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民

作品数:77 被引量:305H指数:11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种子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大豆
  • 11篇轮枝
  • 11篇轮枝菌
  • 11篇蜡蚧
  • 11篇蜡蚧轮枝菌
  • 9篇豆蚜
  • 9篇真菌
  • 9篇大豆蚜
  • 6篇抑菌
  • 6篇玉米
  • 6篇植物
  • 5篇生物防治
  • 5篇生物学
  • 5篇种群
  • 5篇种群动态
  • 5篇孢子
  • 5篇物防
  • 5篇病原
  • 4篇毒力
  • 4篇叶片

机构

  • 76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甘南县农业技...

作者

  • 76篇李新民
  • 63篇刘春来
  • 52篇王爽
  • 42篇杨帆
  • 33篇王克勤
  • 28篇刘兴龙
  • 27篇夏吉星
  • 22篇刘宇
  • 14篇邵天玉
  • 13篇徐伟钧
  • 11篇王芊
  • 11篇蒋希峰
  • 11篇王春
  • 10篇苏保华
  • 8篇徐充
  • 8篇李志勇
  • 5篇李敏
  • 5篇孟庆林
  • 4篇潘亚清
  • 4篇焦占力

传媒

  • 22篇黑龙江农业科...
  • 8篇植物保护
  • 5篇大豆科学
  • 4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植物保护21...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叶片固定装置
植物叶片固定装置。它涉及一种叶片固定装置。在生物工程领域中,经常涉及到对生长中的植物叶片进行研究,植物叶片由于自身结构和形状导致难以定位,手工制作的临时定位装置灵活性差且无法反复使用,缺少专门有效的定位装置。本产品中平动...
刘春来王爽杨帆夏吉星刘亮李新民王芊刘宇王春苏保华李志勇
文献传递
蜡蚧轮枝菌固态发酵基质筛选和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在对昆虫病原真菌-蜡蚧轮枝菌菌株Tri-BA81进行单一基质和一般组合基质固体发酵初步筛选的基础上,选取谷子、麦麸、磷酸盐和稻壳为4个组分因子,每个因子分别设有不同质量比例的3个水平,按正交设计(L943)进行优化组合筛选研究。同时,对影响该菌固体发酵产孢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产孢量最高的正交组合为5号配方,分生孢子产量达1.7×1010个/g。该菌固态发酵的最适初始含水量为固体基质与水的比例为1∶0.6,最适pH为5.87。
刘春来李新民王克勤刘兴龙王爽杨明秀
关键词:蜡蚧轮枝菌固体发酵初始含水量PH
蜡蚧轮枝菌对桃蚜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筛选对桃蚜侵染致病力强的蜡蚧轮枝菌菌株,为该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波特喷雾塔测定法,测定来源于俄罗斯的6株蜡蚧轮枝菌菌株对桃蚜的侵染致死情况。[结果]高浓度处理(>1×106孢子/ml),多数菌株在第5、6天达到死亡高峰;第7天结束观察时,所测定各菌株的最高浓度处理(1×108孢子/ml)若蚜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V3、V4菌株在该浓度下致死中时间分别为4.25和4.11 d。[结论]参试菌株对桃蚜均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V3、V4菌株为更优良的备用菌株。
刘春来王爽李新民刘兴龙夏吉星杨帆马玲
关键词:蜡蚧轮枝菌桃蚜校正死亡率
应用^(15)N稀释法筛选高固氮能力的大豆品种被引量:10
1998年
应用15N稀释法筛选出了具有高固氮能力的大豆品种和品系。大豆品系1005、8502、2096、1454、943和东农42是高固氮品系,它们的固氮效率高达70%,大豆品系1454和1555既高产又高固氮。根据方差分析,不同大豆品种或品系固氮效率差异显著,固氮效率与产量无相关关系,与成熟期呈正相关,成熟期越长,固氮效率越高。有10个品种或品系在1992和1994年两次进行试验,尽管两年的降雨情况有较大的差异,10个品种或品系中有7个品种或品系固氮效率是一致的,说明在不同年份大多数大豆品种的固氮效率是稳定的。但是,有两个品系8502和2096,在降雨较多的1994年固氮效率增长了19%,说明个别大豆品种,在不同条件下固氮效率可能改变。
李海先李新民
关键词:同位素稀释法固氮大豆氮15
黑龙江省核盘菌致病性分化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进一步明确核盘菌种群内致病力分化现象,采用离体叶片菌饼接种方法,以向日葵品种‘丰葵杂1号’为供试寄主,对采集自黑龙江省6个地区18个县的大豆和向日葵两种寄主植物的93个核盘菌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除14个菌株不能致病外,其余79个菌株均能引起向日葵叶片发病,但所致病斑直径的大小差异很大(0.2~5.3 cm),中等致病力菌株数量较多,共占总菌株数的66.7%。来源于同一地区以及同一地块的菌株其致病性也达到了极显著差异,说明在所测定的核盘菌分离株内确实存在着致病力强弱明显不同的菌株,这种致病力强弱明显不同的现象与菌株来源地区和寄主来源间均无明显的关系。
刘春来王爽夏吉星杨帆李新民孟庆林张匀华
关键词:核盘菌致病性分化向日葵
一种白屈菜红碱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一种白屈菜红碱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蔬菜生物农药技术领域。为了寻找针对水稻胡麻斑病环保、低毒、高效的防治方法,将白屈菜红碱原药、分散剂Atlox49134%、润湿剂GenapolX0802%、丙三醇5%、硅酸镁铝...
韦庆慧宋伟丰李志勇潘亚清翟喜海李宝英焦占力李新民赵敏
文献传递
碳量和碳氮比对白僵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为探究球孢白僵菌规模化生产路径,以葡萄糖、蛋白胨及无机盐为固体基础培养基,研究碳量(8~24g.L-1)和C/N(10∶1~100∶1)对5株球孢白僵菌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除B72菌株外,其余菌株在C/N为10∶1的条件下,最适宜菌株的生长。B76菌株在碳量为24g.L-1,B70、B246和B252菌株在碳量为16g.L-1时,菌丝生长最旺盛。碳量为24g.L-1、C/N为20∶1的营养条件,最适宜B72菌株的生长。适宜B72和B76菌株的产孢条件均为碳量24g.L-1、C/N20∶1;B70、B246和B252菌株的最适产孢条件分别为碳量24g.L-1、C/N40∶1,碳量8g.L-1、C/N10∶1和碳量16g.L-1、C/N60∶1。培养基中C/N对球孢白僵菌菌株生长和孢子形成影响作用高于碳量,低C/N营养条件利于多数菌株的生长和孢子形成。
夏吉星李新民刘春来刘兴龙王克勤王爽邵天玉杨帆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碳氮比产孢量
林木废弃物松树皮对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效果及大豆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利用林木加工废弃物松树皮粉作为土壤处理剂的盆栽和田间研究结果表明 ,松树皮粉剂处理土壤后 ,减轻了大豆孢囊线虫对大豆根系的侵染与为害 ,根系寄生孢囊数和土壤孢囊量明显降低 ,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 4 6 .88%。同时 ,促进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大豆根瘤菌的侵染和根瘤着生、大豆根瘤数、根瘤重和植株干物重显著增加 ,具有防病增产的作用。
李新民王克勤刘春来徐伟钧郭启华王德刚
关键词:生长发育大豆孢囊线虫病土壤处理剂
玉米茎基腐病部取样器
玉米茎基腐病部取样器。它涉及一种玉米茎取样器。在对已患有茎基腐病的玉米进行鉴定的过程中,经常由于人手接触玉米茎样品而影响鉴定结果,同时还存在玉米茎段采集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本产品中左侧夹持片和右侧夹持片竖直并列设置,左侧夹...
刘春来王爽杨帆夏吉星刘亮李新民王芊刘宇王春苏保华李志勇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农药制备工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拌种剂有效成份粒径较大,不利于种子吸收,穿透力不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种衣剂由戊唑醇、咯菌腈、聚乙二醇2000、黄原胶、中性...
翟喜海宋伟丰李宝英钱化李新民潘亚清焦占力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