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虹膜识别个体化切削治疗近视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虹膜识别的个体化切削治疗近视眼的疗效。方法对216例(384只眼)接受虹膜识别的个体化切削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随访知术后视力比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的患者为82只眼(28.2%),平均夜视力为1.16±0.18。术后屈光度回退较慢,6个月时是0.09±0.33,患者满意率为95.8%(368眼)。结论Zyoptix波前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矫正视力的同时可提高视觉质量。
- 李力高如尧朱涛
- 关键词:虹膜识别个体化切削近视
- 非超声乳化反眉弓状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 2002年
- 高如尧卢佩勇朱涛蒙艳春李力高前应
- 关键词: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角膜散光
- 数字化钼靶X线与核磁共振DWI联合DCE技术在乳腺占位病变性质判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钼靶X线与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技术判断乳腺占位病变性质的价值。方法选择乳腺占位病变患者95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46例。回顾性分析数字化钼靶X线与核磁共振DWI联合DCE检查结果,分析其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乳腺占位病变性质判断的效能。结果数字化钼靶X线诊断恶性病变共40例,其中32例与病理学诊断相符,其判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6%、83.7%、76.8%、80.0%、74.5%。核磁共振DWI联合DCE技术诊断恶性病变共51例,其中40例与病理学诊断相符,其判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77.6%、82.1%、78.4%、86.4%。数字化钼靶X线与核磁共振DWI联合DCE技术共同诊断恶性病变共46例,其中43例与病理学诊断相符,其判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87.8%、90.5%、87.8%、93.5%。结论数字化钼靶X线与核磁共振DWI联合DCE技术共同应用有助于提高对乳腺占位病变性质的判断效能。
- 付泽鸿徐红芳王珺燕程春红李力
-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钼靶X线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方法对36例(67只眼)术前屈光度数为-2.00~-14.50D,平均(-7.21±2.96)D近视患者行LASIK治疗,按切削后角膜基质的厚度分为两组:A组250~300μm,B组>300μm,各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1周及3、12个月进行角膜内皮镜的检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内皮细胞密度。结果LASIK术前和术后1周及3、1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术前和术后1周及3、1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ASIK不引起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改变,是矫正近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
- 李力李筱林
- 关键词:屈光手术内皮细胞近视眼
- VEC化疗联合动脉化疗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比较VEC静脉化疗方案联合眼动脉灌注化疗(IAC)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一组患者采用IAC方案治疗,为IAC组;另一组行2次VEC静脉化疗后联合IAC方案治疗,为VEC+IAC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性及VEGF、MMP-9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及VEGF、MMP-9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VEC+IAC组患者肿瘤直径和厚度均显著小于IAC组(P<0.05),VEGF、MMP-9水平显著低于IAC组(P<0.05)。两组患者保眼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IAC相比较,VEC+IAC联合治疗可更有效地缩小肿瘤体积,并下调VEGF与MMP-9的表达。
- 齐冬梅高利霞王玉刘沙李力
-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泪道插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泪道插管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手术。笔者所在医院2008-01-2011-06采用泪道插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58例58只眼,现报告如下。
- 尹燕卢佩勇李力刘新颜朱文娟
- 关键词:泪道再通管鼻泪管阻塞慢性泪囊炎
- LASIK治疗远视和远视散光的临床效果
- 2004年
- 朱涛陈静李力高如尧卢佩勇仙倩倩
- 关键词: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远视散光
- 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并可折叠硅凝胶人工晶体植入术
- 2008年
-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硅凝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方法对35例(36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硅凝胶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水肿、前房反应、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1、7、30、90d裸眼视力在0.5以上的眼数分别为25(79.4%)、29(80.6%)、32(88.9%)、33只眼(91.7%),术后3、7d角膜散光度为(1.02±0.83)、(0.85±0.37)D,与术前的(0.95±0.87)D比较,无明显差别。术后角膜水肿及前房炎性反应轻。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1.7%。结论该手术切口小、操作简便、术后反应轻、散光小,使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即可获得最佳视力,且屈光状态稳定,大大缩短了康复的时间。
- 卢佩勇蒙艳春刘新颜高如尧朱涛李力陈宁于成玉李春建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小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