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彦生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3篇冬小麦
  • 3篇栽培
  • 2篇玉米
  • 2篇套作
  • 2篇高产
  • 1篇倒伏
  • 1篇多效唑
  • 1篇修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玉米倒伏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栽培技术研究
  • 1篇职业高师
  • 1篇植株
  • 1篇植株特性
  • 1篇山前
  • 1篇山前平原
  • 1篇生产力
  • 1篇生理

机构

  • 8篇河北农业技术...

作者

  • 8篇李彦生
  • 7篇周印富
  • 5篇张志诚
  • 1篇王景安
  • 1篇高书国
  • 1篇刘贺昌
  • 1篇张智猛
  • 1篇王文颇
  • 1篇朱通顺
  • 1篇崔勇
  • 1篇王介元

传媒

  • 5篇河北农业技术...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作物杂志
  • 1篇腐植酸

年份

  • 1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3
  • 2篇1990
  • 1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玉米倒伏及其影响因素(综述)被引量:43
1998年
综述了玉米倒伏的类型、对产量的影响、同玉米倒伏有关的植株特性以及影响玉米倒伏的环境因子和栽培措施。
王文颇李彦生周印富
关键词:玉米倒伏植株特性影响因素
农艺教育专业实行主辅修制初探
1996年
论述了主辅修制的含义、辅修课设置的原则、农艺教育专业主辅修制教学方案。
王介元李彦生崔勇高书国刘贺昌
关键词:农艺教育专业主辅修制职业高师教学改革
全文增补中
BcFA浸秧对甘薯形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1996年
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BcFA对甘薯秧苗进行浸秧,研究了其对甘薯形态、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cFA浸秧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枝数和分枝长度,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11.7%)、叶水势和叶片含水率及其秧苗成活率,改善薯块构成,尤其是提高大、中薯块比率。甘薯增产26.21%,且达到显著水平。并提出较高产量和较高经济效益的浸秧浓度。
张智猛李彦生周印富王景安朱通顺
关键词:黄腐酸浸秧甘薯生理
2次正交旋转设计统筹上下两茬作物的试验研究简报被引量:2
1993年
应用2次正交旋转设计,筛选单一作物高产农艺措施组合的试验研究已很普遍,但同时筛选上下两茬作物高产农艺措施组合的试验设计与分析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全年粮食综合高产为目标,对冬小麦套作玉米的上下两茬作物进行了统筹设计和分析,以探索全年两茬作物高产农艺措施组合。 1 试验设计试验选用套作带距、全年底施氮肥量、全年追施氮肥量、全年底施磷肥量及种植密度5种措施为决策变量。以全年亩产量为目标。
蔡培思张志诚李彦生周印富
关键词:小麦冬小麦套作田间试验
燕山东段山前平原冬小麦高产栽培优化农艺措施组合的研究
1989年
以密度、氮肥、磷肥、氮肥施用期及灌水五项措施为决策变量。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方案,经田间试验后进行计算机处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本文对因素效应和不同产量等级筛选出的优化农艺方案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本生态区以灌水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300公斤/亩产量的优化方案有2274套出现频率为72.8%。相应的优化农艺组合为27~28万苗/亩,20.8公斤/亩尿素,21.0公斤/亩三料磷肥,氮肥底施和枝节期追施,灌水130米~3/亩。
蔡培思周印富张志诚李彦生
关键词:小麦栽培
冀东平原井灌粮区种植方式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1993年
<正> 冀东平原生态类型区位于东经117°1′~119°18′,北纬39°03′~40°28′,是河北省高产粮区。其年总辐射量为112.52千卡/厘米~2,降水量679.8毫米,且井灌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0.65℃,≥0℃积温4342.
蔡培思周印富李彦生张志诚
关键词:灌溉小麦套作栽培
秦皇岛地区平原春玉米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1990年
本文阐述了对秦皇岛地区平原春玉米的产量与主要气象因素(温、光、水)相关关系的分析,明确了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气象因素及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本区两个玉米主栽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提出了高产栽培下的适宜指标;还阐述了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农艺措施为决策变量,得出的相应的数学模型,及筛选出的亩产500kg以上产量水平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
蔡培思李彦生张志诚周印富
关键词:玉米春玉米高产模式栽培技术
多效唑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技术及对群体器官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1990年
本研究通过用多效唑对冬小麦浸种和各时期不同浓度的叶面喷施证明,在冬小麦上拔节期前4—5天,喷施多效唑196ppm为最合适。并从群体器官结构水平揭示了多效唑的作用,表现在能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厚度;稳定后期叶面积;改善产量因素结构。增产率小区试验(对照倒伏情况下)30.75%,大区试验为10.7—11.9%。
张志诚李彦生周印富
关键词:冬小麦多效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