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莽

作品数:10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膜下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 3篇蛛网膜下腔
  • 3篇蛛网膜下腔出...
  • 3篇网膜
  • 3篇下腔出血
  • 3篇脑损伤
  • 3篇出血
  • 2篇血脑
  • 2篇血脑屏障
  • 2篇硬膜
  • 2篇伤患者
  • 2篇重型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颅脑损伤患者

机构

  • 8篇西安市中心医...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市儿童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朱莽
  • 6篇杨彦平
  • 5篇姜海涛
  • 4篇樊欣鑫
  • 4篇贺中正
  • 3篇龙乾发
  • 3篇王涛
  • 2篇金星星
  • 2篇史航宇
  • 2篇方园
  • 1篇郭世文
  • 1篇李金正
  • 1篇王茂德
  • 1篇李玉骞
  • 1篇谢江涛
  • 1篇徐高峰
  • 1篇王逢鹏
  • 1篇李晓玲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6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通过乌司他丁(UTI)对雄性SD大鼠枕大池二次注血建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的干预,观察其对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DCVS)的防治及脑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ormal组)、假注血组(sham组)、注血组(SAH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SAH+UTI组)。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光镜下观察基底动脉组织学变化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变化,计算血管舒张度(D/T)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基底动脉NF-κB的表达。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AH+UTI组评分较SAH组明显改善(P<0.05);基底动脉测量发现,SAH组较Sham组血管周径及D/T值明显减低(P<0.05),SAH+UTI组较SAH组血管周径及D/T值增大(P<0.05);海马CA1区HE染色:与Normal及Sham组比较,SAH组神经元密度明显减少(P<0.05);SAH+UTI组与SAH组比较神经元密度增大(P<0.05);基底动脉NF-κB的表达:SAH组及SAH+UTI组基底动脉NF-κB的表达均较Sham组及Normal组增多(P<0.05);应用乌司他丁可以减轻SAH后NF-κB的表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减轻SAH后DCVS,并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改善大鼠SAH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姜海涛王逢鹏谢江涛李金正朱莽金星星徐高峰王茂德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乌司他丁脑保护
缺血预适应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通过研究缺血预适应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缺血预适应的脑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取清洁健康成年小鼠72只,随机分为脑缺血预适应组(brain ischemic precondition,BIP),脑缺血再灌注组(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nd reperfusion,MCAO/R)和假手术组(sham group),每组均24只,采用zealonga线栓法栓塞小鼠大脑中动脉建立BIP模型和MCAO/R模型,通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 NSS)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测干-湿重法以及伊文氏蓝(Evans blue,EB)示踪结合脑组织EB定量法评价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相比,BIP组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后m NSS评分,缩小了梗死面积并减轻脑水肿,有效的保护BBB功能,BIP组再灌注24 h时脑梗死灶周围皮质区HIF-1α及VEGF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BBB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HIF-1α及VEGF的表达上调有关。
朱莽谢江涛樊欣鑫方园杨彦平姜海涛
关键词:脑缺血预适应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HIF-1Α
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SAH后大鼠脑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及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之间的闭锁小带蛋白-1(zona occludens-1,ZO-1)表达情况及...
姜海涛朱莽谢江涛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ZO-1MMP-9高压氧
文献传递
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收入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62例(男性35例,女性27例),其中,采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双孔组(n=33),采用单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单孔组(n=29)。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3个月随访发现,双孔组25例患者经治疗后积液消失,治愈率为75.8%;7例患者积液明显减少,好转率为21.2%;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为97.0%。单孔组19例患者经治疗后积液消失,治愈率为65.5%;5例患者积液明显减少,好转率为17.2%;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为82.7%。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好转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发率、癫痫发作、颅内出血、切口或颅内感染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孔钻孔外引流术,单侧双孔钻孔引流术各有优点,两种方法均可作为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方式。
杨彦平龙乾发樊欣鑫贺中正朱莽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
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急性期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STBI患者据入院顺序,结合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未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48例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血肿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采用改良盐酸羟胺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尿酸(UA)水平,对比治疗前、90d后神经缺损功能,评价疗效。结果:1周后,两组血肿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OD、UA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54.2%高于对照组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STBI疗效较好。
王涛贺中正朱莽杨彦平
PICCO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容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男性27例,女性19例),以应用PICCO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指导液体管理的患者为治疗组(n=26),未应用PICCO技术指导液体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n=20)。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平均液体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肺水肿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治疗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生存率、颅脑损伤恢复良好率。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的GCS评分以及APACHEI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住院总费用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日平均液体量、肺水肿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GOS评分、生存率和颅脑损伤恢复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ICCO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指导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容量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危重患者的住院时间并降低肺水肿的发生率,但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杨彦平李玉骞龙乾发朱莽樊欣鑫方园郭世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容量管理
冬凌草甲素诱导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胶质瘤SHG44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比色法绘制生长曲线,冬凌草甲素分别以0、1.25、2.5、5、10、20、40μmol/L观察对胶质瘤SHG44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Hoehst33258和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在胶质瘤SHG44细胞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冬凌草甲素作用胶质瘤SHG44细胞24 h和48 h后,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24 h和48 h细胞半抑制率(IC50)的浓度分别是7.865和4.74μmol/L;Hoechst33258和TUNEL染色结果发现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出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诱导后,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并激活了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结论冬凌草甲素对胶质瘤SHG44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同时调控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
朱莽龙乾发杨彦平樊欣鑫谢江涛姜海涛
关键词:冬凌草甲素胶质瘤SHG44细胞细胞凋亡
胶质瘤患者PDCD4、PDCD5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胶质瘤患者体内PDCD4、PDCD5 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2015年在西安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胶质瘤患者50例,通过RT-PCR法检测患者体内PDCD4、PDCD5 mRNA基因的临床表达结果。结果 PDCD5 mRNA在胶质瘤细胞系中表达RT-PCR结果显示,PDCD5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并且能增加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而在肿瘤组织中PDCD4基因的mRNA分子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也低于正常组织,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生长。结论 PDCD4和PDCD5 mRNA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提高患者的存活水平。
王涛史航宇贺中正朱莽杨彦平
关键词:RT-PCR法胶质瘤PDCD4PDCD5
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血脑屏障(BBB)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枕大池单次注血法建立大鼠实验性SAH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不同时间点对HBO组给予高压氧暴露。并分不同时间点测脑含水量、BBB通透性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SAH后各组脑含水量、BBB通透性、MMP-9表达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但在同一时间点HBO组较SAH组脑含水量、BBB通透性、MMP-9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HBO可能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减轻了BBB的破坏,从而减轻脑水肿,对大鼠SAH后BBB具有保护作用。
姜海涛朱莽金星星谢江涛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生理学蛛网膜下腔出血药物作用明胶酶B
脑血疏口服液与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NSE和hs-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配合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7例,采用随机单盲取法分为试验组44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张缝合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及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血舒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NSE水平变化,同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BI)测定,并评定和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疗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P<0.05)。两组血清hs-CRP、NSE水平ADL、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BI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清hs-CRP、NSE水平ADL、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血舒口服液配合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可能与其降低血清NSE、hs-CRP水平有关。
王涛李晓玲史航宇朱莽贺中正
关键词:脑血疏口服液大面积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