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8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后凸畸形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第2骶椎骶髂(S2AI)螺钉内固定在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后凸畸形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矫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5例成人腰椎侧后凸畸形合并OP患者的资料,男6例,女29例。术中固定至骶2水平(S2AI组)20例,其中男4例,女16例;固定至骶1水平(S1组)15例,其中男2例,女13例。术前、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侧凸脊柱-骨盆参数,包括侧凸Cobb角、矢状面轴向距离(SVA)、冠状面平衡(C7PL-CSVL)、骨盆倾斜和局部后凸(RK)Cobb角;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长、出血量、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2AI组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18.0±7.0)°,C7PL-CSVL(6.0±1.8)mm,骨盆倾斜(2.1±1.0)°,RK Cobb角(3.6±17.4)°,SVA(16.9±14.1)mm;与术前比较,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末次随访时VAS和ODI均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之间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均未出现SSEP及MEP信号的改变和丢失。术后随访中未发生退钉、断棒、PJK、DJK及脊柱失代偿。S2AI组术后并发症(螺钉松动和迟发性臀部疼痛)发生率2/20,S1组为11/15,S2AI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S1组(P=0.022)。结论:应用S2AI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腰椎侧后凸畸形合并OP,既能满足强化固定的需要,又可获得有效的矫形效果。
- 燕淼恒寇红伟尚国伟姬彦辉陈向荣包德明孙新志程田郭俊杰李劲峰陈松峰尚春风朱迪刘正沛赵哲王卫东皮国富刘宏建王义生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 环状RNA hsa_circ_0009244对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09244(circ-924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下调circ-9244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irc-9244在食管鳞癌细胞及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中的表达水平,构建circ-9244下敲质粒PLKO.1-circ-9244-shRNA并转染至高表达circ-9244的食管鳞癌细胞KYSE410、KYSE520中,运用MTS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其下调后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实验组食管鳞癌细胞增殖效率、划痕愈合率及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空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YSE410细胞:t=12.345,P<0.001;t=10.910,P<0.001;t=11.040,P<0.001;KYSE520细胞:t=7.941,P<0.001;t=8.499,P<0.001;t=10.720,P<0.001)。结论下调circ-9244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张岚朱迪姜国忠
- 关键词: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
- 吸烟男性患者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氨甲环酸应用的安全性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吸烟男性患者围手术期静脉使用氨甲环酸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前瞻性的临床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分为3组,吸烟患者术中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吸烟患者术中不应用氨甲环酸以及不吸烟患者术中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纳入标准为,中重度骨关节炎患者,年龄60~80岁男性;初次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组术前1年以上吸烟史,未戒烟;对照组无吸烟史或戒烟1年以上。排除标准为,双侧同时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无严重并发症;术前无影响凝血疾病;术前无影响凝血药物应用史;无氨甲环酸过敏;无膝关节感染。所有患者由同一主任医师行膝关节置换术,应用氨甲环酸患者在切皮前及假体装入后给予1.0 g氨甲环酸静滴。分别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术前术后凝血指标、术后静脉血栓事件及并发症。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吸烟与不吸烟患者应用氨甲环酸后术后Hct水平较均显著高于不应用氨甲环酸组患者(吸烟+氨甲环酸0.36±0.05,单纯吸烟组0.30±0.08,单纯氨甲环酸组0.35±0.10,t1=1.819,P1<0.01,t3=2.469,P3<0.05),且术后Hct变化值(吸烟+氨甲环酸0.12±0.02,单纯吸烟组0.18±0.05,单纯氨甲环酸组0.10±0.07,t1=7.047,P1<0.01,t3=5.882,P3<0.01)和Hb变化值[吸烟+氨甲环酸(45.5±12.0)g/dL,单纯吸烟组(55.0±8.4)g/dL,单纯氨甲环酸组(41.5±12.2)g/dL,t1=4.102,P1<0.01,t3=5.764,P3<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吸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661.80±358.11)ml,t1=2.319,P1<0.05,t3=2.914,P3<0.01]、隐性失血量[(451.51±389.73)ml,t1=2.782,P1<0.01,t3=3.947,P3<0.01]及计算的总失血量[(1113.31±729.33)ml,t1=2.678,P1<0.01,t3=3.518,P3>0.05]均显著高于吸烟+氨甲环酸[术后引流量(50
- 马敬涛乔志李劲峰尚国伟姬彦辉寇红伟陈向荣包德明程田冷子宽郭俊杰朱迪王义生刘宏建
- 关键词:吸烟氨甲环酸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
- 弯角穿刺针椎体成形技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6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弯角穿刺针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胸腰椎单椎体OVCFs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法分为三组,即采用弯角穿刺PVP组、普通PVP单侧穿刺组和普通PVP双侧穿刺组.弯角穿刺PVP组25例,男6例,女19例;年龄56~80岁,平均(70.6±9.7)岁;骨折椎体分布:T102例、T114例、T123例、L19例、L23例、L31例、L41例,L52例.普通PVP单侧穿刺组32例,男6例,女26例;年龄58~75岁,平均(69.5±9.3)岁;骨折椎体分布:T102例、T114例、T125例、L111例、L26例、L31例、L41例、L52例.普通PVP双侧穿刺组28例,男5例,女23例;年龄59~81岁,平均(69.8±8.8)岁;骨折椎体分布:T102例、T114例、T124例、L110例、L24例、L31例、L41例、L52例.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临床疗效,术前、术后1周及3个月测量病变椎体相对高度、局部Cobb角以及骨水泥渗漏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VAS评分、ODI及骨折椎体分布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VAS评分弯角穿刺PVP组平均为(2.3± 0.5)分,普通PVP单侧穿刺组为(2.4±0.4)分,普通PVP双侧穿刺组为(2.4±0.4)分;ODI弯角穿刺PVP组平均为19.8%± 3.9%,普通PVP单侧穿刺组为20.0%±4.1%,普通PVP双侧穿刺组为19.9%±3.8%;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病椎相对高度弯角穿刺PVP组平均为48.99%±9.23%,普通PVP单侧穿刺组为47.11%±10.12%,普通PVP双侧穿刺组为分46.71%±11.16%;Cobb角恢复率弯角穿刺PVP组平均为6.21%±1.94%,普通PVP单侧穿刺组为5.22%±2.07%,普通P
- 朱迪尚春风刘宏建高划一耿志华寇红伟陈向荣尚国伟张书豪孙新志包德明李劲峰程田皮国富王义生
-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
- 胸部CT增强扫描、MRI检查对良恶性前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胸部CT增强扫描、MRI检查对良恶性前纵隔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前纵隔肿瘤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82)和恶性组(n=45),全部患者均采取胸部CT增强扫描,其中24例患者同时进行了MRI检查。比较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CT、MRI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CT影像学特征中形态、包膜、边界、密度、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MRI影像学特征中形态、分布、肿瘤成分、边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增强扫描诊断恶性前纵隔肿瘤的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MRI,特异度低于MRI。结论 胸部CT增强扫描、MRI检查对恶性前纵隔肿瘤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且CT增强扫描的诊断效能更好,为进一步避免检查中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可考虑进行联合诊断。
- 梁丽丹万璐刘颖朱迪
- 关键词:MRI前纵隔肿瘤
- Necrostatin-1对压力诱导的髓核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Necrostatin-1对压力诱导的大鼠髓核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从3月龄大鼠腰段脊柱提取髓核细胞,选取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Necrostatin-1组,1.0 Mpa压力条件下培养0、24、36 h。单丹黄酰尸胺(MDC)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自噬泡及细胞膜上MDC荧光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MDC阳性率。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Annexin V阳性率;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测细胞凋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B和凋亡相关基因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压力作用24、36 h,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组比较,Necrostatin-1可明显下调细胞MDC及Hoechst 33258的荧光强度。流式检测显示,与对照组24、36 h的MDC阳性率(13.97±0.85、23.52±1.92)%及Annexin V阳性率(12.72±0.89、22.13±1.46)%比较,Necrostatin-1可明显下调MDC阳性率(t=5.530、4.977,P<0.05)及Annexin V阳性率(t=4.702、4.9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24、36 h的Beclin1(2.76±0.13、2.65±0.14)、LC3B(3.62±0.18、4.54±0.65)及Caspase-3(2.04±0.15、3.28±0.39)、bax(3.56±0.42、4.82±0.66)基因表达比较,Necrostatin-1可明显抑制24、36 h压力诱导Beclin1(t=8.192、2.836,P<0.05)、LC3B(t=9.013、3.072,P<0.05)及Caspase-3(t=3.048、3.277,P<0.05)、bax(t=4.241、2.850,P<0.05)的基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ecrostatin-1可明显抑制压力诱导的髓核细胞自噬及凋亡。
- 陈松峰寇红伟尚国伟陈向荣姬彦辉王永魁苏会芳冷子宽尚春风朱迪宋宗冕刘宏建
- 关键词:髓核细胞自噬凋亡
-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能谱CT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运用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探索甲状腺乳头状癌能谱曲线斜率值特征,并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能谱曲线斜率值比较。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接受甲状腺能谱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患者34例,使用GE公司宝石CT(GE Discovery CT750 HD CT)GSI模式扫描,图像采集后用GSI Viewer浏览器处理,获得病灶及正常甲状腺组织能谱曲线,分析能谱曲线并计算出斜率值K(40keV与100keV两点间斜率值)。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病理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能谱曲线斜率值K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能谱曲线斜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显著性差异,K值能够明显地反映这一差异,此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朱迪刘远健刘鹏程韦伟石桥袁知东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能谱
- 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红细胞输注需求预测的列线图
- 2022年
- 目的:建立评估胎盘植入(PAS)产妇剖宫产术中红细胞输注需求的预测工具。方法:428例PAS患者按照剖宫产术中是否输注红细胞分为输血组和非输血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孕周、规律围产期保健(围保)和妊娠高血压情况、PAS类型、血常规、凝血功能、估计失血量等。按4∶6的比例将PAS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测试队列后,通过LASSO回归方程筛选预测变量并构建预测模型。联合预测模型以及患者临床特征构建列线图,并使用校准曲线进行验证。结果:428例PAS患者中92例接受了术中红细胞输注,输注率为21.49%。与非输血组相比,输血组患者规律围保的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HC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较低(P<0.05),胎盘植入和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比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浓度和估计失血量较高(P<0.05)。根据LASSO回归分析结果,筛选出RDW、白细胞计数、HCT、PT、APTT和D-二聚体浓度等6个指标建立风险评分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训练队列术中红细胞输注需求预测的AUC为0.841,测试队列为0.767,全队列为0.7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风险评分模型是术中红细胞输注的独立预测因素(RR=4.500,95%CI为3.797~5.484,P<0.001)。结合临床特征和上述模型建立预测列线图,校准曲线显示其预测能力良好。结论:列线图可以作为预测PAS患者剖宫产术中红细胞输注需求的分层工具。
- 张根豪朱迪杨乾坤吕先萍
- 关键词:胎盘植入红细胞输注列线图
- 皮质骨轨道螺钉与常规椎弓根螺钉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皮质骨轨道(CBT)螺钉技术与传统轨道(TT)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但不合并椎体Ⅰ度以上滑脱或脊柱侧凸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3/4或L4/5单节段腰椎融合术并且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同时不合并椎体Ⅰ度以上滑脱或脊柱侧凸的52例女性患者资料,年龄40~71岁,其中22例接受了CBT螺钉手术(CBT组)、30例接受了TT螺钉手术(TT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并发症;术后第5天经摄腰椎X线片和CT扫描观察融合器、内固定位置,以及近端关节突关节侵扰(FJV)发生率;术后3、6、12、24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评估植骨融合和内固定等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的Oswew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CBT组与T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5.7±16.0)min和(123.8±18.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9,P>0.05);术中出血量CBT组[(74±39.8)mL]比TT组[(129±45.3)mL]少,手术切口长度CBT组[(5.7±0.6)cm]比TT组短[(8.4±0.92)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48、12.004,P值均<0.05)。术中TT组有1例患者L42枚椎弓根螺钉出现固定强度不佳,遂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其余患者手术置钉过程均未出现置钉失败、皮质骨钉道骨折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置钉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术后第5天经摄腰椎X线片和CT扫描观察融合器、内固定位置良好;CBT组有3例患者共4个近端关节突关节发生FJV(4/44,9.09%),而TT组中有22例患者共35个近端关节突关节发生FJV(35/60,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63,P<0.01)。术后随访5~24个月,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的ODI及VAS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549、18.490,P<0.01);而手术前后ODI和VAS组间比较差
- 刘正沛寇红伟尚国伟姬彦辉陈向荣孙新志包德明程田郭俊杰尚春风燕淼恒耿志华朱迪赵哲王义生刘宏建
- 关键词:脊柱疾病脊柱融合术腰椎退行性疾病
- 能谱CT测定甲状腺组织碘含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利用宝石cT能谱成像技术(GSI)测量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非瘤区甲状腺组织内碘含量,并与正常甲状腺内碘含量比较,探索甲状腺碘含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接受甲状腺能谱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患者36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正常甲状腺对照组15例,为怀疑颈部或颈椎疾病进行能谱CT扫描,无甲状腺功能及结构异常。使用GE公司宝石CT(GEDiscoveryCT750HI)CT)GSI模式扫描,图像采集后用GSIViewer浏览器处理,在碘基图中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变外正常甲状腺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甲状腺组织进行测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究其碘含量的分布特点。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非瘤区腺体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非瘤区腺体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碘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非瘤区腺体组织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非瘤区腺体组织的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非瘤区腺体组织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非瘤区腺体组织甲状腺碘含量呈“U”型分布。结论cT能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能够无创性地检测人体甲状腺碘含量,此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甲状腺碘含量与甲状腺疾病关系。
- 梁德志朱迪刘远健谢晨韦伟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能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