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卫平

作品数:2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心电
  • 18篇电图
  • 18篇心电图
  • 15篇高频心电图
  • 11篇心肌
  • 6篇心肌炎
  • 6篇肌炎
  • 6篇功率谱
  • 6篇高频
  • 6篇波群
  • 5篇小鼠
  • 5篇QRS波
  • 5篇QRS波群
  • 4篇心病
  • 4篇切迹
  • 4篇冠心病
  • 4篇病毒
  • 3篇心肌梗塞
  • 3篇正常人
  • 3篇急性心肌梗塞

机构

  • 20篇山东师范大学
  • 6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26篇朱卫平
  • 17篇艾洪滨
  • 16篇崔希云
  • 7篇王树春
  • 4篇李传义
  • 4篇卜培莉
  • 4篇王衍华
  • 4篇唐琳
  • 4篇孙海基
  • 3篇曹兆华
  • 2篇高德恩
  • 2篇谭丽君
  • 2篇贺红
  • 2篇张红梅
  • 2篇苑寿泽
  • 2篇王晓静
  • 1篇吕扬生
  • 1篇赵敬国
  • 1篇钟敬泉
  • 1篇刘士兴

传媒

  • 18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全国首届新学...

年份

  • 13篇1996
  • 7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频心电图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4年
高频心电图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朱卫平,崔希云(山东师范大学,济南250014)1高频心电图的产生高频心电图(HighFrequencyECG)是在常规心电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心脏无创伤性检查的新技术。自1903年荷兰人WilliamEinthoven...
朱卫平崔希云
关键词:无创伤性检查冠心病人波群晚电位心室肥大
全文增补中
心肌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连续高频段的变化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从两方面跟踪观察了3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前、治疗1月、1年、2年后)连续高频节段(SHFCS)的变化。(1)SHFCS数量的变化,37例心肌炎患者初诊时,共有117个SHFCS(人均3.16±1.61),治疗1月后SHFCS减少到87(人均2.35±2.12),1年后人均2.00,2年后复查人均1.33。对照组24例正常女青年的SHFCS数不变,基本保持稳定(P>0.05)。(2)按崔氏[1]提出的sHFCS判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标准,初诊时,37例患者中有34例阳性(占91.8%),治疗1个月后,阳性人数为19(占51.35%)。由此可见,SHFCS有可能成为一个诊断心肌炎和评估药物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崔希云艾洪滨王树春朱卫平郝芳芝李燕宁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正常人
高频成分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炎标准的研究
1996年
本文报道利用QRS波群上高频成分数量分析32例冠心病、90例心肌炎患者和123例正常人对照的结果。三种处理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把正常人与异常人区分开,这三种方法是在不同的组合导联中计算切迹加扭挫总数、单独计算切迹数和单独计算扭挫数。单独计算切迹数,6组合导联多于3个、9组合导联多于8个和12组合导联多于11个表明冠心病或心肌炎的可能性很大。在三种组合导联中,切迹数加扭挫数也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标准,而单独计算扭挫数则呈现偏高的假阳性或偏高的假阴性。其中儿童组的正常标准与成年组有微小不同。这些结果提示高频切迹数,高频扭挫数,特别是高频切迹加扭挫数的界限,在所有组合导联中都是相对更全面的诊断指标。
苑寿泽朱卫平郭汝华艾洪滨崔希云张云沣王树春李传义曹兆华赵焦琴郝芳芝马光琴王一彪
关键词:高频切迹冠心病心肌炎
正常小鼠心电轴及Q-T比值的初步报告
1995年
采用频响范围宽(0-1000Hz)、扫描速度快(1401mm/s)的高频心电检测仪,测定了正常昆明种小鼠的额面心电轴、K值及Q-T比值(Q-Tr),以与人类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额面心电轴为42.8±43.8度(X±SD,下同,n=32);32只小鼠心电轴<0度的有3只(占9.4%),心电轴>90度的有4只(占12.5%),心电轴在0-90度范围内的25只(占78.1%)。即小鼠心电轴与人类的相同,大部分在0-90度范围内。(2)K值为0.061±0.009(n=58),与人类的(0.40)差异极大。(3)Q-Tr=1.004±0.162(n=58),与人类的(1.08)接近。
艾洪滨朱卫平崔希云谭丽君陈晓丽王巧云
关键词:频响范围心电轴
高频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的研究—67例正常女青年高频心电图观察
1995年
从冠心病发病率极低的女青年(18~35岁)中选取67例正常者(平均年龄为21.74±4.49),作为受试对象,观察高频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特异性。若以六导组合导联中高频切迹数>3为判断可能冠心病的临界标准,则高频心电图对可能冠心病的诊断恃异性为82.09%。假阳性率为17.91%,六导组合导联切迹均数为2.20±1.77(x±SD).十二导联高频切迹数为10.4±4.30(x±SD).高频切迹在导联中的分布:肢导联多于胸导联,并且V1、V2、V3导联多于V4、V5、V6导联。
崔希云朱卫平张春英李云高德恩王树春
关键词:高频心电图心电图冠心病
CoxsackieB_3病毒对小鼠Ⅱ导联QRS波群功率谱的影响被引量:2
1995年
将健康Balb/c小鼠腹腔注射Coxsackie病毒(CB_3V),对其种毒前及种毒后第1,3,5,7天的高频心电图(HF-ECG)Ⅱ导联QRS波群的功率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毒后低频(0-80Hz)相对能量较种毒前降低,而高频(780Hz)各频段相对能量均较种毒前升高,即病毒使心电活动的高频相对能量升高,对照组无此变化。结果提示:功率谱可能成为检测病毒性心肌炎的一项新的辅助指标。
孙海基艾洪滨朱卫平崔希云王衍华唐琳张红梅
关键词:BALB/C小鼠高频心电图功率谱
85例飞行员的高频心电图观察被引量:1
1994年
85例飞行员的高频心电图观察崔希云,朱卫平,徐正格自1973年Langner ̄[1]首次报告了HFECG可早期诊断冠心病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在HFECG的临床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曹兆华等 ̄[2,3]指出,HPECG在诊断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方面...
崔希云朱卫平徐正格
关键词:飞行员心电图高频心电图
正常小鼠高频心电图时域值和功率谱的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本文用南京新博公司生产的NHE-1000型心电高频信息检测分析仪研究了正常小鼠(昆明种)高频心电图(HF-ECG)的时域值和QRS波群的功率谱。主要结果如下(以正导为例,-X±SD):心率603±88次/min(n=74);P-R间期相对较长。为34.9±4.7ms(n=58),占心动周期的34.9±4.9%,这与人类有很大的不同;QRS波宽9.2±1.2ms,占心动周期的9.2±1.4%(n=74),这一结果与以前的文献报道相差较大。T波宽10.3±3.2ms,占心动周期的10.3±3.2%;Q-T间期19.4±3.2ms,占心动周期的19.5±3.6%;QRS波群峰-峰值(Vp-p)为1.456±0.480mV;T波高0.336±0.115mV;73只动物Ⅱ导联高频切迹总数只有3个,扭挫26个。Ⅱ导联QRS波群的功率谱特点:0—80Hz的相对能量为45.48±15.32%;80—200Hz为43.97±9.95%;200—300Hz为8.89±7.38%;300—1000Hz为1.66±2.74%。
艾洪滨崔希云唐琳朱卫平宁新宝杨秀侠
关键词:心电图高频心电图功率谱
病毒性心肌炎的高频心电图分析
1995年
文对3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25例正常人做了高频心电图(HF-ECG)检查,结果发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高频成份明显增加,其敏感性达90.63%,具有特异诊断价值的指标为系列高频成份节段(SHFCS),其特异性为84%。
卜培莉贺红王树春曹兆华李传义崔希云艾洪滨朱卫平
关键词:高频心电图病毒性心肌炎
CoxsackieB_3病毒对小鼠高频心电图时域值的作用研究
1995年
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观察了coxsackieB_3病毒对小鼠高频心电图(HF-ECG)的影响。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0.2mlcoxsackieB_3病毒后,分别于第1、3、5、7天记录高频心电图,结果表明:从种毒1天后开始,心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24.4%(P<0.01)、16.3%(P<0.01)、19.9%(P<0.01)、29.3%(P<0.01)。从种毒3天后开始,Q-T间期、T波时程较种毒前明显延长,Q-T间期较种毒前分别延长了24.2%(P<0.01)、17.5%(P<0.05)、24.0%(P<0.01);T波时程较种毒前分别延长了30.7%(P<0.01)、29.1%(P<0.05)、36.4%(P<0.01)。对照组无此变化。结果提示,病毒可能对窦房结自律细胞的自律性、心室肌细胞的复极化过程产生影响。
王衍华艾洪滨朱卫平崔希云孙海基唐琳张红梅
关键词:BALB/C小鼠高频心电图时域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