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凡猛

作品数:2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颅内
  • 4篇动脉瘤
  • 4篇血管
  • 4篇照射
  • 4篇手术
  • 4篇伽玛刀
  • 4篇癫痫
  • 4篇外科
  • 4篇Γ-氨基丁酸
  • 4篇氨基丁酸
  • 3篇神经内镜
  • 3篇颞叶
  • 3篇颞叶癫痫
  • 3篇外科手术
  • 3篇疗效
  • 3篇颅脑
  • 3篇颅内动脉
  • 3篇内镜
  • 3篇介入
  • 3篇谷氨酸

机构

  • 14篇肇庆市第二人...
  • 5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曾凡猛
  • 12篇方凯
  • 10篇梁亚明
  • 5篇梁军潮
  • 4篇武登峰
  • 3篇伍犹梁
  • 3篇何亚文
  • 2篇刘德平
  • 2篇吕建广
  • 2篇张聿浩
  • 2篇尹志斌
  • 2篇王伟民
  • 2篇张丽丽
  • 1篇吴海宾
  • 1篇詹纯列
  • 1篇朱永晖
  • 1篇肖育华
  • 1篇关慧
  • 1篇蒋晓星
  • 1篇关慧

传媒

  • 3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骨减影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去骨减影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完整疑似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3例,均行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并与手术或血管内介入结果对比。结果 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手术或血管介入栓塞术确诊颅内动脉瘤44例,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40例,敏感性为90.91%(40/44)。DSA诊断动脉瘤42例,敏感性为95.45%(42/44)。CTA与DSA相比较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无创、安全、快捷的检查技术,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筛选方法。
吕建广梁理娟符伟平曾凡猛梁亚明张丽丽尹志斌
关键词:动脉瘤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CT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CT血管造影与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结果 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血管栓塞介入或手术证实颅内动脉瘤25例,其中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23例,符合率为92%(23/25),DS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24例,符合率为96%(24/25)。两种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诊断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深入推广。
吕建广梁理娟符伟平曾凡猛梁亚明张丽丽尹志斌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伽玛刀照射对颞叶癫痫大鼠脑脊液中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影响
目的研究伽玛刀对颞叶癫痫大鼠脑脊液中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探讨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颞叶癫痫的机理。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手术组;非手术组,每组25只。建立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痫模型,手术组大鼠S...
曾凡猛梁军潮武登峰
关键词:癫痫谷氨酸Γ-氨基丁酸伽玛刀
文献传递
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疗效。方法 6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1例。甲组患者通过早期机械通气进行治疗,乙组患者通过常规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撤机时间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甲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为(12.21±2.47)分,高于乙组的(8.45±2.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撤机时间为(7.17±2.34)d,短于乙组的(12.36±3.4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来说,早期给予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昏迷情况,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曾凡猛方凯吴海宾
关键词:早期机械通气重型颅脑损伤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疗效
伽玛刀低剂量照射对癫痫大鼠海马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影响
目的观察伽玛刀低剂量照射对致痫大鼠海马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探讨伽玛刀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随机分为照射组和非照射组,各25只,另取正常大鼠25只(腹腔注射生理...
武登峰梁军潮关慧曾凡猛伍犹梁张聿浩刘德平王伟民
关键词:癫痫谷氨酸Γ-氨基丁酸伽玛刀
文献传递
微创置管引流术和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应用的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引流术和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应用的效果,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研究对象为收治的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及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治疗原则,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开颅手术,而治疗组患者则行微创置管引流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57%,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9.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梁亚明方凯卢伟坤曾凡猛陈文焰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置管引流术开颅手术
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发生再灌注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入院治疗的35例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重度狭窄组15例与中度狭窄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再灌注损伤几率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重度狭窄组患者的再灌注损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再灌注损伤发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的年龄、合并疾病及狭窄程度。结论通过对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后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几率及其影响因素统计分析,患者年龄、合并疾病及狭窄程度等因素对于术后再灌注损伤几率影响较大。
曾凡猛方凯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再灌注损伤影响因素
介入手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手术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s IC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s ICAS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Wingspan支架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疗效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8.3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80例患者的血管平均狭窄率均明显缩小(P<0.05);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未见死亡病例;随访12个月,80例患者中未见再狭窄病例,复发率为5.00%。结论对s ICAS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手术效果良好,且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陈文焰方凯梁亚明曾凡猛
关键词: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手术
伽玛刀照射对致痫大鼠脑脊液中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影响
第一章锂—匹罗卡品诱导实验性颞叶癫痫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致痫大鼠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研究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痫模型致痫后痫性发作的行为学特点、脑电图变化及致痫大鼠早期死亡原因,从而为建立稳定...
曾凡猛
关键词:颞叶癫痫锂-匹罗卡品伽玛刀照射颞叶癫痫谷氨酸Γ-氨基丁酸
文献传递
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研究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垂体瘤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每组30例。使用显微镜进行切除的为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进行切除的为观察组,两组均经鼻孔蝶窦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康复情况,记录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 通过对所记录数据进行详细整理,可以看出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其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中相关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者22例,激素水平改善6例,对照组分别为12、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垂体瘤治疗较以往显微镜下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临床使用价值高。
卢伟坤方凯梁亚明何亚文陈文焰曾凡猛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