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利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原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02例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措施与疗效,对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对照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48例(应用西医西药);治疗组54例(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清开灵注射液),治疗28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为优(P<0.05);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如能结合中药救治可提高疗效,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验证,以便推广应用。
- 张新民李国利肖鹏
-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西医结合
- 亚低温在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脑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直至80年代才正式被命名,研究发现轴索损伤程度与颅脑损伤仡情有关,颅脑损伤越严重轴索损伤越严重。尤其是重度DAI常常是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伤后植物生存状态和严重致残的最常见原因。90年代以来DAI已日益受到学者及临床等的重视,DAI的诊断及治疗及时与否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我科近年来应用亚低温等综合措施的治疗重度DAI取得较好疗效。
- 李国利朱宝成
- 中药治疗中风68例
- 2002年
- 李志亮李国利等
- 关键词:中风中医药治疗活血化瘀
- 颅脑外伤的CT诊断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CT表现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颅脑外伤患者的CT资料。结果:CT分型越高,临床预后越差(P<0.01)。结论:颅脑损伤的CT分型是科学有价值的。
- 孙峰涛李明冯奇李国利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预后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 双额叶底部脑挫裂伤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双额叶底部脑挫裂伤的损伤机理及诊治体会。方法:对19例双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恢复良好13例,中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1例。结论:双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切不可单纯以患者的意识、血肿量的大小,中线结构有无移位来确定手术指征,应尽可能在脑疝发生前依据病情变化,及时手术减压,以免丧失手术时机。
- 朱宝成李国利
- 关键词:脑疝对冲伤颅内血肿
- 高血压脑室出血临床特点及治疗被引量:3
- 2010年
- 本组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45~70岁,平均56.5岁。均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最长20年,最短1年,平均10年。
- 李国利张新民肖鹏李军万鹏朱宝成明洪
- 关键词:高血压脑室出血
- 146例小儿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体会
- 2003年
- 肖鹏张新民李国利万鹏李军
- 关键词:小儿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
- 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索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①亚低温组54例,均于24h内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32℃~35℃,维持3~8d;②常温组48例,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分别于入院后第1d及第8d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CS)疗效评估,6个月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估。结果入院第1d,两组GCS评分结果(P>0.05),第8d亚低温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时GOS标准随访评估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伤后24h内接受治疗,疗效确切,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 张新民李国利肖鹏
- 关键词:亚低温疗法颅脑损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