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痛风
  • 3篇护肾
  • 2篇证论治
  • 2篇肾病
  • 2篇痛风肾
  • 2篇痛风性
  • 2篇痛风性肾病
  • 2篇中医
  • 2篇风性
  • 2篇辨证
  • 2篇辨证论治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病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理
  • 1篇医药疗法
  • 1篇遗传学

机构

  • 8篇深圳市中医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国家卫生计生...

作者

  • 8篇李丹
  • 8篇张剑勇
  • 3篇谢纬
  • 3篇王艳玲
  • 2篇谢静静
  • 2篇肖敏
  • 2篇周小梅
  • 1篇杨卓欣
  • 1篇赵恒侠
  • 1篇邱侠
  • 1篇孙景波
  • 1篇彭立生
  • 1篇林松俊
  • 1篇赵恒霞
  • 1篇杨怀新
  • 1篇俞冰
  • 1篇叶君嵩
  • 1篇王辉

传媒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第七届国际中...
  • 1篇新中医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04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6年
痛风患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引起医学各界研究团队关注。痛风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免疫调节系统在痛风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综述免疫系统相关基因与痛风的研究现状:尿酸钠结晶被Toll样受体(TLRs)识别激活核转录因子通路介导炎症反应,但TLR2几个多态性位点与痛风关联不大,TLR4的多态性位点与关节炎症的关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白细胞介素家族在痛风免疫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他免疫相关基因如NLRP3、BCAS3、KCNQ1炎性体与痛风危险因素的关联,通过对痛风的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以促进人们对痛风发病机理的了解。
张剑勇肖敏张薇李丹
关键词:痛风免疫遗传学发病机制基因
论痛风'六高症'
本文通过分析中医对“六高症”的认识,发现其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为病机根本,痰湿瘀结为病机关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健脾补肾、化痰祛瘀并行之治则。中医对“六高症”整体上无系统论述及实践,本文通过对各个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分...
张剑勇谢静静邱侠李丹
关键词:代谢病临床症状中医理论辨证论治
文献传递
护肾痛风泰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35例被引量:6
2003年
痛风性肾病主要发病机理为血尿酸浓度升高 ,尿酸结晶沉积在肾间质 ,使肾小管功能受损 ,逐渐影响肾小球滤过 ,最终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
张剑勇谢纬杨怀新李丹王艳玲
关键词:痛风性肾病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进展被引量:5
2003年
通过研究近 5年来众多医家治疗痛风的临床报道 ,结果显示 :中医学对痛风病重在湿热外邪 ,以实证为主 ,治疗上多以“实则泻之”为原则 ;采用验方辨证加减、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中药外敷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针灸治疗多种方法 ,疗效较好 ,且副作用少 ,复发率低。然证型分类、疗效标准尚不统一 。
谢纬李丹俞冰张剑勇
关键词:痛风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
痛风泰颗粒对急性痛风大鼠IL-1、IL-6及TNF-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痛风泰颗粒对急性痛风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痛风泰颗粒治疗痛风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痛风泰颗粒组、戴芬组,除空白组外,其他三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药物干预7天,观察各组实验大鼠造模前后关节肤色、肤温、肿胀等情况,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右内踝关节液中的IL-1、IL-6的含量和血清中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1、IL-6、TNF-α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提示急性痛风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痛风泰颗粒组和戴芬组IL-1、IL-6、TNF-α的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泰颗粒组与戴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泰颗粒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1、IL-6、TNF-α的释放来治疗痛风。
张剑勇王辉谢静静肖敏李丹
关键词:急性痛风
护肾痛风泰颗粒治疗痛风肾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观察护肾痛风泰颗粒剂治疗痛风肾的疗效机理。方法 :5 6例痛风肾患者按抽签法分为护肾痛风泰颗粒剂治疗组和痛风定胶囊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显效 1 7例 ,有效 1 4例 ,无效 4例 ,有效率达 88.5 7% ,与对照组 (有效率 6 6 .6 7% )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两组均能降低血尿酸 (UA)、血肌肝 (Cr) (P <0 .0 5 )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降低 2 4h尿蛋白定量 (2 4hPRO)、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方面治疗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护肾痛风泰颗粒剂治疗痛风肾疗效较好 。
张剑勇叶君嵩周小梅赵恒侠李丹王艳玲谢纬林松俊
关键词:痛风性肾病痛风定胶囊
痛风现代流行病学及其降尿酸药物研究进展
笔者就近几年来痛风的现代流行病学及其降尿酸药物的研究进展2方面进行综述.现代流行病学介绍了痛风的患病率,地域与性别、年龄分布、家族与遗传的特征,及饮食习惯与饮酒、代谢综合征对痛风的影响,从而提示了如何防范其发生、发展.简...
李丹张剑勇
关键词:痛风流行病学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护肾痛风泰冲剂对痛风肾大鼠Ⅲ型前胶原的影响被引量:10
2004年
痛风性肾病 (goutynephropathy ,GN) ,即痛风肾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是痛风致死的首要原因 ,目的 :探讨护肾痛风泰冲剂对模型大鼠痛风肾的效应机理。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以腺嘌呤灌胃 ,复制痛风肾病理模型 ,给予相应药物。结果 :模型对照组肾重量、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护肾痛风泰组和别嘌呤醇组肾髓质和皮质内尿酸盐结晶比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 ,肾小管萎缩和肾小球减少程度均较模型对照组为轻。护肾痛风泰组血清PCIII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1) ,护肾痛风泰降低该模型大鼠的血清PCIII水平作用与别嘌呤醇相当 (P >0 .0 5 )。护肾痛风泰和别嘌呤醇对血清PCIII的降低水平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 (P >0 .0 5 )。结论 :复制大鼠痛风肾病理模型是成功的 ,护肾痛风泰能明显降低该模型大鼠血清PCIII水平。
张剑勇杨卓欣孙景波彭立生叶志中周小梅赵恒霞李丹王艳玲
关键词: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