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力人

作品数:87 被引量:66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7篇直肠
  • 54篇肠癌
  • 44篇直肠癌
  • 42篇肿瘤
  • 36篇肠肿瘤
  • 34篇预后
  • 33篇结直肠
  • 31篇直肠肿瘤
  • 26篇结直肠癌
  • 16篇结直肠肿瘤
  • 15篇外科
  • 15篇淋巴
  • 14篇手术
  • 14篇术后
  • 14篇胃肠
  • 13篇胃肠道
  • 13篇肠道
  • 12篇疗效
  • 12篇间质
  • 12篇间质瘤

机构

  • 81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85篇李力人
  • 76篇万德森
  • 76篇潘志忠
  • 60篇伍小军
  • 60篇陈功
  • 57篇卢震海
  • 56篇丁培荣
  • 43篇周志伟
  • 16篇孔令亨
  • 16篇林俊忠
  • 11篇方淯靖
  • 10篇王福龙
  • 6篇张荣欣
  • 5篇郑美春
  • 5篇姜武
  • 5篇曾智帆
  • 5篇彭健宏
  • 4篇彭志恒
  • 4篇高远红
  • 4篇周仲国

传媒

  • 16篇癌症
  • 14篇广东医学
  • 9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结直肠肛门外...
  • 4篇2006全国...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大肠肛门病外...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1篇2007
  • 21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JCC—TRG联合ypTN分期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预后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AJCC-TRG分级联合ypTN分期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后的预后,并筛查预后最差的亚组人群。方法 2004—2012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LARC 263例,男176例,女87例,中位年龄55岁。所有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并于放疗结束后6-8周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根据第7版AJCC-TRG分级标准及ypTNM分期标准对术后组织标本重新评价。生存分析评价不同肿瘤退缩分级(TRG)联合ypTN对各项生存指标的预测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OS、DFS、LRFS及DMFS,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0.1个月,全组5年OS、DFS、LRFS和DMFS分别为80.0%、75.0%、97.0%和81.0%。不同ypT/TRG、ypN/TRG组合间的OS、DFS及DM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ypT3—T4/TRG 2—3、ypN1—N2/TRG 2—3亚组预后最差,5年OS,DFS和DMFS分别为66.9%、56.0%,52.2%、41.4%和60.9%、46.0%。结论 AJCC-TRG联合ypTN分期能更准确评估LARC预后,筛查出高危远处转移预后最差亚组人群,对指导LARC个体化术后辅助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魏嘉旺肖巍魏奚少彦常晖王俏镟李力人张惠忠曾智帆丁培荣高远红
关键词:预后
胃肠道间质瘤大小与预后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原发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该院1990年1月至2006年3月132例能完全切除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含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重新复核并进行随访,分析原发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6.0个月,术后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和70.9%。原发灶肿瘤完全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与其性别、肿瘤部位和大小、肿瘤性质、核分裂及复发转移有关;但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肿瘤性质和复发转移相关(P<0.05)。以2cm为界比较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cm为界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GIST原发灶大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直径≥2cm的患者应加强随诊。
伍小军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陈功李力人卢震海丁培荣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预后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40
2002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病例 1312例 ,建立数据库。选择性别、年龄、血型、病程、首发症状、肿瘤大小、组织类型、肠壁侵袭、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因素 ,用Logistic回归 (spss10 .0统计软件 )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性别、病程、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病理分级、肠壁侵袭和淋巴结转移与肝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 ,仅性别、肠壁侵袭和淋巴结转移与肝转移有关。结直肠癌肝转移男女性别比为 1.9∶1。肝转移发生与肿瘤侵袭肠壁的层次呈正相关 (r=0 .92 6 ,P =0 .0 2 4 )。肝转移发生与淋巴结转移距离的远近无关 (r =0 .74 8,P =0 .2 5 2 )。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性别、肿瘤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男性结直肠癌患者更易发生肝转移。肿瘤侵袭肠壁越深 ,发生肝转移的危险越大。年龄、血型、病程、首发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术前合并症。
张森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陈功卢震海伍小军李力人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
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通过分析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探讨它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有完整病理学检查和随访资料的1 051例根治性切除的大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活检数目、淋巴结转移度、转移范围和跳跃式转移等淋巴结转移相关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转移达肠旁组,中间组,中央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2%,65.2%,50.1%,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中,取检淋巴结数>5枚者和≤5枚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6.5%和84.4%,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取检淋巴结数>7枚者和≤7枚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和57.5%,差异有显著性(P<0.01)。淋巴结转移度和跳跃式转移不影响预后。结论淋巴结活检数目和转移范围是影响预后的潜在因素。
李力人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陈功伍小军卢震海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淋巴转移预后
FOLFOX6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7年
背景与目的:FOLFOX6方案应用于晚期结直肠癌已有一段时间,但尚未见系统评价FOLFOX6方案临床研究的报道,本研究观察FOLFOX6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评价该方案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推广价值。方法:9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FOLFOX6方案化疗,即草酸铂100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滴2h,d1;甲酰四氢叶酸(leucovorin,CF)400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滴2h,d1,接着用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400mg/m2静脉推注,继以5-FU2.4g/m2持续静脉滴注46h。应用CT、MRI评价每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用X2检验分析两组间有效率的差异,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log-rank法比较生存差异。结果:全组患者CR4例,PR33例,SD19例,PD35例,有效率40.7%,既往未接受其它治疗(第一组,60例)与既往接受过其它治疗(第二组,31例)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位生存17个月,第一组中位生存20个月,第二组中位生存12个月;疾病进展时间(timetoprogress,TTP)7个月,第一组TTP为9个月,第二组TTP为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周围神经炎、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多为Ⅰ~Ⅱ级,未见Ⅳ级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休息期间或作相应的治疗后均可恢复。结论:FOLFOX6方案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案,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较轻,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较为理想的化疗方案。
王国强万德森周志伟潘志忠陈功卢震海方淯靖伍小军李力人丁培荣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草酸铂化学疗法
57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外科治疗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为优化PGIL外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1990年10月至2015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57例PGI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患者的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PGIL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男性43例,女性14例,年龄16~80(中位数48)岁。Musshoff肿瘤分期Ⅰ期17例(29.8%),Ⅱ期19例(33.3%),Ⅲ期9例(15.8%),Ⅳ期12例(21.1%)。有44例(77.2%)行择期手术,13例(22.8%)因急腹症行急诊手术。32例(56.1%)肿瘤完全切除,18例(31.6%)行肿瘤部分切除,7例(12.3%)肿瘤未能切除。4例(7.0%)予以单纯外科治疗;53例(93.0%)接受综合治疗,其中5例(8.8%)行术前化疗联合外科手术,40例(70.2%)行手术切除联合术后化疗,8例(14.0%)行手术联合围手术期化疗。急诊手术病例中,Ⅲ、Ⅳ期患者占76.9%(10/13),而择期手术Ⅲ、Ⅳ期患者则只占25.0%(11/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9.503,P= 0.002)。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淋巴细胞来源淋巴瘤(P= 0.000)、Musshoff Ⅲ、Ⅳ期(P= 0.001)、急诊手术(P= 0.000)和肿瘤非完整切除(P= 0.007)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更差;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细胞病理类型(HR= 13.75,95%CI:3.546~ 53.308,P= 0.000)和手术时机(HR= 7.497,95%CI:1.163~48.313,P= 0.034)是影响Ⅰ、Ⅱ期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外科治疗是PGIL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T淋巴细胞来源的PGIL患者预后欠佳。
彭健宏肖斌毅赵怡馨李聪张荣欣陈功李力人卢震海丁培荣万德森潘志忠伍小军
关键词:淋巴瘤胃肠道外科治疗预后
卵巢癌单病种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临床实践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卵巢癌单病种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会诊的开展情况,评价MDT模式在卵巢癌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参加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卵巢癌单病种MDT会诊的连续性患者队列,分析临床资料、MDT会诊决策内容、执行情况和随访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结果在入组的243例患者中,原发性卵巢癌203例,其中诊断为Ⅰ~Ⅱ期5例(5/203,2.5%),Ⅲ~Ⅳ期85例(85/203,41.9%),复发性113例(113/203,55.7%);组织学类型为上皮性肿瘤171例(171/203,84.2%)。全部病例共进行265例次讨论,建议化疗236例次(236/265,89.1%),其中203例次(203/236,86.0%)执行化疗,184例次(184/203,90.6%)达到预期疗效,与未执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6%vs.45.5%,P<0.001);建议手术治疗154例次(154/265,58.1%),其中145例次(145/154,94.2%)执行手术,143例次(143/145,98.6%)达到预期疗效,与未执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6%vs.33.3%,P<0.001);建议其他治疗168例次(168/265,63.4%),其中112例次(112/168,66.7%)执行建议,95例次(95/112,84.8%)达到预期疗效,与未执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8%vs.33.9%,P<0.001)。结论MDT模式在卵巢癌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布局以及全程管理等临床实践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近期治疗效果。但由于随访时间及病例数有限,卵巢癌单病种MDT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索。
邱雅杨帆梁思思周文灏成霞琴王寅何洁华张嵘李力人郑云刘学奎王军业张旭彭柔君李俊东
关键词:卵巢肿瘤妇科恶性肿瘤
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与社区防治的研究
万德森潘志忠李力人伍小军卢震海柳青陈功丁培荣孔令亨郑美春方淯靖林俊忠彭志恒朱亚萍徐卫文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肿瘤学。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术后远处转移、局部复发是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原因,由于诊治方面不够重视预防、早诊率低、分期标准不够精确、治疗不够规范,导致中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50...
关键词:
关键词: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端粒酶逆转录酶的临床病理学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端粒酶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尽管端粒酶能够在70~90%的恶性肿瘤细胞中检测到活性,但是它的活性与恶性肿瘤病人预后的关系仍旧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索端粒酶的核心组分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
李力人万德森Julia LloydCassandra McIverMichael TexlerNick RiegerPeter HewettJenny Hardingham
关键词:结直肠癌端粒酶活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预后因素
文献传递
直肠癌患者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1999年262例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远切缘长度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复发转移有关,肿瘤部位、远切缘长度与局部复发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和远切缘长度是影响术后复发转移的预后因素,远切缘长度是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分化程度和远切缘长度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根治性前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肿瘤远切缘短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风险增大。
梁君林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陈功卢震海李力人伍小军丁培荣
关键词:直肠癌肿瘤复发肿瘤转移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