区,已被近期在中国云南孟连、甘肃永登两地分别发生的中、强地震震中定位所证实。因此,介绍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定量化编图理论和方法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即是本文阐述的重点内容。
李晓易明初王连庆乔子江
关键词:地壳稳定性编图工程地质
燕山地区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划分及表现特征被引量:10
1995年
在全面总结燕山地区新生代沉积相和厚度分析、地貌类型及特征、新生代岩浆活动、活动构造类型及特征、延(庆)涿(鹿)地堑盆地及其构造演化、地震地质分析以及大量的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基础上,结合前人对邻区地壳运动划分的意见,系统地将燕山地区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划分为两期、三幕和三亚幕,为我国东部地区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生代地壳运动年表。
易明初李晓
关键词:喜马拉雅运动造山运动地壳运动
四川锦屏水电站断层活动性研究
孙家树易明初张淑坤汪西海张宏伟
研究确定该区的主要构造有北北东向、南北向、北北西向及弧形构造四组,并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种标志、活动年限、期次及活动强度分别加以评述。对主要断裂进行采样,获得首批数据,测出了活动年龄,使研究断定性进入定量阶段。对锦屏地区稳定...
关键词:
关键词:活动断层断层活动性区域地壳稳定性电站
新构造运动及渭延裂谷构造
易明初张宏伟吴满路
该成果属中国地质科学院“八五”基础研究项目“汾渭地堑系喜山期地壳运动定性研究”的最终总结报告。成果内容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的基本含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状况、表现形式、研究方法、运动和构造以汾渭裂谷系及其南北两端北东东向...
关键词: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区域地壳稳定性
渭河地堑盆地新构造运动及其基本特征被引量:10
1993年
渭河地堑盆地新构造运动表现繁多,运动类型齐全。本文侧重从多层地形、切割地形、沉积厚度、岩相变化、地形变、活动断裂、地裂缝、黄土节理与切沟等方面,结合建造与改造,讨论该区的垂直升降运动和断裂运动两大类型,并从中总结归纳了区内的构造应力场、运动的阶段性、间歇性、继承性与新生性、运动幅度与速度、运动时期、块体运动、以及区域地壳稳定性和活动性等基本特征,提出了不少新认识,从而加深了该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易明初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沉积厚度岩相地壳升降运动区域地壳稳定性
太行-翼辽区NNW向构造体系——“华北系”的新厘定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在前人零星的遥感图象信息基础上,于“七、五”期间在太行—冀辽区(河北—辽宁)开展了野外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等距相间的大量NNW向主干压性或压扭性构造带,以及彼此有成生联系的、力学性质不同的各向配套构造,如朝阳、滦河和紫荆关—怀安等三大构造带比较突出,它们共同显示了EWE—WSW或近EW向的构造应力场特征,由此将新第三纪以来,第四纪达到顶峰而形成的NNW向构造体系厘定为“华北系”。“华北系”的建立,目前在我国东部尚属首次。
易明初李晓
关键词:新生代构造应力场
燕山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
本文不仅是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完成了燕山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等级的数值上分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分区评判,讨论了模糊综合评判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如:隶属函数和权在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中的具体赋值和它们表示的意义,并给出了实际...
李晓易明初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歹字形构造体系的探讨
1978年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隆起地区,具有“世界屋脊”之称。多年来,为国内外地质学家所注视,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科学工作者为了揭开青藏高原的奥秘,为人类开发利用大自然,进行了各种不同的科学考察。虽然,取得的资料较零星,但极为宝贵,为现今研究青藏高原的隆起问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易明初
关键词:歹字型构造喜马拉雅运动渐新统沉积厚度不整合钻孔资料
黄龙—九寨景区地壳稳定性分析
1994年
黄龙一九寨沟位于四川西北,属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龙门山北段,地势东高西低,岷山主峰雪宝顶屹立于黄龙之南。区内块体分别受岷江断裂、雪山断裂、荷叶断裂和虎牙关断裂的控制。特别是岷江断裂的活动,不仅控制东西两侧山体的隆升,而且控制了挽近期以来沉积发育历史。上述诸断裂所分割的南坪块体、九寨沟块体、红星岩块体、雪宝顶块体、双河块体和岷江块带,自上新世以来,由于断裂转入强烈的活动而再次破裂,各块体在不同时期经受着南北和东西向挤压作用的多次转化,出现各具特色的构造类型。在综合块体诸因素的基础上,将上述块体依次评价为稳定、较稳定、较不稳定和不稳定地区。黄龙和九寨沟两块体虽有不稳定因素存在,但其主体部分均较稳定。
易明初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岷江断裂上新世景区
黄河流域地壳稳定性的分区
<正>通过1:200万黄河流域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分区图的编制,根据区域内的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岩交浆活动、地震活动、水热活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地震烈度分区的综合分析,将流域地区初步划分为下列稳定程度不同的相对活动块体和稳...
易明初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