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盆底功能的康复疗效
-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腹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盆底功能的康复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68例住院行腹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82)...
- 曹丽
- 关键词: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顶端脱垂康复疗效
- 文献传递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定量变化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etal fibronectin,FFN)及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定量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试验依据。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市人民医院利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HDCP组38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1例)及正常妊娠组(45例)孕16~20周、24~28周、32~36周时FFN及血β-HCG定量。对照组(健康未孕的育龄期女性50例)于常规检查时抽血检测以上两值。结果对照组FFN均值为(225±76)mg/L;正常妊娠组在孕20周前与对照组比较FF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4周后比较FF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HD-CP组与对照组及同孕周正常妊娠组比较FF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病情进展程度及孕周增加情况呈一致性。对照组血β-HCG均为0;HDCP组中血β-HCG定量与同孕周正常妊娠组比较,孕16~20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4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病情进展程度及孕周增加情况呈一致性。结论孕早期孕妇联合检测FFN及血β-HCG定量对HDCP特别是重度子痫前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并可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 胡晓婷苏园园陈宏霞季明芳曹丽张婷婷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胎儿纤维连接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