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春
- 作品数:25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滋胃饮加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对资料完整的98例慢性胃炎经电子纤维胃镜和病理检查,并进行中医辨证,属于胃阴虚型60例,适用滋胃饮+六味安消胶囊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1.7%,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 张京平张二力李晓春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
- 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 1993年
- 作者将临床已确诊为冠心病患者50例(劳力型心绞痛38例,非劳力型心绞痛12例)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阳亢型15例,脾阳虚衰型3例,痰浊内阻型8例,气滞血瘀型24例,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煎剂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4%,并对其方剂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药理作用的分析。
- 李晓春李有田朱慧明
- 关键词:冠心病补阳还五汤中医药疗法
- 三参滋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G细胞和D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三参滋胃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大鼠胃黏膜 G细胞和 D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综合法 (主动免疫、寒凉胆汁及热水灌胃等 )复制 CAG大鼠模型 ,应用大、小剂量三参滋胃饮及对照药物维酶素 (WMS)连续给药 5 0 d,观察给药前后各组胃黏膜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后 G细胞及 D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 :萎缩性胃炎模型鼠 G细胞和 D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P<0 .0 1 ) ,且两种细胞均有脱颗粒现象 ;G/D比值下降 ,表明在萎缩发生期间 G细胞下降速度较 D细胞快 ,即 G细胞对萎缩病变反映更为敏感。给药结束后三参滋胃饮组 G、D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 ,最终使 G/D比值恢复至正常组水平 ,且与 WM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 5 )。大剂量组病理改变的恢复情况优于小剂量组。结论 :三参滋胃饮可能通过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促进腺体及内 (旁 )分泌细胞再生 ,通过改善胃肠激素对胃功能的调节作用而发挥治疗作用。
- 李有田许丹赵莉李宏林董宇翔洪英杰张二力张殿君徐彩云高文艳霍毓萍李秋波李晓春
- 关键词:三参滋胃饮胃黏膜G细胞D细胞WISTAR
- 肠炎康口服液治疗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肠炎康口服液(CHYK)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影响,探讨UC的发病机制及CHYK对UC的治疗机理。方法:将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大、中、小剂量CHYK组、柳氮磷胺吡啶(SASP)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用人结肠粘膜匀浆上清蛋白制作UC大鼠模型。连续用药5周后,取外周血测CD_1、CD_8T淋巴细胞亚群,取结肠组织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MDA和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他组较模型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或升高。但CD_4、CD_8T淋巴细胞比例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D_4/CD_8比值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结肠粘膜免疫系统失调是UC的重要发病机制,CHYK对UC的治疗机理可能是调节了紊乱的免疫状态。
- 高文艳李有田李晓春郭玉芳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
- 复方山芪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试验研究
- 李有田许丹张二力李晓春洪英杰王丹辉富琦朱慧明张宏贵黄永年
- 应用传统的中医中药结合现代高科技科研手段探讨复方山芪颗粒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机理。观察临床、病理疗效、治疗前后肠镜征象,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变化。临床观察结果显...
- 关键词: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 脑卒中慢性期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变化与各种因素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通过对比脑卒中慢性期患者的后遗症针刺治疗,观察了患者于治疗前后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变化及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变化与针刺部位的不同、脑血管障碍病型、加龄、血压、脉搏及治疗的疗程和因素的关系。
- 李晓春目时弘文川厚礼子
- 关键词:脑卒中儿茶酚胺后遗症血浆
- 参众花草汤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研究
- 2004年
- 李有田董宇翔杨国晶柏玉萍李晓春华树成许丹李宏林张二力洪英杰孙海霞朱慧明齐柏高霞王丽娟李亚珍李晶杨雪琴任继学
- 关键词:非典型肺炎
- 脑心康口服液治疗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脑心康口服液治疗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服用脑心康口服液;对照组40例,服用达纳康治疗。结果: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和头颅CT变化等。治疗组总有效率85.4%,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脑心康口服液治疗组明显高于达纳康对照组。
- 李有田许丹李晓春张二力
- 关键词: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 中医舌诊与慢性胃病辨证分型134例分析
- 1990年
- 对134例慢性胃病经纤维胃镜检查进行病组分类,观察舌质、舌苔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 李晓春魏庆铃邓绍林
- 关键词:舌诊胃病辨证分型
- 中药肠炎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 UC)发病过程中的免疫异常机制及中药肠炎康 ( CYK)口服液对本病的治疗机理。方法 :通过免疫方法成功复制 UC大鼠模型 ,应用 CYK口服液及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 ( SASP)分别灌胃治疗 5 0 d,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脾细胞 Con A刺激指数、LPS刺激指数、IL- 2、IFN- r水平及 NKc杀伤活性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脾细胞 Con A刺激指数、NKc杀伤活性明显下降 ( P<0 .0 1 ) ,IL- 2、IFN- r水平也有下降 ( P<0 .0 5 ) ;而脾细胞 LPS刺激指数明显升高( P<0 .0 5 )。治疗后 ,CYK组大鼠脾细胞 Con A刺激指数、IL- 2、IFN- r水平及 NKc杀伤活性同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 ;但脾细胞 LPS刺激指数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SASP组大鼠脾细胞 LPS刺激指数同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 ( P<0 .0 5 ) ;其 IL- 2、IFN- r水平及 NKc杀伤活性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减退 ,体液免疫增强。CYK能促进 UC大鼠肠粘膜溃疡修复及炎症消退 ,在恢复其细胞免疫功能方面 ,优于 SASP,但对 UC大鼠体液免疫的抑制作用不及 SASP。
- 张二力董宇翔李晓春李有田常雅萍陈东王聃红
- 关键词: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