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春 作品数:25 被引量:24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安庆市儿童哮喘危险因素分析 2019年 目的调查安庆市儿童哮喘危险因素,提供该地区下一步哮喘防治策略。方法选取338例确诊为哮喘的患儿和338例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与之相匹配的非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作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填写问卷调查表,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哮喘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过敏史(OR=2.803,P=0.001)、患儿特应性(OR=2.732,P=0.000)、家族哮喘史(OR=7.181,P=0.000)、呼吸道感染(OR=34.284,P=0.000)及抗生素使用(OR=55.098,P=0.000)为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为了降低本地区哮喘的发生,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抗生素使用,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 丁燕霞 李晓春关键词:哮喘 儿童 11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对心肌的损害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96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进行心电图、血气、电解质及心肌酶谱(CK、CK-MB)分析,观察心肌酶谱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19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有112例合并心肌损害。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后不仅引起胃肠道症状,还可以引起心肌等其他胃肠道外损害。 陈斌 李晓春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血症 心肌酶谱 心肌损害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MRI与Apgar评分、血清NSE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改变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HIE患儿100例(早产儿50例,足月儿50例)为实验组,依据颅脑MRI表现程度分为轻度HIE和中重度HIE组;另选同期非HIE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均在其生后行Apgar评分、检测血清NSE浓度,并于生后3~7 d行颅脑MRI检查。结果 HIE足月儿和早产儿随着MRI表现程度加重,血清NSE值逐渐增高,Apgar评分逐渐降低。中重度组与轻度组、对照组相比NSE水平差异显著,但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5 min Apgar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外周血清NSE值与Apgar评分可作为临床早期评价HIE新生儿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且与头颅MRI分度基本一致。临床上可通过2指标的评定对HIE患儿进行早期诊断与干预。 丁燕霞 李晓春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颅脑MRI APGAR评分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早产儿与足月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9年4月我院确诊的82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37周)14例和足月儿组(37~42周)68例,比较两组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降钙素原、病原菌检查。结果足月儿组发热发生率高于早产儿组,黄疸发生率低于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拒乳、反应迟钝、惊厥、呼吸道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早产儿组[(38.04±45.35)mg/L vs(12.13±12.6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组葡萄糖含量高于早产儿组,蛋白含量低于早产儿组[(2.61±0.50)mmol/L vs(2.21±0.63)mmol/L]、[(1266.71±523.36)mmol/L vs(1838.64±664.4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培养中早产儿组仅培养出1例大肠埃希菌,足月儿组共培养出6例,其中以凝固酶隐形葡萄球菌为主;血培养中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均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以发热,拒乳、反应迟钝、惊厥等为常见临床表现,其中足月主要以发热为主,早产儿以黄疸为主,且C-反应蛋白水平、葡萄糖含量较低,蛋白含量较高。临床上可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并结合脑脊液、病原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使患儿得到早期治疗。 刘淑可 李晓春 程贤高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 C-反应蛋白 病原菌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衰竭Ⅱ型患儿32例随机分为2组,2组基本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HFOV,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比较2组患儿上机24 h及48 h的血气分析及上机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24 h及48 h的血气分析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存活儿使用呼吸机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地改善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肺氧合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及费用,且安全性好,与CMV比较有一定的优越性。 戴玉腾 孔少云 李晓春关键词:高频震荡通气 呼吸衰竭 疗效 新生儿 安庆市2009年1~3月手足口病139例报道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对安庆市1~3月散发的139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虽然手足口病好发于春、夏季,但安庆市冬、春季仍有散发病例,发病人群以小于3岁儿童、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皮疹,重症病例罕见。结论:早发现、早治疗、积极的健康教育和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斌 李晓春关键词:手足口病 小儿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5 2014年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是由于新生儿循环适应能力衰竭,导致新生儿生后早期的肺血管松弛障碍,肺循环阻力高于体循环阻力,经动脉导管和(或)卵圆孔等通道未经氧合的血液从右心流到体循环,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最后导致呼吸窘迫。活产新生儿中该病的发病率为0.2%,主要在过期或者近过期的新生儿中多见,发生于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先天性膈疝、呼吸窘迫综合征[1]、红细胞增多症、脓毒症的患儿当中。 刘学丹 李晓春关键词:新生儿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固尔苏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确诊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71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辅助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X线胸片及存活率。结果固尔苏治疗组患儿使用固尔苏后30 min和12 h,PaO2显著升高,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出院为67.6%,放弃治疗为10.8%,死亡21.6%;对照组痊愈出院44.1%,放弃治疗14.7%,死亡41.2%。结论固尔苏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能明显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氧合功能,提高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存活率,减少病死率。 朱良梅 李晓春 孔少云 汪敏慧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1)。结论支原体感染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或失调。 陈斌 李晓春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肺炎患儿 血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健康儿童 肺炎支原体DNA、C反应蛋白以及血清炎性因子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DNA、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清炎性因子在支原体肺炎(MP)患儿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院进行治疗的53例MP患儿为观察组,同期行体检的53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肺炎支原体DNA,CRP及多项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肺炎支原体DNA表达水平,嗜中性粒细胞计数、CRP、IgG、IgA、IgM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等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DNA、CRP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检测可反应MP的发生及发展程度,同时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保证患儿治疗效果。 桂媛媛 李晓春关键词:肺炎 支原体