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顺
- 作品数:101 被引量:27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前后风力机尾流干扰实验分析及混合尾流模型验证
- 2023年
- 为研究两台水平轴风力机在不同排布下尾流的相互影响,开展两台风力机串联和错列工况下的尾流速度风洞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相同来流情况,风力机不同排布下混合尾流的尾流膨胀速率相同;串联风力机的轴向间距小于6倍风轮直径时,其混合尾流比单台风力机尾流恢复快。另外,对已有尾流模型的叠加方法(速度亏损平方和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基于Park-polynomial模型和Park-Gauss模型得到的叠加尾流在距下游风力机3.5倍风轮直径的截面与测量值吻合良好。之后的截面高估了尾流的速度亏损。该研究为发展更准确的尾迹模型提供了风洞测量数据,对风电场内风力机排布优化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 马高生常吉祥李德顺霍春玉刘念爽李仁年
- 关键词:风力机风洞
- 动态风向对风力机尾流演化规律的影响
- 2023年
- 为了研究动态风向对水平轴风力机尾流演化规律的影响,文中基于OpenFOAM软件平台,采用大涡模拟(LES)耦合致动线模型(ALM)的方法,分析动态风向幅值变化对尾流速度特性、湍流特性以及蜿蜒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动态角度幅值的变化,尾流速度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4D(D为风轮直径)以后,且随着角度幅值的增加,尾流平均速度的恢复越来越快;动态风向条件下,叶尖涡出现振荡现象,且随着动态风向角幅值的增加,振荡幅度越来越大;风向角的动态变化加剧了尾流的蜿蜒,随着角度幅值的增加,尾流中心最大偏移量增加,增长符合二次幂函数规律,且远尾流的增长率远大于近尾流;当动态角度变化幅值达到15°时,10D处的尾流中心偏移量达到了48.62%;动态风向角变化幅值的增加会改变尾流边界,导致尾流影响范围扩大.
- 郭涛李晔李德顺韩伟韩伟
- 关键词:大涡模拟
- 风剪切对风力机设计的无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根据指数律的风速分布函数,对风轮扫掠面积上的实际风功率与以风轮中心风速为设计风速产生的风功率的差值做精确计算,得到了风功率的增量。在四类廓线指数、七种塔架高度情况下,利用数值积分方式计算得到的结果表明,采用风轮中心风速做为单一的设计风速是切实可行的,风剪切对于风力机的气动设计基本无关。
- 张玉良杨从新李仁年李德顺李晓鹏杨瑞
- 关键词:水平轴风力机
- 风力机尾流影响沙尘输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过在风洞中构建符合强沙尘暴特征的风沙流场,开展不同叶尖速比下风力机尾流对沙尘输运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风轮旋转对沙尘输运具有明显阻挡作用,叶尖涡和中心涡造成沙尘的局部聚集现象,且上叶尖涡发生区域的聚集效应更加显著。尾流不同位置处的横向剖面沙尘聚集呈圆弧带分布,风力机后5D时沙尘在横向截面分布趋于均匀。另外,叶尖速比越大,上叶尖涡聚集效应越强,且与中心涡沙尘聚集分界越明显;低叶尖速比时,下叶尖涡对沙尘的聚集效应不明显,高叶尖速比时,下叶尖涡对沙尘的聚集效应更加明显;叶尖速比越大,风力机的阻沙效果越好。
- 马高生霍春玉李德顺李德顺
- 关键词:风力机沙尘风洞
- 一种风光互补一体化结构
- 一种风光互补一体化结构,包括聚光部件上半部分(1)、风力机及其连接件(2)、聚光部件下半部分(3)、转轴(4)、发电机(5)、尾舵(6)、尾舵支撑件(7),风力机为垂直轴风力机时,风轮高度为H,风力机为水平轴风力机时,风...
- 李寿图杨从新李德顺李银然
- 文献传递
- 风力机对沙尘输运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
- 2023年
- 采用风洞试验的方法,以风力机模型和腾格里沙漠沙尘为研究对象,使用自主设计的点源式下沙仪构建风沙流场,在风力机后方5个截面处,收集沙尘、测量沙尘质量并计算输沙率,研究风力机对沙尘输运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风轮旋转会促进沙尘在尾流区聚集,影响沙尘的输运;随着尾流的不断发展,尾流对沙尘输运的影响逐渐减弱.尾流区叶尖涡和中心涡处沙尘聚集,叶尖涡对沙尘的聚集效应相对中心涡更明显.风力机风轮的旋转会对沙尘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且对大粒径沙尘的阻碍作用强于小粒径沙尘.
- 李德顺刘念爽马高生马高生
- 关键词:风洞试验风力机
- 基于小波分解的DIF-RBFNN超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方法被引量:4
- 2019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wavelet-decomposition)的数据输入格式-径向基神经网络(data input format-radial basis functional neural network)超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将风速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减缓风速时间序列的波动性,然后将分解后的低频、高频部分分别建立数据输入格式(风速输入矩阵),并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最后通过自适应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结合宁夏某风场实测数据,将该预测模型和其他三种预测模型的仿真实验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 李德顺李宁李银然吴世龙李仁年郭涛
- 关键词:小波分解径向基神经网络
-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
-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为了解决常规风力机在风况复杂的区域工作时,存在风能利用低、发电效率低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该风力发电机组,包括聚能外筒、承重基座、对转双转子电机、阻力型...
- 李德顺杨弘毅臧志昭杨娟龙傅学刚陈芳园张建梅
- 文献传递
- 基于外场风力机翼型的非定常特性研究
- 2016年
- 以测绘的外场真实叶片为研究对象,截取有代表性的叶尖和叶根翼型,对比研究其非定常特性。结果表明:运行在小攻角(2.93°)下的叶尖翼型,由于其表面相对较大的粗糙度和增大的尾缘厚度联合作用诱导出极其复杂的旋涡结构,使其升阻力系数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压力呈现复杂的动态分布形式;而叶根翼型由于其大功角(11.273°)运行和增大的尾缘厚度联合作用,导致气动力出现非定常变化,流场出现强烈的大尺度旋涡结构;说明同一叶片表面粗糙度不同、运行攻角及尾缘厚度不同,会在不同翼型断面诱导出不同的旋涡结构,导致叶片出现复杂的非定常气动特性。
- 李银然李仁年李德顺王秀勇
- 关键词:翼型非定常特性
-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叶片层的翼型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叶片层的翼型,涉及空气动力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升力系数,实现更大的失速迎角和更小的阻力,从而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风轮的风能吸收效率。本发明包括:S1段和S5段为翼型的后缘收缩段,S...
- 王清李德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