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震方

作品数:22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3篇加权成像
  • 2篇性病
  • 2篇乳腺
  • 2篇乳腺良恶性病...
  • 2篇肿瘤
  • 2篇良恶性
  • 2篇良恶性病变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加权
  • 2篇扩散加权成像
  • 2篇老年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1篇朱震方
  • 8篇叶春涛
  • 7篇林光武
  • 6篇嵇鸣
  • 5篇臧雪如
  • 4篇苗华栋
  • 3篇刘骏
  • 2篇王臣
  • 1篇毕正宏
  • 1篇李蔚萍
  • 1篇顾美娣
  • 1篇朱汉民
  • 1篇刘伟
  • 1篇沈岚
  • 1篇朱晓颖
  • 1篇杨俭英
  • 1篇范文莲
  • 1篇王鸣鹏
  • 1篇王飞
  • 1篇李仕红

传媒

  • 4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2010中华...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性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表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性放射性肝损伤的MⅪ表现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32例老年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三维适行放疗前、后的临床及Mm资料,探讨老年性放射性肝损伤的M砒表现及其与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介入治疗、术后复发、靶体积、照射剂量及分割剂量的关系。结果(1)发生放射性肝损伤共24例(占75%),MRI上呈现与照射区分布一致的异常信号,其中21例T1WI呈低信号,T2W呈高信号,动态增强呈轻度或明显强化,部分病灶边缘出现异常灌注征象;3例T1W、T2W均呈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无强化。(2)放射性肝损伤与照射剂量、分割剂量、照射靶体积明显相关,与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肝硬化、介入治疗、术后复发与否等因素无显著影响。结论老年性放射性肝损伤MRJ上呈现与照射区分布一致的异常信号及强化特点,放疗靶体积、照射剂量、分割剂量与之呈正相关,随着靶体积、照射剂量、分割剂量的增加,发生机率增加。
林光武嵇鸣叶春涛臧雪如朱震方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肿瘤MRI放射性肝损伤
改变相位-频率编码方向对腰椎矢状面MRI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改变相位-频率编码方向对腰椎MRI图像质量进行比较,探讨合适的相位编码方向。方法:2009年1-3月在我院行腰椎MRI检查患者30例,男性17名,女性13名,年龄89至17,平均53岁。
毕正宏王鸣鹏稽鸣苗华栋叶春涛林光武朱震方藏雪如
基于超短回波时间成像定量评估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皮质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超短回波时间成像技术(UTE)进行在体定量评估骨质疏松。方法以治疗前后完整随访的2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胫骨中下段骨皮质的超短回波时间MRI成像,通过其与参照物信号强度的比对得到被检测部位骨皮质短T2成分信号的相对比值,结合受试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物等观察该值在不同分组患者中的意义。结果正常对照组胫骨骨皮质的UTE总体相对信号(0.53±0.06)高于骨质疏松组(0.37±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骨质疏松治疗后组的骨皮质相对信号强度高于治疗前,但两者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的骨吸收标志物CTX、P1NP与胫骨骨皮质相对信号强度存在负相关,治疗后的M-MID与其亦存在负相关。结论以参照物比对法定量胫骨骨皮质的UTE信号可潜在用于骨质疏松的评估。
李仕红朱震方叶春涛彭玉尹浩霖林光武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转换标志物骨皮质
益肾通髓方对急性脑梗死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表观弥散系数的关系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益肾通髓方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 in farction,ACI)前后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变化。方法共纳入ACI患者69例分别进入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联合益肾通髓方治疗;观察卒中量表NIHS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指数)、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淋巴细胞(lymphocytes,L)、NLR,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ADC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WBC计数、N计数、L计数、NLR值水平较健康者高,ADC值较正常低,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在各观察时间点观察组均表现出更高的认知水平(P<0.05)。益肾通髓方观察组治疗后WBC、N、NLR值、CRP较之前降低(P<0.05);ADC值在各观察时间点治疗后上升(P<0.05)。结论联合应用益肾通髓方可以早期改善患者的炎症水平及脑细胞水肿,同时对远期生活能力恢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邓春光朱震方陈颂春贾丽娜许海柱邵国强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炎症因子表观弥散系数
骨质疏松骨结构学与定量指标的MR相关性研究
嵇鸣朱汉民叶春涛苗华栋杨俭英朱震方顾美娣朱晓颖王臣刘骏范文莲
该研究建立了高分辨MR在跟骨、股骨的检查技术参数,以获得优质图像。经原始MR图像经处理得到二值化图像,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指标的测定(共30个)及评估:正常女性-异常女性、正常男性-异常男性组在反映小梁数量、小梁结构、小梁...
关键词:
关键词:骨质疏松磁共振微结构研究
金属置入物患者行3.0T MR检查的安全性探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金属置入物在超高场3.0T MR中的安全性,为该类患者MRI检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金属置入物患者40例,平均70.9岁。置入物包括节育环、人工股骨头、钛网,心脏支架、动脉支架等。置入到扫描时间:半年~5年,平均2年。扫描部位:头、脊柱、腹部、前列腺、血管等。3.0T MR扫描,扫描时间10~25min,平均15min。记录检查前、检查后即刻、检查后3d生理指标和不适症状,并作统计学分析。图像进行质量评估。结果:3个时间段生理指标稳定,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未发生由检查引发的不良反应。图像符合诊断要求。结论:在确认金属置入物是非铁磁性或弱磁性的前提下,行3.0T M R检查是安全的。根据置入物情况选择感兴趣区能避免金属伪影干扰。
嵇鸣叶春涛苗华栋林光武臧雪如朱震方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3.0T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伴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3.0TMⅪ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伴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8例疑似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全部进行常规MⅪ扫描、弥散加权(DWI)扫描及磁敏感加权(SWI)扫描。结合常规MRI、DWI、SWI检查图像,判断SWI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伴微出血的观测价值。结果本组128例临床疑似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中,SWI发现急性脑梗死46例,其中伴出血19例;DWI发现急性脑梗死73例,其中伴出血的13例;常规MⅪ发现急性脑梗死67例,其中伴出血的12例。按大脑半球、小脑半球、脑干发病部位分类,SWI检出急性脑梗死伴微出血分别为14例、2例、3例;DWI检出急性脑梗死伴微出血分别为11例、1例、1例;常规MRI检出急性脑梗死伴微出血分别为9例、1例、2例。结论诊断急性脑梗死伴出血,SWI明显优于DWI及常规MRI,对脑干和小脑半球的急性脑梗死伴出血灶,由于接近颅底,SWI序列伪影干扰较大,病变显示效果欠佳。
朱震方嵇鸣林光武叶春涛臧雪如刘伟
关键词:MRI磁敏感加权成像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功能成像不同联合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DCE)与扩散加权成像(DWI)不同联合方法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65例乳腺病变患者行3.0 T MR动态增强扫描与DWI检查,所有病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动态增强扫描以Fischer评分表及影像报告数据系统判定良恶性;DWI b值设定为50~850 s/mm2,以恶性病变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95%可信区间上限为鉴别良恶性病变的阈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DCE、DWI的独立诊断效能与不同联合方法的诊断效能。联合方法包括平行试验、系列试验、积分累计法、DCE为主DWI为辅法。结果病理结果示良性病变30例,恶性病变35例。DCE病灶检出率98.5%,1例导管内原位癌漏诊;DWI病灶检出率95.4%,3例导管原位癌漏诊;DCE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5.7%、80%、83.1%,DWI分别为80%、83.3%、81.5%。DCE与DWI联合诊断效能:平行实验94.3%,66.7%,81.5%,系列实验77.1%,96.7%,86.2%,积分累计法80%、86.7%、83.1%,DCE为主DWI为辅法88.6%,90%,89.2%。结论 DCE与DWI不同联合方法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不同。DCE为主、DWI为辅法可作为一种联合诊断方法。
刘伟叶春涛林光武李蔚萍臧雪如朱震方嵇鸣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功能成像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
3.0TMR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3.0T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行MRI及DWI检查,b值取50、450、850s/mm2。计算DWI的病灶检出率,比较不同b值时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以及肿块样病变和非肿块样病变的ADC值。以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上限作为诊断阈值,计算不同b值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DWI对病灶的检出率为95.4%(62/65),包括32例恶性病灶和30例良性病灶;3例导管原位癌未显示。b=50~850s/mm2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3.3%、85.5%、84.8%、86.2%,高于b=50~450s/mm2时的84.4%、80.0%、82.3%、81.8%、82.8%。不同b值时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之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样与非肿块样良恶性病变之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0TMR扩散加权成像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但诊断时需结合常规MR扫描避免漏诊、误诊。
刘伟叶春涛林光武臧雪如朱震方嵇鸣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CE-MRA depicts carotid arteries stenosis with 3 T system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on contrast-enhanced CE-MRA of the blood supply...
王臣刘骏朱震方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