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昝林森

作品数:797 被引量:2,519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5篇期刊文章
  • 125篇会议论文
  • 81篇专利
  • 41篇标准
  • 1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3篇农业科学
  • 70篇经济管理
  • 59篇生物学
  • 4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医药卫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1篇肉牛
  • 80篇基因
  • 66篇奶牛
  • 50篇多态
  • 43篇多态性
  • 43篇细胞
  • 41篇秦川肉牛
  • 37篇黄牛
  • 35篇饲料
  • 33篇荷斯坦牛
  • 32篇畜牧
  • 31篇牛肉
  • 29篇脂肪
  • 27篇肉牛产业
  • 27篇牛产业
  • 24篇杂交
  • 24篇肉质
  • 22篇育种
  • 22篇体外
  • 20篇选育

机构

  • 74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72篇国家肉牛改良...
  • 85篇杨凌职业技术...
  • 42篇陕西师范大学
  • 32篇西北农业大学
  • 2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3篇河南科技大学
  • 9篇河南省农业科...
  • 9篇郑州牧业工程...
  • 8篇云南省草地动...
  • 6篇全国畜牧总站
  • 5篇全国畜牧兽医...
  • 4篇渭南职业技术...
  • 4篇汉中职业技术...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长江大学
  • 3篇青海省畜牧兽...
  • 3篇扬州大学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云南省肉牛和...

作者

  • 778篇昝林森
  • 81篇田万强
  • 74篇王洪宝
  • 60篇辛亚平
  • 46篇刘永峰
  • 43篇成功
  • 41篇林清
  • 37篇赵春平
  • 27篇王洪程
  • 26篇李林强
  • 24篇桂林生
  • 24篇胡建宏
  • 19篇许尚忠
  • 17篇付常振
  • 15篇梁宏伟
  • 14篇马志科
  • 14篇李安宁
  • 14篇赵宪林
  • 14篇张佳兰
  • 13篇陈宏

传媒

  • 109篇中国牛业科学
  • 63篇西北农林科技...
  • 41篇中国农学通报
  • 34篇家畜生态学报
  • 29篇畜牧兽医学报
  • 20篇中国畜牧兽医
  • 19篇黄牛杂志
  • 18篇畜牧兽医杂志
  • 17篇西北农业学报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中国畜牧杂志
  • 9篇中国农学会秸...
  • 9篇第十八届中国...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8篇中国奶牛
  • 8篇西北农业大学...
  • 8篇首届中国奶业...
  • 7篇食品工业科技
  • 7篇食品科学
  • 7篇遗传

年份

  • 2篇2024
  • 11篇2023
  • 49篇2022
  • 45篇2021
  • 22篇2020
  • 29篇2019
  • 21篇2018
  • 25篇2017
  • 49篇2016
  • 28篇2015
  • 28篇2014
  • 38篇2013
  • 27篇2012
  • 47篇2011
  • 35篇2010
  • 56篇2009
  • 44篇2008
  • 45篇2007
  • 41篇2006
  • 45篇2005
7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川牛IRS-1基因多态性与体尺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2年
旨在研究秦川牛IRS-1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秦川牛体尺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选取384头同等饲养条件下的18~24月龄健康秦川牛母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IRS-1基因外显子上存在的SNPs位点,并将其与秦川牛体尺和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经DNA测序发现,在IRS-1基因外显子的2 346(B1位点)和2 394bp处(B2位点)分别发生了G→A和C→G突变,经分析发现,分别为氨基酸序列第782处Glu和798处Leu的同义突变。通过SSCP带型分析分别出现CC、CD和AA、AB 2种基因型,均未检测出第3种纯合基因型;卡方检验显示,B1位点在所检测牛群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B2位点则处于Hardy-Weinberg极度不平衡状态(P<0.01);且B1处CC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C为优势等位基因,处于低度多态状态;B2处基因型AA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处于低度多态状态;关联分析表明,B1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在体斜长、腰角宽、胸围和眼肌面积方面差异显著(P<0.05),B2位点在腰角宽、胸深和背膘厚方面差异显著(P<0.05)。将2个突变位点合并基因型进行单倍型分析发现,双杂合基因型个体(ABCD)除背膘厚和肌间脂肪含量外其他所分析的各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组合,且多标记位点的组合效应值高于单标记位点。结果提示,IRS-1基因对秦川牛体尺及部分肉质性状有显著的影响,可以作为秦川肉牛新品系培育早期选择的候选基因,其中组合ABCD可能是影响秦川牛体尺和胴体性状的最佳基因型组合。
马向辉昝林森高建斌杨宁朱光星成功王洪宝郝瑞杰付常振姜碧杰詹小立白银萍
关键词:PCR-SSCP多态性合并基因型
乳酸发酵对秦川牛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中心组合设计法,对乳酸菌制剂添加量、发酵时间、NaCl添加量在发酵中的作用,通过测定牛肉酸度、挥发性盐基氮、剪切力3个指标来衡量。建立了乳酸发酵中乳酸菌制剂添加量、发酵时间、NaCl质量浓度对牛肉酸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嫩度影响响应模型。在乳酸菌制剂添加量为2.50 g/L,NaCl添加量为30.00 g/L,发酵时间为2.50 h的条件下牛肉品质较为理想。乳酸发酵显著改善牛肉品质,乳酸菌制剂添加量是影响牛肉酸度和嫩度的关键因子,发酵时间是影响TVB-N产生的首要因素,NaCl在乳酸发酵过程中有显著抑制腐败的作用,在2 h发酵中其作用大于乳酸菌制剂发酵产酸抑制腐败的作用。
李林强昝林森刘静张宝珣
关键词:秦川牛肉乳酸菌发酵响应曲面法
安秦杂交一代与秦川牛育肥对比试验被引量:6
2005年
2003年9月在陕西省永寿县选择30头18月龄红安格斯×秦川牛和15头18月龄秦川牛进行饲养肥育试验,30头杂交牛分为两组,试验组2在试验组1牛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2%的发酵剂,15头秦川牛作为对照组,从日增重、健康状况、饲料转化率、投入产出比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平均日增重,试验组1比对照组提高17.9%,试验组2比对照组提高33.9%;健康状况,试验组2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1;饲料转化率,试验组1、试验组2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4.8%和16%。
辛亚平权富生郭亚宁许尚忠昝林森
关键词:育肥试验杂交改良
不同饲养水平对荷斯坦公牛网胃和瓣胃器官发育及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水平对6月龄荷斯坦公牛网胃和瓣胃器官发育及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9头健康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3组,日粮精粗比分别为6∶4(Ⅰ组)、5∶5(Ⅱ组)和4∶6(Ⅲ组),试验3个月后,通过制作组织切片及电镜观察,测定3组试验牛网胃和瓣胃官发育及组织形态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网胃和瓣胃的黏膜结构均比较完整;(2)网胃和瓣胃的鲜重及鲜重/体重随日粮中粗料比例的增加而提高,Ⅲ组网胃和瓣胃的鲜重比Ⅰ组分别高出21.90%和19.93%(P<0.05);鲜重/体重方面,Ⅲ组比Ⅰ组分别高出29.86%和27.68%(P<0.05);(3)随日粮中粗饲料含量的增加,网胃和瓣胃的组织形态发育情况更好。通过与其他2试验组相比,Ⅲ组网胃和瓣胃的角化层厚度、固有膜宽度及乳头的发育显著增加(P<0.05)。结论:随着日粮中粗饲料的适当增加,促进了荷斯坦公牛网胃和瓣胃器官发育及组织形态变化。
桂林生昝林森梁大勇张双奇刘桂要黄磊
关键词:荷斯坦公牛网胃瓣胃器官发育
6个黄牛群体Myo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牛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第2、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单核苷酸的多态性(SNPs),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6个牛群体(鲁西牛、鲁杂牛(鲁西牛×西门塔尔牛)、南阳牛、夏南牛、郏县红牛、秦川牛)共779头3-4岁左右母牛为研究材料,通过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检测牛MyoG基因上存在的SNPs,并分析其与牛部分体尺性状的关联性。【结果】MyoG基因第2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不存在多态性,第3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扩增片段中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测序结果表明该突变位于3-′UTR 2 109位点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各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鲁西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尻长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郏县红牛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的体高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3种基因型对其他体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MyoG基因对黄牛体尺性状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黄牛体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薛梅昝林森王洪宝高丽宋付标王洪程焦阳
关键词:黄牛MYOG基因PCR-SSCP体尺性状
基于B/S的奶牛主要疫病诊断专家系统的建立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提高基层兽医和养殖管理人员对奶牛主要疫病的诊断水平,辅助兽医进行奶牛主要疫病诊断,使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解决基层兽医从业人员短缺和疾病诊断准确率低的问题,同时,为奶牛疫病预警系统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并增进广大养殖企业和兽医人员与专家之间的交流,我们设计了奶牛主要疫病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结合奶牛疫病和专家系统的研究成果,应用JSP+Tomcat+MySQL等软件进行设计。系统可实现奶牛主要疫病的在线诊断和查询,同时用户可就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与专家进行在线实时交流。
王晶钰雷萌桐景旭王芳刘红彦薛媛媛昝林森
关键词:专家系统奶牛疫病B/S
秦川肉牛脂肪细胞PLIN 2基因干扰siRNA筛选及过表达载体效率检测被引量:2
2021年
试验旨在获得秦川牛肉用新品系(以下简称“秦川肉牛”)具有高干扰效率的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蛋白2(PLIN2)基因干扰siRNA及高过表达效率的基因超表达载体,为后续研究PLIN 2基因在秦川肉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功能提供试验依据。通过采用siRNA介导的靶基因沉默技术合成靶向牛PLIN2 mRNA序列的si-PLIN2及构建真核pcDNA3.1(+)-PLIN2过表达载体,利用FuGENE■ 6低毒性转染试剂配制转染复合物,转染秦川肉牛脂肪细胞并进行诱导分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检测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中PLIN 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计算目的基因干扰及过表达效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BODIPY脂滴染色的方法观察表型。结果表明,转染秦川肉牛前体脂肪细胞后干扰组3对si-PLIN2(si-PLIN2_01、si-PLIN2_02和si-PLIN2_03)与对照组(si-PLIN2-NC)相比,PLIN 2基因表达量下降(P<0.01),干扰效率分别为71%、54%和50%;蛋白水平检测发现,si-PLIN2_01、si-PLIN2_03组蛋白水平表达与对照组(si-PLIN2-NC)相比出现下降趋势;脂滴染色后发现,干扰组与对照组相比,脂滴数目明显减少。过表达组pcDNA3.1(+)-PLIN2与对照组相比,PLIN2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达35倍,脂滴数目明显增多。综上所述,siRNA介导的PLIN 2基因沉默或pcDNA3.1(+)介导的体外表达载体均可以成功实现对PLIN 2基因在秦川肉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干扰或超表达,并影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的形成数量。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PLIN2在秦川肉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李佩韦张薇依成功昝林森
关键词:秦川肉牛基因干扰
辅酶Q_(10)制备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辅酶Q10是细胞线粒体呼吸链重要成员之一,是细胞自身产生的天然抗氧化剂和细胞代谢的激活剂。文章综述了辅酶Q10的理化性质、制备技术、在心血管病临床和其他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马志科昝林森陈芳
关键词:辅酶Q10理化性质
季节变化对夏洛来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从洛阳市白马寺种公牛站挑选年龄、健康状况相近且性欲旺盛的夏洛来种公牛5头,对其生产性能指标按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4个季节连续五年的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采精量随季节变化不明显(P>0.05)。(2)原精活力:夏季(0.46±0.04)与春(0.70±0.01)、秋(0.65±1.01)、冬季(0.69±0.01)差异极显著(P<0.01)。(3)冻后活力:春、秋、冬季均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说明季节对夏洛来种公牛精液冻后活力具有明显影响。(4)精液密度:夏季与春、冬季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与秋季差异显著(P<0.05)。(5)精液冻后畸形率:夏季的夏洛来种公牛精子冻后畸形率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季节(P<0.01)。(6)精液冻后的顶体完整率:夏季的夏洛来种公牛冻精顶体完整率极显著地低于冬、春季节(P<0.01),显著地低于秋季(P<0.05)。
栗颖华禹学礼杨利锋昝林森
关键词:精液品质
规模化牛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法探讨被引量:17
2011年
在粪污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论文就规模化牛场粪污微生物有氧发酵处理和生物(蚯蚓)处理方法等无害化处理途径做了重点论述,对处理后产物的判断标准及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根据目前牛场粪污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
林清昝林森
关键词:规模化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
共7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