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延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2H指数:5
- 供职机构: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发生机制及防治被引量:102
- 2001年
- 曲延文郭颖赵桂东何花贞刘勇
- 关键词:抗结核药药物不良反应毒副作用肝损害
- 咯血伴发急性心肌梗死7例分析
- 2002年
- 曲延文何花贞赵桂东刘勇
- 关键词:咯血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 高千伏胸部摄影术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 2011年
- 高千伏摄影(High kilovollage radiogruphy)要求高千伏低毫安,电压不低于120kv,5~7mAS[1]。高千伏摄影技术具有X线辐射剂量低、影像信息增多、光学密度质量好、层次分明、组织结构细腻、清晰度好、锐利度高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在胸部X线摄影方面尤为突出。本文通过高千伏与常规千伏胸部摄影比对,观察和探索高千伏摄影技术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差异及其特点。
- 杨程巍曲延文
-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高千伏
- 联苯双酯、葡醛内酯防治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评价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评价联苯双酯、葡醛内酯对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1 2 4例住院HBsAg( +)初治浸润型肺结核随机分为两组 ,均以 2HRZE(S) / 4HR方案抗结核治疗 ,治疗组于强化期加用联苯双酯、葡醛内酯。结果 治疗组 53例 ,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增高 9例 ( 1 7.0 % ) ;对照组 71例 ,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增高 2 5例 ( 3 5.2 % )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同时观察住院HBsAg( -)初治浸润型肺结核 1 1 6例 ,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增高 1 0例 ( 8.6% )。结论 HBsAg( +)病例接受抗结核治疗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 ,联苯双酯、葡醛内酯只对部分药物性肝损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而药物过敏反应可能在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中起一定作用。
- 曲延文于淑丽
- 关键词:肺结核联苯双酯葡醛内酯并发症药物性肝损害
- 89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影像学分析被引量:33
- 2012年
- 目的提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9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病灶呈多叶段分布54例(60.67%),肺段性分布85例(95.51%),出现于普通肺结核少见发生部位29例(32.58%);病灶形态以大片状为主57例(64.04%),空洞58例(65.17%),树芽征28例(31.46%);血糖值<11.1 mmol/L和>11.1 mmol/L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多叶段、空洞和树芽状腺泡影像学表现上有显著性差异;年龄<60岁和>60岁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多叶段、空洞影像学表现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在病灶分布、形态上与一般肺结核有所不同,并受年龄、血糖值高低的影响,应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诊断。
- 杨程巍曲延文王树霞
-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影像学
- 脉冲震荡测试系统对肺结核患者肺功能的测定及其意义初探被引量:5
- 2001年
- 孔庆瑞王桥霞曲延文盖志超焦承水
- 关键词:肺结核肺功能
- 肺结核患者血清leptin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01年
- 刘玉霞尹石华陈光连史健曲延文孟令强张宝珍
- 关键词:肺结核
- 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对结核病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从人血清提取结核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培养滤液蛋白、结核杆菌分泌蛋白38KD进行标测,探讨结核病诊断新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间住院肺结核病人和健康查体者,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相关性抗原ESAT-6、CFP10、38KD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结核菌抗原水平,同时对所有入选者均行结核菌培养。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38KD的阳性率高,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可区分结核感染和非感染,与结核菌素试验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血清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能够作为诊断结核病的依据,对鉴别活动性肺结核、非活动性肺结核、非结核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 王桥霞滕林曲延文
-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杆菌相关性抗原
- 再谈《中国结核病分类法》被引量:8
- 2003年
- 曲延文何花贞刘勇孔庆瑞赵桂东
- 关键词:结核病化疗
- 五酯胶囊、水飞蓟素防治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评价五酯胶囊、水飞蓟素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112例住院HB-sAg(+)初治浸润型肺结核随机分为两组,均以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于强化期加用五酯胶囊、水飞蓟素(西利宾胺或利加隆)。结果:治疗组47例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升高7例(14.9%);对照组65例,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升高25例(38.5%),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HBsAg(-)住院初治浸润型肺结核102例,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升高9例(8.8%)。结论:HBsAg(+)病例接受抗结核治疗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五酯胶囊、水飞蓟素只对部分药物性肝损害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而对药物过敏反应在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中起一定作用。
- 于淑丽曲延文韩硬海
- 关键词:结核五酯胶囊水飞蓟素药物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