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志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稻瘟
  • 3篇稻瘟病
  • 3篇水稻
  • 3篇瘟病
  • 2篇两用核不育系
  • 2篇抗稻瘟病
  • 2篇抗性
  • 2篇基因
  • 2篇核不育
  • 2篇核不育系
  • 2篇分子标记
  • 2篇分子标记辅助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稻区
  • 1篇稻瘟病抗性
  • 1篇性基因
  • 1篇休眠
  • 1篇休眠性
  • 1篇选育

机构

  • 6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曹志
  • 4篇肖应辉
  • 2篇郝明
  • 1篇叶乃忠
  • 1篇敖和军
  • 1篇王丹
  • 1篇廖丁恒
  • 1篇吴辉
  • 1篇蒋霞
  • 1篇王玉博
  • 1篇陈莉
  • 1篇邢文婷
  • 1篇吴旭

传媒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南方农业
  • 1篇作物多熟种植...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利用MAS技术改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稻瘟病抗性被引量:19
2015年
为了改良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稻瘟病抗性,本研究以75-1-127(Pi9)、谷梅2号(Pi25)、谷梅4号(Pigm)、天津野生稻(Pi2-1和Pi51(t))、湘资3150(Pi47和Pi48)和魔王谷(Pi49)共6个广谱抗稻瘟病水稻品种为供体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回交导入C815S。结果表明:改良的6个BC3F1群体除每穗粒数较轮回亲本极显著增加外,其他性状均与轮回亲本保持一致。利用稻瘟病菌株110-2和CHL506对BC3F2改良株系接种鉴定,发现导入了抗病基因的单株抗性增强,表明抗病基因已成功导入到受体亲本中并稳定表达,证实本研究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抗稻瘟病基因是有效的。改良的系列两用核不育系,一方面可用于配制稻瘟病抗性增强的两系法杂交稻新组合,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不育系提供了材料基础。
曹志曾盖郝明盛浩闻叶乃忠肖应辉
关键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水稻(Oryza sativa)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生产关系粮食安全。稻瘟病是由真菌病原物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世界的粮食生产。简述国内外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王丹曹志肖应辉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
早籼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休眠性的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弱休眠水稻品系‘996’和强休眠性品系‘4628’杂交,构建包含286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连续2年(2011、2012年)以当年收获的该群体种子的发芽率为指标,进行种子休眠性检测,并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早籼稻休眠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2011年试验中,‘996’ב462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休眠性符合4对主基因(其中3对基因加性效应相等)–多基因加性上位性模型;在2012年试验中符合4对主基因(其中2对基因加性效应相等)–多基因加性上位性模型。2年试验结果均表明,该群体种子休眠性遗传符合4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式,并且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郝明王玉博曹志肖应辉
关键词:早籼稻休眠重组自交系
双季稻区早熟型抗稻瘟病两系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型不育系选育是选配杂交早稻组合的关键环节.为了选育抗稻瘟病的早熟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以谷梅2号(Pi25)、谷梅4号(Pigm)、天津野生稻(Pi2-1、Pi51(t))3个广谱抗稻瘟病水稻品种为供体亲本,采用分子标记辅...
曹志曾盖王丹郝明盛浩闻叶乃忠肖应辉
关键词:两用核不育系抗稻瘟病
不同基本苗对湖南双季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基本苗与早稻产量的关系,通过采用不同分蘖能力的水稻品种或组合(2个常规品种和2个杂交组合),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栽插基本苗(2苗/穴,3苗/穴,4苗/穴)对湖南双季早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积累和茎蘖数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随栽插基本苗的增加,早稻产量、有效穂数、总干物质重呈增加趋势,每穗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则呈下降趋势,千粒重变化不大。出叶速度随栽插基本苗的增加而略有减慢。从茎蘖动态来看,在最高分蘖期(移栽后28天)以前,各个处理的分蘖速度基本相同,处理间的最高苗数表现出较大差异,但是基本苗较少的处理,后期的死亡分蘖数相对较少,至成熟期,各处理间的有效穂数差异较小。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早稻的每穴基本苗多,有利于产量形成,较易获得稳产高产。
曹志邢文婷廖丁恒吴旭吴辉蒋霞陈莉敖和军
关键词:双季早稻基本苗茎蘖动态
一种适用于PCR的水稻基因组DNA的简易制备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介绍了一种适合PCR的水稻基因组DNA的简易制备方法。将少量(1~20 mg)水稻叶片置于1.5 mL离心管中,用转速为3 500~4 000 r/min的电钻快速(约10 s)研磨后,加提取液50~100μL,经100℃水浴10~15 min,短暂离心后即可直接取上清液作DNA模板进行PCR分析。该方法具有水浴时间短、可不加液氮研磨、对植株生育期要求不严、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每人每天可完成400份以上DNA样品的简易制备,适合幼苗期大规模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PCR检测。
曹志曾盖盛浩闻肖应辉
关键词:水稻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