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祥坤

作品数:11 被引量:16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城市
  • 3篇景观
  • 3篇城市化
  • 2篇水土
  • 2篇景观生态
  • 2篇景观生态学
  • 2篇快速城市化
  • 2篇快速城市化地...
  • 2篇城市化地区
  • 1篇地质遗迹
  • 1篇地质遗迹景观
  • 1篇人文驱动
  • 1篇人文驱动力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城
  • 1篇生态城市
  • 1篇生态城市设计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研究
  • 1篇水土保持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1篇曾祥坤
  • 8篇王仰麟
  • 5篇李贵才
  • 3篇谢苗苗
  • 3篇吴健生
  • 2篇黄奕龙
  • 2篇刘珍环
  • 1篇张利萍
  • 1篇常青
  • 1篇卜心国
  • 1篇赵苑
  • 1篇王建华
  • 1篇林姚宇

传媒

  • 4篇资源科学
  • 2篇地理研究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第三届“U+...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市东部海岸地质遗迹景观的环境敏感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敏感性分析是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及开发利用的基础。通过野外调查及分析得出深圳东部海岸带的主体地质景观类型为地质地貌景观共47个,占总体景点数量的72.3%,其中主要的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貌遗迹和海岸地貌遗迹,分别为7个和27个,占总量的10.8%和41.6%。东部海岸地带面积约437km2,以国家级、省级地质遗迹景点为主,数量及比例分别为22,44%和21,42%。以高程、坡度、植被、土地利用、道路距离、景观等级及景观类型等因子聚类,得到3种影响类型:未受影响景点类型、轻度影响景点类型、威胁严重景点类型。据此确定了9个要重点采取保护措施的景点以及26个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的景点。最后从景点的环境敏感性角度,对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协调统一提出了景点保护模式,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合理建议。
刘珍环吴健生王仰麟曾祥坤谢苗苗
与“易先生”对话:生态城空间模式与景观形态的优化途径——生态城市设计程序框架及景观生态学方法的借鉴
对国内外生态城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总结,针对当代生态城空间模式与景观形态的优化,提出有机城市和有农城市、紧凑城市与健康城市、安全城市与系统城市6种基本的设计模式;指出生态城市设计是空间结构及景观形态优化的重要途径,提出生态城...
林姚宇曾祥坤
关键词:生态城市景观生态学
文献传递
用地空间结构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尺度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尺度效应是当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一个鲜有涉及的领域,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考察了利用地均投资额和地均产值两个指标在街道、地块两级尺度上对全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价结果,经过比较证实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尺度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文章还通过计算用地的数量结构和格局指数进一步探讨了用地空间结构对尺度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用地数量结构对更高尺度空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起主导作用,但用地空间布局却决定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表现形态;在用地数量结构相似的情况下,用地空间布局中的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整体集约利用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土地管理中,应考虑尺度效应的影响,尽量避免仅从单一尺度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曾祥坤李贵才赵新平罗婷文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不同城市化阶段景观演变的热环境效应动态--以深圳西部地区为例被引量:19
2009年
热环境效应是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格局演变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热环境效应动态研究有助于理解景观对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在不同阶段的规律特性。本文利用深圳市1987年、1995年和2005年3期Landsat TM影像,通过构建热环境效应变化指数描述不同城市化阶段热环境效应的发展特征,并通过景观分布指数表征景观演变对其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热环境效应的空间特征在城市化进程中由聚集型逐渐转变为零散与破碎分布;在快速城市化阶段,景观演变对热环境效应动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热中心的扩展,同时自然景观对热环境效应的缓解作用有所减弱;城市化稳定阶段,景观变化的热环境效应由空间的扩张转为强度的提高。
谢苗苗王仰麟李贵才常青吴健生曾祥坤
关键词:城市化
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轻轨线路规划合理性研究——以东莞市为例被引量:9
2006年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是线路运营主要的客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强度都要影响客源量和客源的稳定性。本文以轨道线沿线各段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强度对客源量和客源稳定性的影响为准绳,分析线路各段的相对合理性。在土地利用结构的分析过程中主要利用景观指数和土地利用组合结构,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来分析。土地利用强度的分析则选择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作为指标。所有的数据的获取和分析都在ArcGIS和Fragstats3.3及Excel中实现。通过对各指标的分析,文章指出,东莞城市轻轨沿线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多样,空间结构较为合理,土地利用强度大,能够为轻轨线提供数量大,稳定性较高的客源,线路规划整体合理性高。在正线各段中,麻涌和道的合理性相对较低。从正线与比选线来看,虎门和大朗的比选线合理性不如正线,大岭山的比选线和正线的合理性相当。
卜心国王仰麟吴健生赵苑曾祥坤王建华
关键词:土地利用城市轻轨景观指数GIS
基于logistic曲线的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变化人文驱动力建模——以深圳市为例被引量:25
2009年
耕地流转的人文驱动力研究是近年来国内耕地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在以往研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中,耕地变化阈值和政策因子的量化是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城市化条件下的耕地变化特征入手,借鉴logistic曲线构建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模型,并以深圳市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研究表明:耕地数量与驱动因子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指数函数关系,而"耕地转用饱和度"与驱动因子之间表现出非常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人文驱动因子包括社会经济类因子和政策类因子,对于快速城市化条件下的耕地数量变化,后者的影响和作用更为显著。
曾祥坤李贵才王仰麟谢苗苗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耕地人文驱动力
深圳市大气降水化学组成演化特征分析:1980-2004年被引量:19
2008年
为了定量分析大气降水化学组成的长期变化特征,采用深圳市1980-2004年的大气降水化学资料进行研究,所有样品都分析了pH、Cl^-、F^-、SO4^2-、NO3^-、NH4^+、Na^+、K^+、Ca^2+和Mg^2+等指标。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降水pH随着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且pH值在大部分年份均低于5.6,最低值仅为4.49,从而对环境酸化产生明显的影响;降水pH还具有较大的时空变异性,南山和宝安区的pH值低于其它四个区;在月度变化上,夏秋季节的pH值低于春冬季节。(2)SO4^2-是降水中最主要的阴离子,占降水中总离子质量的31.34%~38.95%,且SO4^2-对降水酸度的贡献随着时间呈下降趋势;NO3^-是除SO4^2-外最重要的酸根离子,其浓度随着时间呈上升趋势,从而对降水酸度的贡献逐渐增强。(3)Ca^2+是降水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占降水中总离子质量的14.34%~20.24%。Na^+是除Ca^2+外最重要的阳离子。其浓度随着时间呈增加的趋势,NH4^+的浓度则随着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降水化学组成受到人为源的强烈影响,在研究时段内,人为源呈现上升的趋势,地表源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海洋源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5)研究区的降水化学组成有明显的季节和区域差异,春季和冬季离子含量较高,在夏季较低:南山区、龙岗区降水中离子浓度高于福田区、盐田区、宝安区和罗湖区。
黄奕龙王仰麟王仰麟张利萍曾祥坤付贵萍
关键词:降水化学组成
快速城市化地区水系结构变化特征--以深圳市为例被引量:53
2008年
为了探讨城市化对水系结构的影响,应用深圳市1982、2002年的二期水系详查图,定量分析了水系长度、密度、分枝比、分枝能力和分维数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深圳市的河道总长度减少、密度减小,河道数目减少,特别是低级别的支流减少较多;河道的分枝比和分枝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弱化,单个水系片区和全市的河流分维数都下降,河流具有简单化的趋势,河流的多元化特征削弱;对于不同水系片区来说,其变化速度不同,表明城市化过程对水系结构的干扰存在空间差异性。建议强力推进河流的蓝线规划和滨水区的开发管理,将水网的保护和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的管理范围;注重在开发利用中的保护,减少各类新建城市用地、农用地整理过程中对水系的破坏;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减少因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淤塞;加强管理,严禁向河道中倾倒垃圾。
黄奕龙王仰麟刘珍环曾祥坤陈朗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自相似性
城市水土流失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生态化成为近年来城市水土流失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分析当前城市水土流失的研究概况,探讨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是如何在城市水土流失研究的现有框架上进行更为综合的、深入的拓展。在景观生态学看来,与传统地区的水土流失相比,城市水土流失具有城乡二元景观异质性、城市化造成的过程化影响、城市水土保持的地域综合性这个三个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当前城市水土流失已经建立了主要包括城市水土流失的效应特征、形成机制、评价体系和水土保持在内的研究框架。景观生态学的引入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途径上为今后的城市水土流失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可操作性的思路。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也是今后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的重要领域。
曾祥坤王仰麟李贵才
关键词:城市水土流失景观生态学
中国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综述被引量:33
2010年
本文系统回顾了10多年来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首先从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阶段划分入手,将研究历程分为1995-1999年的问题导向型研究阶段和2000年至今的目标导向型研究阶段,并分析了不同阶段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重点和特色;其次,根据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研究、形成机制研究、状况评价研究、保持措施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另外对相关学科和理论发展也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当前城市水土保持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开展基于城市水土保持的功能导向型研究,对未来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曾祥坤王仰麟李贵才
关键词:城市水土保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