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敏朋

作品数:31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原发性
  • 8篇结石
  • 8篇肝癌
  • 7篇胆管
  • 6篇胆道
  • 6篇胆道镜
  • 5篇胆管结石
  • 5篇原发性肝癌
  • 5篇射频
  • 5篇射频消融
  • 5篇术后
  • 5篇切除
  • 5篇外科
  • 5篇消融
  • 5篇化疗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5篇肝动脉
  • 4篇胆囊
  • 4篇栓塞

机构

  • 26篇广西中医药大...
  • 5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李敏朋
  • 25篇俞渊
  • 19篇潘孟
  • 18篇许斌
  • 11篇赫军
  • 10篇潘壮
  • 8篇陆世锋
  • 7篇廖轲
  • 7篇范芳
  • 5篇胡嗣钦
  • 3篇左江伟
  • 2篇唐乾利
  • 1篇陈林
  • 1篇李洁华
  • 1篇唐宏亮
  • 1篇肖开银
  • 1篇黎乐群
  • 1篇黄欣
  • 1篇温志浩
  • 1篇韦业

传媒

  • 3篇广西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微创医学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系统医学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 1篇第九次全国中...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FOLFOX-HAIC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对巨块型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评估改良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方案(mFOLFOX)用于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对肿瘤直径>10 cm的巨块型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30例肿瘤直径>10 cm的巨块型HCC患者接受mFOLFOX-HAIC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变化,采用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5.0版)分别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经2个周期联合治疗后,RECIST 1.1疗效评估结果显示,疾病控制率达90.0%;肿瘤学指标明显下降;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7%,1~3级不良事件予以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未影响下一个周期治疗。结论mFOLFOX-HAIC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对巨块型HCC是安全、有效的。
滕金豪俞渊潘孟李敏朋陈伟棠陈金梅
关键词:肝细胞癌巨块型肝动脉灌注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肝吸虫致胆囊切除术后急性梗阻性黄疸7例诊治体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总结肝吸虫致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急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肝吸虫致胆囊切除术后发生急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EST),并放置鼻胆管引流,术后规范口服吡喹酮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合并肝吸虫感染的胆囊结石患者,应系统驱虫治疗后再行胆囊切除术,而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急性梗阻性黄疸,可选择行ERCP及EST治疗,效果良好。
李敏朋赫军俞渊许斌左江伟廖轲
关键词:肝吸虫梗阻性黄疸胆囊切除术吡喹酮
基于ERAS理念下中医康复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康复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中医康复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ERAS理念指导下的中医康复技术管理,对照组采用ERAS术后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术前资料和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第1、7天肝功能恢复情况、第一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疼痛VAS评分、肝功能恢复情况和第一次排气及排便时间等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ERAS术后管理中联合应用中医康复技术可以加速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明显的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并对肝功能及术口的恢复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韦业陈广辉温志浩李敏朋俞渊李洁华樊昌婷王永鑫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中医康复原发性肝癌
非中医外科专业学生在外科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案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以来,医学生不仅需要完成自身专业学科的学习,一些非本专业科室、辅助医技科室的轮转也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但是,许多临床医学生在轮转非本专业科室时,未能很好地学习到相关科室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1],这对于综合性要求较高的临床医学而言,无疑是隐患的存在。外科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不可少的轮转科室,承担着训练医学生临床专业技能、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任务。随着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增多,外科科室的教学也面临机遇与挑战。
李敏朋杨鹏唐宏亮许斌俞渊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案
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门静脉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化疗( PVC)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1组、综合2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综合1组先行 TACE 治疗,一周内行 RFA +PVC;综合2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在病灶区行 RFA,结束后进行 PVC 治疗,一周内行 TACE。对照组单纯使用 RFA 治疗1~3个疗程,具体次数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显示的血流情况定。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AFP 阳性率、肿瘤直径及1年、2年生存率。结果3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相应治疗,并全部获得随访。综合1组和综合2组治疗后肝功能恢复、AFP 阳性率及肿瘤缩小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综合1组、综合2组及对照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65%,80%、55%和40%、20%,综合1组、综合2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综合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控制肿瘤进展的有效治疗手段。
俞渊赫军许斌吴曰清李敏朋胡嗣钦廖轲潘孟左江伟陆世锋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射频消融门静脉化疗
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谵妄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谵妄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腹腔镜手术后出现谵妄症状的2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19例症状较轻,经吸氧,使用氟哌啶醇、氟哌利多、奥氮平、氯丙嗪等药物对症治疗后24 h内好转;4例症状较重,予以改善脑循环及补充营养等支持疗法,并辅以心理治疗,1周内症状消失。无一例死亡。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发生的急性谵妄早期发现、诊断并治疗,对其术后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潘孟赫军陆世锋左江伟李敏朋廖轲许斌范芳俞渊潘壮
关键词:谵妄腹腔镜检查老年人病例报告
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7年8月~2019年12月我科对18例有胆道手术史的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采用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结石残留情况、二期胆道镜取石次数、结石清除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18例均顺利完成经皮经肝一期扩张窦道胆管造瘘硬质胆道镜取石,无严重出血、脏器损伤及术后胆漏等并发症。18例均行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其中胆道镜取石1次1例,2次4例,3次及以上13例,最终结石取净16例(88.9%)。18例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3~26个月),16例取净结石者有2例复发,16例治疗效果为优,2例偶发胆管炎。结论经皮经肝一期硬质胆道镜联合二期电子胆道镜取石治疗有胆道手术史患者的弥漫型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潘孟李敏朋俞渊常明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病胆道镜
胰腺残端不同吻合术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胰腺残端不同吻合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后胰漏的临床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3月—2014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66例,依照吻合术式的不同分成2组,各33例。A组患者实施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B组患者实施捆绑式胰胃吻合,对2组患者的术后第1天和第7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及其胰瘘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分别为(51.14±11.83)、(45.84±10.70)U/L,第7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分别为(8.36±5.43)、(6.97±5.23)U/L,胰瘘发生率分别为12.12%、9.09%,两组患者的引流液淀粉酶水平及其胰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胰腺残端吻合术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影响不大,胰瘘发生率基本一致。
许斌李敏朋赫军胡嗣钦陆世锋潘孟俞渊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一期缝合组(PS Group,n=39)和T管引流组(TD Group,n=53),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质量等相关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炎性指标等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 Group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119.3±28.2)min、(2.4±0.6)d、(6.3±1.2)d、(2.5±0.6)万元,均低于TD Group的(133.2±31.5)min、(2.7±0.5)d、(7.1±1.4)d、(2.8±0.7)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术后炎性指标及胆漏、高淀粉酶血症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内,PS Group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低于TD Group的20.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此外,PS Group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率为89.74%,显著高于TD Group的67.92%(P=0.014)。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胆管一期缝合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创伤小、康复快等,严格把控手术适应证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俞渊唐乾利李敏朋许斌潘孟舒清峰吴华帅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一期缝合T管引流
多个肿瘤蛋白标志物联合判断多结节性肝癌细胞克隆起源的研究与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肝癌组织中5个肿瘤蛋白标志物P53、Survivin、C-myc、AFP、PCNA对多结节性肝癌细胞克隆起源判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分组:A组为多结节性肝癌组,共3...
李敏朋
关键词:蛋白标志物免疫组织化学手术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