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娆娆
- 作品数:108 被引量:54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 桑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桑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桑黄提取物的方法包括:称取桑黄粉末,加入20倍体积60%乙醇,加热,保持沸腾,回流提取1h,得到提取液;对所述提取液进行离心,得到上清液,减压干燥至干,即得所述桑黄提取物。本发...
- 李娆娆郭珊珊
- 文献传递
- 枸杞子结合多酚碱水解与酸水解提取工艺的比较和产物分析
- 2024年
- 为了全面评估枸杞子中的酚类成分,本研究分别利用碱水解和酸水解法制备了其中的结合多酚(non-extractable phenolic compounds, NEPC)。选取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了酸或碱的浓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等与NEPC得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优化了水解工艺参数。碱水解过程中的时间对NEPC得率影响显著,而料液比对酸水解的结果影响较大;最佳工艺条件下,碱水解和酸水解获得的NEPC分别为0.65±0.05 mg/100 g和0.52±0.03 mg/100 g。利用UPLC-Q-TOF-MS,从水解产物中解析了11种化合物,主要是苯丙素衍生物。11种化合物都可在酸水解产物中被检出,而碱水解产物中仅鉴定出4种物质。研究结果表明,碱水解能得到更多的NEPC,酸水解产物则表现出良好的化合物多样性,因此制备NEPC时,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水解方法。
- 王妍曾文俊张玉婷布尔汉·洁吾海尔阿依李艳萍丁建宝李娆娆杨晋
- 关键词:枸杞子碱水解酸水解
- 中药槐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6
- 2002年
- 李娆娆原思通肖永庆
- 关键词:中药槐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中药炮制辅料羊脂油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 为掌握羊脂油目前质量控制概况,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国家标准及进出口标准并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显示羊脂油作为一种常用中药炮制辅料,目前存在着仅有食用标准、且专属性较差,尚无药用标准等问题。因此对羊脂油进行实验研究并制订...
- 黄兰岚李娆娆原思通黄璐琦
- 关键词:炮制辅料
- 文献传递
- 棉毛橐吾根茎中3个黄酮类化合物的NMR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从棉毛橐吾(Ligularia vellerea)根茎中分离得到2个查尔酮和1个黄酮类化合物:3,2′,4′-三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1)、4,2′,4′-三羟基-查尔酮(2)和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3).应用1D和2D NMR(包括1H-1H COSY、HSQC和HMBC)对这3种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确认了化合物1和3中甲氧基和羟基及化合物2中羟基的连接位置,并对它们的1H和13C的化学位移进行了全归属.
- 王彩芳李俊平李娆娆赵昱张雁冰张振中
- 关键词:NMR黄酮
- 中药槐花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
- 1研究目的:槐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止血药.自1977年版以来,历版《中国药典》均将槐花、炒槐花和槐花炭作为法定的饮片收载.但是炒槐花和槐花炭的传统炮制工艺完全...
- 李娆娆
- 关键词:中药饮片槐花
- 文献传递
- 干支耳位疗法简介被引量:4
- 2021年
- 文章介绍了干支耳位疗法的理论架构、应用中遵循的条例,揭示了干支耳位疗法的时空模式特点,以及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价值。干支耳位疗法是运用《黄帝内经》经络学说、经筋学说、脏腑学说、五运六气理论以及《伤寒论》六经辨证等理论为指导思想,将耳朵、耳孔周围按规律划分为12个区域,形成一个系统的、庞大的耳部诊断、治疗体系。本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显示出极好疗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研究、推广价值,属于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外治法。
- 王育勤高望苏庆民李娆娆
- 关键词:天干经脉经筋耳贴
- 多成分同时比较芫花及芫花叶化学组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多成分比较芫花花蕾和芫花叶的化学组成。方法:以芹菜素、木犀草素、羟基芫花素、芫花素为对照品,采用RP-HPLC方法测定芫花花蕾及芫花叶中4个成分的含量,比较2个药用部位的成分组成差异。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58∶42∶0.5),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木犀草素、羟基芫花素)、338 nm(芹菜素、芫花素),柱温35℃。结果:芫花花蕾中这4个成分的质量分数依次为0.017%,0.088 4%,0.069 9%,0.059 3%,芫花叶中这4个成分质量分数依次为0.011 8%,未检测到,0.012 3%,未检测到。结论:芫花叶和芫花花蕾含有两个相同成分,但含量不同;而花蕾中的两个成分在叶中未检测到,表明叶与花蕾成分不同,可根据临床治病目的分别入药。
- 谢锦艳范崇庆宋小妹顾雪竹李娆娆方婧
- 关键词:芹菜素木犀草素芫花素
- GC法测定炮制辅料羊脂油中油酸的含量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炮制辅料羊脂油中油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GC法测定,色谱柱为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0.25μm×0.25 mm×30 m),进样口温度230℃,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30℃,柱温初始温度100℃,保持5 min,以8℃.min-1升至180℃,然后以2℃.min-1升至230℃;载气为高纯氮气(99.99%),流速1.0 mL·min-1,分流比20∶1。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为取羊脂油0.4 g,加入0.5 mol.L-1的KOH-甲醇溶液15 mL,于60℃水浴30 min,冷却后,加入14%BF3-乙醚溶液10 mL,于60℃水浴5 min,放置,待其冷却至室温,加入正己烷10 mL和饱和NaCl水溶液10 mL,静置,待其分离,取上清液,以16-烷为内标物,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油酸甲酯在2.02~10.1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暂定含油酸不得少于6.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可用于该辅料的质量标准控制。
- 黄兰岚杨立新石金敏李娆娆顾雪竹麻印莲方婧田甜
- 关键词:炮制辅料甲酯化油酸
- 基于高分辨质谱分析的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中生地黄汁的制备工艺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对参照历代本草和医籍中记载的生地黄汁4种制备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最符合百合地黄汤方义的生地黄汁制备方法。方法:经古籍文献考证,已知制备生地黄汁的4种方法分别是鲜地黄捣汁、鲜地黄蒸汁、鲜地黄煮汁、生地黄煮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Q-TOF-MS),分析4种方法制备得到的生地黄汁的化学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PCA)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从4种生地黄汁共鉴定出27个化学成分,包括10个环烯醚萜苷类、14个苯乙醇苷类、2个酚酸和1个紫罗兰酮。4种生地黄汁中共有的化学成分有15个,包括7个环烯醚萜苷类、7个苯乙醇苷类和1个酚酸。(2)4种生地黄汁共有的化学成分,经对照品比对的有5个,分别为梓醇、桃叶珊瑚苷、地黄苷D、益母草苷和洋地黄叶苷C。(3)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在鲜地黄捣汁中未检测到,但在鲜地黄蒸汁、鲜地黄煮汁、生地黄煮汁中均检测到,说明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是鲜地黄受热后产生的,并非鲜地黄的原有成分。(4)通过对洋地黄叶苷C和毛蕊花糖苷的一级、二级碎片离子比对分析,结合两者及异毛蕊花糖苷3种化学成分的空间结构异同,认为毛蕊花糖苷是由洋地黄叶苷C受热断裂糖苷键,脱去一分子甘露糖转化而来。(5)毛蕊花糖苷可异构化生成异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的相对含量随着鲜地黄受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毛蕊花糖苷和洋地黄叶苷C的相对含量却并未相应减少,推测洋地黄叶苷C也是由其上游成分转化而来。结论:鲜地黄捣汁与其他3种方法制备得到的“生地黄汁”在成分方面有显著区别,其他3种方法制备的“生地黄汁”化学成分组成较相似。虽然4种方法均可用于制备“生地黄汁”,但以鲜地黄蒸汁、鲜地黄煮汁和生地黄煮汁作为百合地黄汤中“生地黄汁”�
- 魏梦佳陈凤鸣张志杰赵一帆李娆娆李鹏何倩灵
- 关键词:鲜地黄百合地黄汤毛蕊花糖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